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BuckBoost到Flyback反激變換器
BuckBoost負壓變換器最基本的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如果把BuckBoost負壓變換器功率MOSFET管和二極管移動到下面,電路工作狀態和放在上面完全一樣。
圖1 BuckBoost負壓變換器基本結構
圖2 功率MOSFET管和二極管放置在下端
在電感現有繞組二端并繞一個匝數完全相同的繞組,也就是雙線并繞
(或者是相當于把原來繞組換成直徑更粗的銅線
),二個繞組同名端放置在同一側,它們共用磁芯,因此,內部磁場相同、電感的感值和功能都沒有發生變化,仍然等效于一個單獨的電感。當功率MOSFET管開通時,二個繞組同時激勵;當功率MOSFET管關斷時,二個繞組同時去磁。
圖3 電感并繞二個繞組
然后,把二個繞組的連接斷開,分開為初級繞組Np和次級繞組Ns,初級繞組NP和功率MOSFET管連接,次級繞組NS和二極管連接,如圖4所示。
圖4 電感二個繞組分開
功率MOSFET管開通時,繞組NP激磁,繞組NS不工作;功率MOSFET管關斷,繞組NP不工作,繞組NP去磁,相當于二個繞組分擔不同工作,一個激磁、一個去磁,電路總電流與繞組沒有分開連接的電路的總電流仍然相同,只是電流在繞組中分配的方式不同。調整一下次級回路,把輸出整流二極管和次級繞組同名端放到上面,如圖5所示,這種結構組成了最基本的反激變換器。
圖5 反激變換器原理圖
反激變換器的變壓器工作方式和普通變壓器不一樣,工作時,電流不會同時流過二個繞組;而且,反激變壓器具有儲能和傳輸能量的雙重作用。開關管導通時,初級繞組激磁,存儲能量,次級回路不導通。開關管關斷后,次級回路二極管導通,初級繞組存儲的能量通過次級繞組去磁而向負載釋放能量。
2、Flyback反激變換器連續工作模式CCM
初級NP與次級繞組NS使用不同匝數,匝比n=NP:NS,如圖6所示,就是常用的最基本的反激變換器主電路。變壓器初級激(勵)磁電感為Lm,初級漏感為Llk,初級電感Lp=Lm+Llk。
圖6 反激變換器主電路
假定:反激變換器工作在穩定狀態,變壓器初級電感電流為iLpm,處于連續導通模式CCM狀態,即:每一個開關周期開始時,電流iLp從一定的初始值ILp(min)開始激磁工作,每一個開關周期結束,電流iLp回到初始值ILp(min)。開關管Q、二極管D、Lp和濾波電容均為理想元件,濾波電容的電容值足夠大,輸入電壓紋波和輸出電壓紋波都很小,輸入電壓Vin和輸出電壓Vo保持穩定不變,SW為開關管和變壓器連接點,稱為開關節點,電壓為VDS。變壓器初級繞組NP和次級繞組NS匝比為n:1,先忽略漏感。
(a) 開關管Q開通
(b) 開關管Q關斷
圖7 反激變換器CCM工作等效電路
(1)開關管Q開通,二極管D關斷
當t=0時,iLp=ILp(min),開關管Q開通,二極管D的陽極電壓為-Vin/n,陰極電壓為Vo,二極管D兩端電壓反向偏置,處于截止;變壓器初級電感Lp上方電壓為Vin,下方為電壓為0,VLp=Vin,加在電感兩端電壓為正向電壓,電感激磁,iLp從初始值ILp(min)隨時間線性增加,電感儲存能量。
在t=ton時刻,開關管Q關斷,iLp達到最大值ILp(max)。
開關管Q導通期間,二極管D承受反向電壓處于截止狀態。此時,輸入電源并不向輸出負載傳輸能量,因此,輸出負載Ro所需要的能量全部由輸出電容Co提供。
(2)開關管Q關斷,二極管D開通
開關管Q關斷后,iLp不能突變,要保持原來大小和方向,iLp通過NP形成續流回路,電流在NP從下向上流過。根據同名端特性,電流從NP下方同名端流進,就要從NS上方同名端流出,因此,輸出二極管D自然導通續流,次級繞組電流iNs從二極管D流過,二極管D兩端電壓處于正向偏置。忽略輸出二極管的正向壓降,次級繞組電壓VNs=Vo,上正下負;VNs電壓反射到初級繞側,VNp= -n·Vo,VDS=Vin + n·Vo,加在變壓器初級電感的電壓方向上負下正,為反向電壓,電感去磁,iLp從最大值ILp(max)隨時間線性下降,電感向輸出負載釋放能量。
這一階段時間起點從ton開始,當t=ton,iLp=ILp(max),得到:
開關管Q保持關斷時間為toff,在ton+toff=TS時刻,iLp電流從最大值ILp(max)降低到初始最小值ILp(min),開關管Q再次開通,上一個開關周期結束,下一個開關周期開始,重復以上過程,如此反復。
輸出二極管D導通后,儲存在變壓器初級繞組(電感)能量通過變壓器向輸出負載釋放能量。
3、電感電流連續導通模式CCM工作波形
電感電流連續導通模式CCM,相關參數的工作波形如圖8所示,實際測量工作波形如圖9所示。
圖8 反激變換器CCM波形
圖9 反激變換器CCM實際測量工作波形
反激變換器開關管導通期間,輸出電容Co放電,提供全部所需負載電流。開關端關斷期間,輸出電容Co充電,電感同時提供所需負載電流和電容充電電流。每個開關周期中,電容充放電過程滿足電荷平衡。
4、反激變換器CCM模式相關參數計算
(1)輸入電壓Vin和輸出電壓Vo關系
反激變換器在連續導通模式CCM下穩態工作時,每個開關周期,根據變壓器初級電感的伏秒值平衡,可以得到:
反激變換器有變壓器,輸出可以升壓,也可以降壓。
(2)變壓器電感電流紋波
變壓器初級電感電流紋波為:
輸入電流Iin等于開關管Q的電流平均值IQ:
輸出電流Io等于輸出二極管D的電流平均值ID:
忽略變換器功率損耗,輸入功率Pin等于輸出功率Po。
(3)連續模式工作的最小變壓器電感
輸出負載電流為Io,對應輸出梯形波斜邊中點電流值Ioc為:
圖10 反激變換器CCM工作的電流波形
反射到初級梯形波斜邊中點電流值Ipc為:
保持反激變換器工作在連續模式,必須滿足:
因此:
工作在連續工作模式反激變換器的變壓器初級最小電感為:
連續工作模式變壓器初級最小電感與輸出負載相關,通常,不可能保證在整個輸出負載變化的范圍內,變換器都工作在連續模式,可以取30%-50%的最大輸出負載電流值作為設計的臨界點。
-
MOSFET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7240瀏覽量
214268 -
變換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109瀏覽量
109550 -
Flyback
+關注
關注
1文章
42瀏覽量
14982 -
反激變換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6瀏覽量
18279 -
CCM模式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2882
原文標題:Flyback反激變換器:基本結構及CCM工作原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adlsong2016,微信公眾號:松哥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