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虹半導體近日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令人矚目,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據報告,該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785億美元,環比增長顯著,同時毛利率達到10.5%,亦實現環比增長,且優于預期指引。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彰顯了華虹半導體在半導體市場的穩固地位,也反映出其運營效率的持續提升。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達到9690萬美元,環比大增138.3%,這主要得益于客戶收款的增加,進一步鞏固了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
展望未來,華虹半導體正加速推進其第二條12英寸生產線的建設。據總裁兼執行董事唐均君透露,該生產線預計將于年底前進入試生產階段。這一重要進展不僅將大幅提升公司的產能,還將進一步拓展和升級其特色工藝平臺,為公司挖掘更大的市場潛力奠定堅實基礎。隨著12英寸晶圓產能的持續放量,華虹半導體有望在未來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90瀏覽量
128364 -
華虹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文章
97瀏覽量
376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第二季度電子系統設計行業增長18.2%
近日,SEMI技術社區ESD聯盟發布了其最新的電子設計市場數據(EDMD)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電子系統設計(ESD)行業的收入實現了顯著增長,從2023年第二季度的39.627億美元增至46.855億美元,增長率高達18.2%。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芯片市場規模達到1500億美元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揭示了全球芯片市場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強勁表現。據SIA報告顯示,該季度全球芯片市場規模一舉攀升至1500億美元的新高,較去年同期實現了
三星電子第二季度晶圓代工業務預計虧損顯著
三星電子近期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整體業績強勁,總營收達到74.07萬億韓元(約合541.84億美元),同比增長23.4%,營業利潤更是同比暴漲1462.3%至10.4萬億韓元。然而,在這份亮麗的成績單背后,三星的晶圓
超預期!晶圓大廠華虹半導體最新財報,全方位滿產!第二條12英寸生產線年底前試產
8月8日,華虹半導體(A股代碼688347.SH、港股代碼01347.HK)披露了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二季度實現銷售收入4.785億美元,毛利率為10.5%,均實現了環比增
超預期!中芯國際營收增長21%、華虹半導體接近滿產
來源:滿天芯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國內兩大晶圓制造龍頭傳來好消息,中芯國際的二季度收入超過此前的公司預期,華虹公司的產能
格芯第二季度營收16.3億美元,同比下滑12%
晶圓代工巨頭格芯(Global Foundries)近日發布了其第二季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盡管面臨行業挑戰,格芯仍實現了16.3億美元的營收,盡管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2%,但已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18%
最新Canalys數據揭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出貨量同比激增18%,總量攀升至3590萬臺。這一顯著增長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移動學習和娛樂設備需求的持續上升,也彰顯了科技行業在后疫情時代的強勁
2024年第二季全球半導體硅片出貨面積環比增長7.1%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揭示了半導體硅片市場的強勁復蘇態勢。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圓(
世界先進Q3產能利用率有望回升,但明年半導體業增長存疑
近日,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VIS)召開了法說會,并公布了其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財務表現。財報數據顯示,世界先進在第二季度實現了合并營收110.65億元新臺幣,環比增長14.87%,同比增
LG電子第二季度業績強勁,營業利潤飆升61.2%
韓國科技巨頭LG電子近日發布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表現強勁,營業利潤實現了顯著增長。據初步核實,該季度LG電子的營業利潤(基于合并財務報表)同比大增61.2%,達到1.1962萬億韓元,這一成績遠超市場預期,彰顯了公司在多個業務領域的強勁復蘇與
Silicon Labs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1.45億美元
近日,Silicon Labs公司發布了其截至2024年6月29日的第二季度財務報告,再次展現了強勁的財務增長態勢。本季度,Silicon Labs實現了1.45億美元的總收入,較上一季度實現了顯著的環比增長,彰顯了公司在
意法半導體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32.3億美元
意法半導體第二季度實現凈營收32.3億美元,毛利率40.1%,營業利潤率11.6%,凈利潤為3.53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0.38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