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手機市場,全網通正在形成一股潮流。在蘋果國行版iPhone6/Plus之后,例如華為Mate7、中興nubiaZ7、酷派鉑頓等多款全網通手機產品相繼上市,并且也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特別是榮耀暢玩4X等機型上市之后,全網通手機的門檻已降至千元左右。
這些機型大多選擇主打互聯網渠道,鮮見運營商的身影。
多位終端大佬表達了對今年手機市場的緊迫感。他們預測,2015年必定是洗牌年。
20年來,中國移動電信市場中,手機廠商和運營商的關系從無到有,從交融到單方控盤,再到互動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2G時代,中國的手機市場屬于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等國際主流終端廠商,除了波導、金立、TCL等國產手機盤踞低端市場,國產手機的大眾形象,與“山寨手機”基本同名;3G時代,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國產手機廠商在運營商的強勢補貼下找到生長點,從最初的白牌手機,最后找到各自的成長道路,這個階段,運營商操盤了中國手機市場的成長,也決定了國產手機公司的生死。
3G時代,運營商補貼什么,終端廠商就生產什么,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4年,三大運營商用于終端補貼的資本支出超過千億。
運營商定制渠道,亦成為手機廠商利潤最為豐厚的渠道。這為國產手機的成長帶來機會,但也帶來一系列問題,國產手機功能雷同,創新研發能力不高,堆砌硬件又無法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在市場上,形成了蘋果三星盤踞塔尖,HTC、索尼、LG、諾基亞等國際廠商在塔中,一大堆國產手機在塔底的市場格局。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有了,但在用戶眼中,國產手機等于低端,等于質低。
4G時代,情況發生了極大變化。
一方面,運營商補貼的降低,將國產手機廠商推向了完全競爭的市場。去年年初,國資委對運營商提出了三年降低70%營銷費用的目標,其中,手機終端補貼占“營銷費用”的90%以上。這意味著運營商市場越來越難,國產手機唯有開拓公開市場和逐漸勢起的網絡渠道。
另一方面,華為、小米和中興酷派等廠商逐漸開始覺醒,在硬件、軟件上越來越下工夫,用戶體驗、互聯網思維,成為每場手機發布會的主導和關鍵詞。一半主動,一半被動,國產手機廠商走出了運營商的世界。
這反而帶來積極的效果。中國國產手機市場已經由之前的中華酷聯統領轉變為以華為小米領銜,聯想、酷派、中興、OPPO、VIVO等緊隨其后、眾多中小終端廠商全面開花的三維市場結構。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在全球5大智能手機廠商中,中國廠商占據三席,分別為華為、小米和聯想,合計市場份額達到了15.5%,同比增長4.1%。
據中信證券高級分析師李偉總結,國產手機在這一輪市場格局調整中能夠上位的三大原因,一是3G庫存小,二是產品有特色,三是最早抓住了4G的機會。
一個更加明顯的趨勢是,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全網通也成為了各大廠商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重要賣點之一。所謂全網通,就是一臺手機包含了三大運營商所有主流制式,用戶購買一臺手機,再也不用先確定自己是哪個運營商的用戶,一機在手,通吃三大運營商。
“這意味著4G手機市場又回到了2G市場的情況,三大運營商之間沒有本質性的差異了。”中國移動的一位終端管理人士表示,運營商需要順勢而為,轉變和手機廠商的相處方式。
以中國移動為例。中移動不再大規模針對定制手機進行事前成本補貼,而是將有限的補貼資源擴展到更多非定制機和渠道,按照用戶流量使用情況,根據用戶ARPU值結算酬金,類似業務提成。
例如,渠道賣出一臺中國移動的非定制4G手機,中國移動可追溯到購買用戶的月度消費情況,用戶月度消費越高,中國移動則向渠道結算的酬金越多。
“資源越來越有限,可用的額度越來越小,但發展用戶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方法很重要。我們要通過更多辦法來做這個事情。”中國移動相關人士表示。
為了契合大規模發展中低端4G用戶的目標。中國移動亦在超低端4G手機的量質提升上下足功夫。
12月中旬,中國移動終端公司、高通公司分別與深圳輝燁、聞泰通訊、上海華勤等三家ODM廠商簽署了合作協議。簽約廠商將承擔五模公版產品的研發生產,推出通用硬件和軟件。
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在簽約大會上坦承,這是為了推動100美元以內的多模多頻手機,最大程度降低中小終端廠商的成本負擔。
所謂公版手機,即由ODM廠商來負責手機的通用設計,手機所采用的芯片、屏幕、電池等所有硬件均由指定供應商生產,中小手機廠商只需買入方案,做外觀設計,就可以推出全新的終端款式。
有終端人士介紹,推公版手機是運營商扶持小手機廠商的一種有效方式,“可以降低中小手機廠商的研發成本、縮短研發周期”。
中小手機廠商對研發制造成本極為敏感,中國移動對低端4G手機的性能要求又較為苛刻。為了不令這張投入巨大的4G網絡成為一張僅限于中國范圍的“獨行者”,從一開始,中國移動就提出多模多頻的終端發展策略,即4G智能手機盡可能支持更多國家和運營商的網絡。
在4G市場上長期沒有完全打開局面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補貼方式也有創新,和中國移動的思路基本一致。
不過,在終端廠商和渠道眼中,這樣的改革帶來痛苦大于激勵,以渠道為例,原來,賣出一臺手機之前,渠道就已經得到補貼,但現在,一臺手機的補貼額不僅大大降低了,補貼款也要在用戶真正消耗了流量之后才能陸續到賬,這種轉變顯然是不性感的。
“用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去圈更多的用戶,在硬件戰斗之外,整合后臺服務,比拼生態競爭才是有意義的。”酷派互聯網及電商總裁祝芳浩表示,如果不做,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如果不跟上未來發展趨勢,就算現在有一點利潤,也是非常危險的。
運營商的情況其實類似。在全新的4G手機時代,終端廠商成長了,運營商能否在終端補貼之外,找到和國產手機廠商更好的互動方式,真正實現共贏,其實還有很多空間。(百度百家,文/謝麗容)
-------------------------------------------------------------
集芯城—IC正品原裝大批量在線商城:
用微信也可以詢價啦!關注集芯城微信號:icjxc520,即可隨時隨地用微信快速詢價、查詢現貨,親們再也不用到處找名片了。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