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場監管的現存痛點
當前,我國光伏場在監控系統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
安防視頻監控系統效能不足:現有系統智能化水平低,利用率不高,且存在監控盲區,影響整體監控效果。
運營環境差異顯著:光伏場地理位置各異,易受大風、沙塵、冰凍等惡劣環境影響,設備故障頻發。
巡檢作業管控缺失:人員現場行為難以全程監管,存在安全隱患和工作效率問題。
系統孤立運行:各輔助子系統如環境監測、出入口管理、門禁系統、消防系統等缺乏有效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困難。
二、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目的與成效
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設光伏電站視頻監控、微氣象及安全警衛系統的主要目的包括:
提升實時監控能力:實現對生產現場的全面監控,確保異常情況及時發現。
加強質量監控:對光伏電站的運行質量進行持續監測。
實現信息化、自動化管理:通過智能化手段,提高電站的管理水平。
提供管理與決策支持:為電站管理者提供數據支撐,輔助決策。
統一管理平臺:整合各監控設備,實現統一管理。
差異化服務:根據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監測數據服務。
三、智能化系統的構成
光伏電站的智能化系統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
視頻監控:全天候、無死角監控電站,確保異常情況被即時捕捉。
微氣象監測:實時監測風速、風向、溫度、濕度等氣象數據,為電站安全運行提供預警。
安全警衛系統:融合電子圍欄、門禁管理及入侵報警等功能,形成安全防線。通過高度集成的管理平臺,實現遠程監控和控制,提高安全防護的響應速度和準確性。
智能分析識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監控視頻進行智能分析,自動識別異常情況并告警。
輔助系統融合:將視頻監控系統與其他輔助系統集成,實現信息共享和聯動,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四、系統設計細節
1、視頻監控系統設計:
設備選型:采用高清攝像頭,具備夜視、防水、防塵功能。
布局規劃:根據電站布局合理規劃攝像頭位置,確保關鍵區域無死角。
存儲與備份:建立視頻存儲系統,保障數據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微氣象系統設計:
數據傳輸:采用無線傳輸方式,實時上傳數據至管理平臺。
預警機制:設置預警閾值,當數據達到或超過閾值時自動觸發預警。
3、安全警衛系統設計:
入侵報警:在電站周界設置紅外對射報警器,及時觸發報警。
門禁管理:建立門禁系統,對進出人員進行身份驗證和記錄。
4、管理平臺搭建:
系統集成:將各系統接入統一的管理平臺,實現集中管理。
數據分析:對監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提供異常報警和數據統計功能。
遠程操作:通過管理平臺實現對監控設備的遠程控制和配置。
五、預期效果
通過實施上述智能化解決方案,預期達到以下效果:
監控覆蓋率提升:關鍵區域監控覆蓋率達到100%,異常情況發現率提高80%以上。
氣象預警準確率提高:氣象預警準確率達到90%以上,有效應對惡劣天氣。
安全防范能力增強:電站安全防范能力顯著提升,安全事件發生率降低90%以上。
運營效率提升:電站運營效率提高10%以上,運維成本降低20%以上。
審核編輯 黃宇
-
光伏
+關注
關注
45文章
3414瀏覽量
70230 -
光伏發電站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26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