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智化,不要迷信一些高大上的方案,花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未必能夠解決問題,需要將價值創造作為數智化轉型的終極目標。”在某次工業智能峰會上,一位院士的話讓我印象深刻。
今天,幾乎所有企業都在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但需要理解數智化的邏輯主線——“創造價值”。
數智化究竟是停留在戰略構想和商業概念,還是能給企業帶來貨真價實的收益?幫助企業客戶數智化轉型的同時,自身的商業發展是否足夠健康長遠?數據是最好的佐證。
最近我們看到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建信息”)發布了2023年年報。報告期內,中建信息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均實現了增長,營業收入約192.64億元,同比增長2.93%,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85億元,同比增長224.28%,展現了極強的經營韌性。
究其原因,是“一橫一縱”兩個因素在發揮巨大作用:一是生態服務業務,實現了更具廣度的多元化布局。作為一家專注于企業級ICT細分市場近二十年,合作渠道伙伴超過萬家的企業,中建信息仍舊在持續推進自身生態服務業務轉型,完善生態服務能力,促進公司生態服務業務布局多元化,提升行業生態服務平臺價值。二是數智化服務業務的起飛。年報數據顯示,中建信息的數智化產品及服務業務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約2.70%,同比增長超過100%,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2.56%,公司自身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數智化服務業務收入也實現高速增長,公司轉型戰略已初見成效。生態廣度和增長高度,共同構成了中建信息的商業結構前景。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年報中讀到更多,在“創造價值”的邏輯主線背后,有著中建信息值得被深入挖掘的轉型考量和數智機遇。
本文就來深入聊一聊,中建信息是如何用數智技術為客戶創造價值,進而釋放公司生態平臺價值,成為數智生態服務提供者,幫助公司業績向上健康發展的。
一份年報背后,增長可預期的商業版圖
我們知道,數字化、智能化是一項大型綜合系統工程,囊括了以端、邊、云、網、智為代表的新ICT技術,在落地行業用戶業務場景時,涉及繁多的細節和大量的工程化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中建信息能夠面對宏觀經濟環境波動的挑戰,積極把握數字化轉型和國產化替代所帶來的重大機遇,實現公司的穩健發展,靠的就是一套“縱橫術”。
橫向上,生態服務業務多元化,商業韌性顯著增強。
如前所說,數智化是綜合工程,需要ICT全產業鏈的貫通能力,是生態的競爭。中建信息很早就開始深耕企業級ICT增值分銷領域,合作過的渠道伙伴已超萬家,積累了大量的寶貴渠道資源和優質高端客戶。公司打造了逾千人的增值分銷業務團隊,其中銷售工程師占比超過60%,其生態平臺價值和渠道資源優勢等核心競爭力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中建信息連續15年在華為中國區企業業務總經銷商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持續穩固ICT增值分銷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
但中建信息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積極構建可持續發展的ICT數字生態服務平臺,加速產品多元化布局,拓展轉型業務。
ICT生態做廣。中建信息已與超聚變、浪潮商用機器、微軟、IBM、AMD、SAP等國內外的主要廠商開展戰略合作,能夠為渠道客戶提供更全更優的產品、方案和服務。
國產生態做大。中建信息也成為華鯤振宇、綠盟科技、達夢數據庫、麒麟軟件、東方通、奔圖等主流國產廠商的核心合作伙伴,充分強化了自身在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領域的生態鏈接優勢。
收入來源做多。提高收入多元性,優化收入結構,意味著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適應性和抗風險能力,有望實現收入的持續增長。2023年,中建信息拓展業務領域和收入渠道,打造的自有品牌FastCube超融合產品,成功拓展了中芯國際、山東能源集團、三一重工等重點行業客戶。同時中建信息也在開拓智能機器相關業務,探索低空經濟和應急行業的發展機遇,為長期增長再添動力。
多元化產品布局對公司整體營收和業績的貢獻已開始逐步體現,為生態服務業務未來的穩健發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ICT數字生態服務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縱向上,數智化服務業務抓住機遇,幫助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商業價值騰飛。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具體到一個行業、一家企業,能否切實滿足其數智化需求,成為把握趨勢的關鍵。
從結果導向來看,報告期內,中建信息的數智產品及服務業務貢獻營業收入約5.2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約2.70%,同比增長超過100%,貢獻毛利首次突破億元,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實現收入約24.1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2.56%。毫無疑問,中建信息在數智化服務市場的能力,收獲了行業客戶的認可。
究其原因,高增長建立在兩大底座上:
底座一:貼合行業需求的數智產品及服務。
中建信息目前立足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企業應用等領域,通過強化行業認知、攻堅自主研發、深化能力封裝、搭建服務平臺、著力打造自主可控的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基于多年來深耕目標行業,中建信息可以根據行業特點、業務場景,以及對客戶數字化轉型需求的理解,打造端到端、全流程的數智化產品及服務,已在水泥、電力、煤炭、新能源等諸多行業建立起標桿案例。
底座二:更有競爭力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數智化轉型中,很多行業和企業都有“既要又要還要”的心理,既要技術產品精良,達到領先水平,又要供應鏈韌性和成本最優,避免跟單一供應商綁定,還要多產品互聯互通、高效協作,釋放數字價值……聽起來是很難完成的任務,尤其是傳統行業的非數字原生企業,在統籌規劃、產品選型階段已經望而卻步。
客戶需要什么,中建信息就提供什么。通過近二十年生態服務業務積淀,中建信息對目標行業特性和應用場景有著深度理解,同時具備鏈接廠商合作、技術服務、資源整合、項目管理等能力,能夠持續高效觸達目標行業客戶,并快速響應行業客戶需求。同時,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數智核心產品、終端用戶咨詢和服務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等,為客戶提供行業應用集成及運維等數智總集服務,提升客戶數智化轉型效率,降低其轉型成本和綜合負擔。
總體來看,中建信息2023年的增長,建立在“一橫一縱”的完整商業布局上,既有廣度,也有高度,為其構筑了堅實的商業結構和數智競爭力,未來的價值回報也值得期待。
“創造價值”主線一以貫之,客戶可信賴的商業邏輯
數智化時代的風口,正在給ICT服務商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宏大的時代紅利,如何轉化為一家企業的實際增長,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將視野從一份孤立的2023年報,轉向更長時間軸的轉型之路,會發現中建信息始終緊抓數智機遇的主線——創造價值。
每一次轉型,都踩在了時代的節點、客戶的痛點上,通過為客戶創造價值,中建信息也真正將增長機遇,抓在了自己手中。隨著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在中國更是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企業需要積極擁抱數智化轉型,加強國產化布局,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為此,中建信息也應時而變,加速推動生態服務業務轉型,加速數智化服務業務發展。
2023年年報所展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雙增長,也印證了中建信息確實有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在數智化和國產化的雙重驅動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不難看到,科技產業日新月異,唯有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始終保持競爭力,幫助公司健康向上發展,而這條“創造價值”主線,是從頂層、從源頭貫穿的。數智化沒有捷徑,“以價值提升為目標,提升客戶體驗”,對這句話的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構成了中建信息今時今日的增長邏輯。
扎根產業向未來,生態平臺孕育數智繁花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占GDP比重上升到41.5%,這一比例仍在快速上升中——數字經濟是確定性的未來。
在一系列國家級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正不斷加速。2023埃森哲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調研顯示,有超過半數(53%)的中國受訪企業表示計劃繼續加大數字化投入。
具體到實踐中,中國企業在數智化轉型時,開始更為注重全局視角,希望通過跨業務、跨職能的整體布局,來推動企業級的轉型,更加強調多元技術,從單點技術布局轉向多元平臺化轉型。
不難看到,企業數智化是大勢所趨,是一個蘊含無盡寶藏有待挖掘的市場。
抓住這一機遇,滿足中國企業對生態化、平臺化數智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的現實需求,中建信息又一次啟動了變革:以“讓企業與數智連接更便捷”為新使命,積極發揮自身在生態鏈接、資源整合、平臺拓展、能力孵化等方面的優勢,成為數智生態服務提供者。
沿著“創造價值”的邏輯主線,向數智化未來勇毅前進。中建信息展示了自我革新的勇氣,也證明了在良好的商業結構和務實的商業邏輯上,企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實現自己的商業價值。
審核編輯 黃宇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9510瀏覽量
63545 -
數字經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03瀏覽量
188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格力電器發布2024年年報 格力電器一季度營業支出公布 2500億家電巨頭豪氣分紅167.55億
軟通動力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
敏芯股份2024年財報:營收增長35.71%,凈利潤仍虧損,壓力傳感器成新亮點

華寶新能2024年報暨2025年一季報出爐 24年利潤同比增長高達237.89%
安科瑞祝山東省建筑電氣與智能化2025年年會成功召開

鼎陽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 2025Q1營收增長26.93%高端產品增長86.6%

中軟國際中標昆侖數智2025年數智化服務框架項目
中國移動披露2024年年報 營運收入達1.04萬億同比增長3.1%
CET中電技術邀您參加湖南省建筑電氣學會2024年年會

匯川技術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評價榮獲A級
如何利用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搜索為公司創造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