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寒武紀宣布完成數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啟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聯合領投,中金資本、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TCL資本、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跟投,原股東元禾原點、國科投資、阿里巴巴創新投、聯想創投、中科圖靈繼續跟投支持。
寒武紀是全球第一個成功流片并擁有成熟產品的AI芯片公司,其團隊源自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擁有終端AI處理器IP和云端高性能AI芯片兩條產品線。2016年寒武紀發布了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Cambricon-1A,今年5月,寒武紀發布了第三代機器學習終端處理器1M。
在此之前,寒武紀已獲得多次融資。2016年4月,寒武紀獲得來自中科院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緊接著2016年8月,寒武紀獲得來自元禾原點、科大訊飛、涌鏵投資的Pre-A輪融資;2017年8月,寒武紀獲得1億美元A輪融資,由國投創業領投,創投、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涌鏵投資聯合投資。
報道稱,寒武紀這次B輪融資后整體估值達25億美元。
人工智能已成為中國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隨后2017年12月,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開源開放平臺等關鍵環節,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軟硬件基礎是四大任務之一。
在國家政策的持續推動下,國內人工智能芯片企業已開始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并出現了十多家初創企業,包括寒武紀、比特大陸、地平線機器人、深鑒科技等企業。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成為投融資的大熱門,自去年開始就已展現出巨大的吸金能力,今年這種趨勢更為明顯,最近兩個月已消息不斷。
5月31日,商湯科技SenseTime對外宣布完成C+輪6.2億美元融資,估值45億美元,由多家國內外投資機構和戰略伙伴參與,聯合領投方包括厚樸投資、銀湖投資、老虎基金、富達國際等;5月底,AI芯片初創公司探境科技宣布完成約1.9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大基金旗下子基金中芯聚源資本領投,洪泰、險峰、啟迪匯、京道、熊貓等跟投;5月31日,AI芯片初創公司耐能也宣布完成由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領投的1800萬美元A1輪融資;6月12日,依圖科技宣布完成2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成資本、工銀國際、浦銀國際。
再往前看,去年10月就有三家AI芯片公司宣布完成融資:深鑒科技宣布完成4000萬美金融資,由螞蟻金服、三星電子領投,招商局創投、華創資本跟投;地平線機器人宣布完成近億美元A+輪融資,由英特爾投資領投、嘉實投資聯合投資,其他投資方包括現任股東晨興資本、高瓴資本、雙湖投資和線性資本;曠視科技Face++宣布完成C輪4.6億美金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領投,螞蟻金服、富士康集團戰略投資。
隨后2017年12月,初創公司Thinkforce也宣布完成由依圖科技、云鋒基金、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的4.5億元A輪融資......
AI芯片領域正值風起云涌、英雄角逐之時,雖然國內目前發展仍處于奮力追趕狀態,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推動下,中國AI芯片產業前景可期。
國內主要AI芯片企業
國內的AI芯片企業包括寒武紀、比特大陸、地平線機器人、深鑒科技、云天勵飛、西井科技、依圖科技、中星微、杭州國芯、耐能、眼擎科技、熠知電子、啟英泰倫、鯤云科技、觸景無限、深思考人工智能、上海芯侖光電等。
寒武紀
寒武紀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第一個量產商業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擁有終端和服務器兩條產品線。寒武紀始于2008年中科院計算所成立的10人學術團隊,這支團隊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探索處理器架構與人工智能的交叉領域,日后成為了寒武紀的中堅力量。
2015年,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和中科院計算所的支持下,寒武紀芯片首次成功流片。2016年推出的寒武紀1A處理器(Cambricon-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2018年5月,寒武紀發布了第三代機器學習終端處理器1M。
深鑒科技
深鑒科技成立于2016年3月,由清華大學與斯坦福大學的世界頂尖深度學習硬件加速研究者創立,致力于成為國際先進的深度學習加速方案提供者。深鑒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2011年進入清華大學電子系讀本科,2015年畢業。
深鑒科技最為核心的即Deep Learning Processing Unit(DPU)及神經網絡壓縮編譯技術,并被世界最大的FPGA芯片廠商Xilinx認為是世界深度學習硬件加速的典范。2017年年初,深鑒科技獲得Xilinx與聯發科領投的數千萬美金A輪融資。
曠視科技
曠視科技成立于2011年,主要做計算機視覺相關技術研發與應用落地,最早以“Face++”的名字為外界熟知。
曠視科技是國內計算機視覺領域最早創業的公司之一,在技術實現、業務拓展方面都已經取得進展,最早從人臉識別技術切入,后拓展至計算機視覺其他領域,目前的主要業務來自于安防、金融、移動應用三個領域。
地平線機器人
地平線機器人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打造面向未來的人工智能芯片BPU(Brain Processing Unit),并提供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完整開放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其重點是深度神經網絡芯片、核心在于算法。
2017年 12月 20日,地平線機器人成功發布中國首款全球領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中國芯”,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Journey)1.0處理器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1.0處理器。
云天勵飛
云天勵飛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主打智能視頻與圖像識別的 AI 創業公司,自主研發AI芯片intellifusion,目前主要專注于視覺智能領域,其主要產品是通過中國第一顆商用化人工智能芯片,實現視覺識別和大數據分析,即公眾通常理解的“天眼系統”。
2017年3月15日,云天勵飛宣布獲得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山水從容傳媒投資有限公司、松禾資本、深投控、投控東海、紅秀盈信等多家投資機構。云天勵飛官網稱,其即將完成B輪融資,估值近100億元,即將實現2018年內成為深圳本土AI獨角獸。
ThinkForce
Think Force——上海熠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來自芯片設計、算法軟件、系統開發領域的資深專家創立,立志設計融合一流AI算法和先進制成工藝的智能芯片,并以此構建人工智能硬件平臺,提供一站式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據悉,ThinkForce目前已經和包括IBM、Cadence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展開合作。
比特大陸
比特大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注于高速、低功耗定制芯片設計研發的科技公司,擁有低功耗高性能的16nm工藝集成電路的量產經驗,成功設計量產了多款ASIC定制芯片和集成系統。
比特大陸在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重磅發布了其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專用定制芯片Sophon BM1680,深度學習加速卡SC1和SC1+以及智能視頻分析服務器SS1,正式進軍人工智能行業。
西井科技
西井科技成立于 2016 年1月,專注研究類腦人工智能的芯片+算法的平臺研究及商業化應用開發。其基于神經形態工程學,已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類腦神經元芯片和可模擬5000萬級別的“神經元”的類腦神經元芯片深南產品。
云之聲
云知聲成立于2012年,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定位為服務商,打造“云端芯”生態體系,提供跨硬件平臺、跨應用場景的軟硬件一體化云端+本地智能的芯片終端解決方案。2017年6月,云知聲發布了語音中控解決方案Pandora(潘多拉)以及AI可定制化芯片UniOne。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7文章
47928瀏覽量
240982 -
寒武紀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92瀏覽量
73984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18瀏覽量
352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