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系的知名教授劉學,在其著作《終局思維》中深刻剖析了智能汽車行業的未來趨勢。他指出,隨著全球經濟的穩步增長和技術成本的持續下降,智能汽車的市場需求將迎來顯著增長。這一增長動力主要源自智能硬件技術的飛速進步與汽車使用效率的大幅提升,兩者合力作用下,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將明顯加快,預示著智能汽車在成熟階段的生產規模將遠超當前傳統汽車的產量水平。
然而,劉學教授也提醒我們,智能汽車的功能設計對其需求增速具有重要影響。盡管總體趨勢向好,但智能汽車需求量的相對增長速度,相較于傳統汽車的自然增長,可能會略顯溫和,這反映出市場對智能汽車功能多樣性和實用性的更高要求。
智能化轉型不僅深刻改變了汽車的技術與功能結構,還重新定義了汽車產業的邊界與內涵。制造與運營的高度融合,預示著車企的收入模式與現金流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變革。未來,智能車企的收入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硬件銷售,而是拓展至軟件服務、運營服務等多個維度,加之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功能帶來的額外收入,整個智能汽車產業的總體規模有望至少達到當前傳統汽車產業的兩倍之多。
在產業格局層面,劉學教授預測智能汽車產業將展現出更為廣闊的包容性,能夠容納的企業數量將遠超智能手機產業,并顯著多于傳統汽車產業。他進一步分析指出,由于智能汽車硬件技術的快速發展、規模經濟的雙重效應(產品生產端與軟件用戶端)、數據的強大聚集力、平臺網絡效應以及消費者對品牌安全的高度重視,未來智能汽車市場將呈現高度集中的態勢。其中,掌握核心軟硬件技術的兩大巨頭有望占據近半壁江山,另有五家左右的企業集團在全球市場展開激烈競爭,爭奪約三成的市場份額,而剩余的兩成市場則將由數十家全產業鏈資源整合型企業共同瓜分。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政府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相關政策法規逐步完善,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據ETAS數據預測,到2027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數量將實現翻番,新車銷量中的智能網聯汽車占比也將從當前的52%躍升至80%。這一趨勢不僅預示著市場的巨大潛力,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投資機會。民生證券等機構認為,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準入門檻的降低、上路通行試點的擴大、“車路云一體化”模式的推廣以及行業標準與法律法規的日益清晰,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滲透率將持續提升,進而激發整體市場的投資熱情。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3021瀏覽量
108059 -
智能網聯汽車
+關注
關注
9文章
1131瀏覽量
313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汽車框架結構焊接技術探析
知行科技《基于仿真方法量化AEB系統功能安全閾值》入選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安全典型案例
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結合
國產手機大廠OLED需求激增
安泰功率放大器在軌道車輛振動壓電俘能結構中的應用

智能監測隧道預警監控量測管理系統

三星預測HBM需求至2025年翻倍增長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散熱,導熱結構膠粉體是關鍵!
方正電機贏得小鵬汽車合作,驅動電機出貨量持續增長
方正電機成為小鵬汽車驅動電機供應商,總需求量預計達35萬臺
介紹一種基于兩電平變流器的多功能充電樁控制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