據悉,英特爾日前舉行了一次關于其代工業務的網絡研討會,其中以為何展現數據中心部門從財務角度看獨立性,以及展示英特爾未來代工技術的發展路徑為主題。
根據制程工藝規劃,英特爾計劃在未來重新成為頂尖代工廠,并在18A節點擁有主導地位,同時在已經到來的14A節點取得領先優勢。
在功耗方面,現有的Intel 7節點處于劣勢,然而英特爾預計在即將到來的Intel 3節點追平行業領跑者(臺積電),并在18A節點超越其他競爭對手,且在14A節點保住優勢。
Density方面,現行的Intel 7節點相比同行表現不佳,但英特爾正在通過Intel 3節點縮小這個差距,并計劃在18A節點趕超其他對手,最后在14A節點實現較小優勢。
英特爾也坦承,Intel 7節點的制造成本現在相對較高,不過他們期待通過跨越Intel 3至14A這些節點,來降低晶圓成本。
基于AI處理的市場需求,未來幾年英特爾計劃進軍更大的代工蛋糕,包括能夠在14A節點進行移動設備的代工生產。
英特爾還強調他們將逐步彌補傳統IDM模式下設計支持的短板,使其向業內平均水平靠近。
另外,未來幾年內,我們將看到英特爾在包括2.5D/3D在內的先進封裝技術方面的顯著進展。
英特爾指出,他們作為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系統代工廠,將會通過全面的技術創新,持續推進摩爾定律的發展。
在實現技術目標的過程中,英特爾不僅投入了大量資源加強硅光子學的研究,而且還在PCIe和SerDes領域不斷豐富自己的技術儲備。
同樣重要的是,英特爾正在探索內核功率達到驚人的1000瓦的芯片散熱方案,并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對2000瓦的芯片進行有效冷卻。
在極端情況下,英特爾甚至做好了同時連接8個HBM堆棧的準備,并表示未來可能會將這一能力提升至12個或以上;此外,他們還在研究探索全新的存儲技術。
關于Foveros 3D Direct高級封裝技術,英特爾的目標是在約2027年實現4微米的連接精度。
此外,英特爾還透露了其玻璃基板應用的具體時間表,預計這項技術會在2027年得到廣泛應用,比業界普遍預期的2026年稍晚一些。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141瀏覽量
173562 -
節點
+關注
關注
0文章
220瀏覽量
24756 -
intel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491瀏覽量
1875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讓英特爾再次偉大,新CEO推動18A提前量產,14A已在路上

英特爾 Panther Lake 移動 SoC 延遲上市,又是18A背鍋?
英特爾代工或引入多家外部股東
英特爾18A與臺積電N2工藝各有千秋
英特爾18A制程芯片Panther Lake處理器下半年發布
英特爾Intel 18A制程芯片2025年量產計劃公布
英特爾向聯想交付首款18A工藝CPU樣品
英特爾取消Intel 20A,提前押注Intel 18A
英特爾:最新節點上的產品設計和工藝準備進展順利,已具備更早地過渡到Intel 18A的能力
英特爾1.8nm成功點亮!
英特爾基于Intel 18A制程節點處理器樣片成功出廠
最新進展!Intel 18A產品,成功點亮!
英特爾推進面向未來節點的技術創新,在2025年后鞏固制程領先性
英特爾正在順利推進的Intel 20A和Intel 18A兩個節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