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華為 , 海思 , 麒麟950
相比上一代935產品來講,麒麟950用到的臺積電16nm FF+工藝要比老的28nm工藝先進不少。在相同核心面積下,越先進的制程工藝就能夠容納下更多的晶體管,從華為給出的數據來看,麒麟950的晶體管密度是上一代產品的2倍。而這樣的工藝也會使處理器在功耗、發熱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麒麟950還集成了4個Cortex-A72(2.3GHz)核心以及4個Cortex-A53(1.8GHz)核心,A72相比上一代A57不僅在性能方面有所提升外,還在能耗方面降低20%。根據ARM提供的數據來看,A72核心在16nm FF工藝下,2.5GHz頻率運行時功耗只有750mW。性能方面ARM Cortex A72核心相比A57提升11%,而功耗則降低了20%,能效比綜合提升30%。
除了大核+小核之外,麒麟950的協處理器也從之前的i3協處理器(Cortex-M3架構)升級到了i5(Cortex-M7架構)。而這顆i5協處理器可以與大核A72、小核A53進行協同資源共享,由手機主系統進行智能調度。
例如,在需要主CPU工作時,處于Always Sensing(常感知)的狀態的i5就可以將主CPU進行迅速喚醒,從而縮短其啟動時間。當手機處于“睡眠”狀態(低功耗),i5仍然可以持續收集來自各種傳感器的數據信息,而其所消耗的電量卻遠遠小于主CPU。
而在GPU方面,麒麟950使用了Mali-T880 MP4(900MHz),已經算是Mali目前的旗艦,遠要比935上使用的Mali-T628 MP4(680MHz)強上不少。再想想當年的K3V2,其中的差別對于華為海思簡直是天上和地下了。
即便是現在還沒有進行一對一的對比,也不難推斷麒麟950在GPU方面的進步。而華為官方就顯得更為自信了,宣稱可以比上代GPU圖形生成能力提升100%,GFLOPS(即“每秒所執行的浮點運算次數”)提升100%。這對于喜歡拿手機玩一些大型3D游戲的朋友來說,不失為一個利好消息。
影像方面,麒麟950首次商用自研ISP技術,可以支持14bit雙ISP,高達960MPixel/s,吞吐率性能也較前代提升了4倍。除了支持傳統的反差對焦之外,麒麟950還可以根據拍照的場景自適應選擇最佳的對焦方式,實現混合對焦。另外,支持在線雙13MPixel Sensor,最大可支持32MPixel Sensor,也對采集更豐富的圖像信息提供了可能。
如果換成用戶角度來說,那也就是配備麒麟950的手機產品在拍照、成像方面會有更多的提升,照片會在白平衡、畫面的純凈度以及噪點的控制方面均會有所優化。
也有比較遺憾的地方
不過在基帶的選擇上,麒麟950并沒有集成此前網絡上所傳的支持LTE Cat.10的基帶,基帶標準仍然為Cat.6,而這其實還是在麒麟920和930時用的標準,在現在看來似乎就顯得有些落后了,最高下行速度也只有300Mbps。
相比于下行支持Cat.12(最高傳輸速度達600Mbps),上行支持Cat.13(最高傳輸速度達150Mbps)的高通驍龍820來說,這塊的差別還是蠻大的。倒也不能說華為沒有這方面的實力,在月初舉行的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上,華為還展示了支持Cat 12、Cat 13 UL網絡標準的新一代終端芯片解決方案,Balong 750,在下行的理論峰值就已經可以達到600Mbps了。
或許華為給麒麟950上Cat.6也可以進行這樣的理解,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畢竟運營商方面目前也只是支持到了Cat.6,或許還能讓手機的零售價格變得便宜一些。
何時批量裝機上市?
雖然是華為剛剛發布,但事實上華為早在今年1月開始量產投片,8月份已經可以實現穩定量產。至于說哪款手機新品會成為麒麟950的首發機型,華為日前也給出了比較明確的回應,預計本月26日發布的華為最新旗艦機型Mate 8將會搭載該處理器。
來源:騰訊數碼
騰訊數碼訊(馬炯慧)日前,華為終于發布了傳聞已久的全新旗艦移動處理器麒麟950。而8萬多分的安兔兔現場跑分測試,相信也讓不少人感到吃驚。那么,關于麒麟950處理器哪些是它的提升之處,何時才能進行大批量的裝機上市?
2015-11-10 10:13:09 上傳
麒麟950有這些提升之處
相比上一代935產品來講,麒麟950用到的臺積電16nm FF+工藝要比老的28nm工藝先進不少。在相同核心面積下,越先進的制程工藝就能夠容納下更多的晶體管,從華為給出的數據來看,麒麟950的晶體管密度是上一代產品的2倍。而這樣的工藝也會使處理器在功耗、發熱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麒麟950還集成了4個Cortex-A72(2.3GHz)核心以及4個Cortex-A53(1.8GHz)核心,A72相比上一代A57不僅在性能方面有所提升外,還在能耗方面降低20%。根據ARM提供的數據來看,A72核心在16nm FF工藝下,2.5GHz頻率運行時功耗只有750mW。性能方面ARM Cortex A72核心相比A57提升11%,而功耗則降低了20%,能效比綜合提升30%。
2015-11-10 10:13:09 上傳
下載附件 (28.44 KB)除了大核+小核之外,麒麟950的協處理器也從之前的i3協處理器(Cortex-M3架構)升級到了i5(Cortex-M7架構)。而這顆i5協處理器可以與大核A72、小核A53進行協同資源共享,由手機主系統進行智能調度。
例如,在需要主CPU工作時,處于Always Sensing(常感知)的狀態的i5就可以將主CPU進行迅速喚醒,從而縮短其啟動時間。當手機處于“睡眠”狀態(低功耗),i5仍然可以持續收集來自各種傳感器的數據信息,而其所消耗的電量卻遠遠小于主CPU。
而在GPU方面,麒麟950使用了Mali-T880 MP4(900MHz),已經算是Mali目前的旗艦,遠要比935上使用的Mali-T628 MP4(680MHz)強上不少。再想想當年的K3V2,其中的差別對于華為海思簡直是天上和地下了。
即便是現在還沒有進行一對一的對比,也不難推斷麒麟950在GPU方面的進步。而華為官方就顯得更為自信了,宣稱可以比上代GPU圖形生成能力提升100%,GFLOPS(即“每秒所執行的浮點運算次數”)提升100%。這對于喜歡拿手機玩一些大型3D游戲的朋友來說,不失為一個利好消息。
2015-11-10 10:13:09 上傳
下載附件 (25.48 KB)影像方面,麒麟950首次商用自研ISP技術,可以支持14bit雙ISP,高達960MPixel/s,吞吐率性能也較前代提升了4倍。除了支持傳統的反差對焦之外,麒麟950還可以根據拍照的場景自適應選擇最佳的對焦方式,實現混合對焦。另外,支持在線雙13MPixel Sensor,最大可支持32MPixel Sensor,也對采集更豐富的圖像信息提供了可能。
如果換成用戶角度來說,那也就是配備麒麟950的手機產品在拍照、成像方面會有更多的提升,照片會在白平衡、畫面的純凈度以及噪點的控制方面均會有所優化。
也有比較遺憾的地方
不過在基帶的選擇上,麒麟950并沒有集成此前網絡上所傳的支持LTE Cat.10的基帶,基帶標準仍然為Cat.6,而這其實還是在麒麟920和930時用的標準,在現在看來似乎就顯得有些落后了,最高下行速度也只有300Mbps。
相比于下行支持Cat.12(最高傳輸速度達600Mbps),上行支持Cat.13(最高傳輸速度達150Mbps)的高通驍龍820來說,這塊的差別還是蠻大的。倒也不能說華為沒有這方面的實力,在月初舉行的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上,華為還展示了支持Cat 12、Cat 13 UL網絡標準的新一代終端芯片解決方案,Balong 750,在下行的理論峰值就已經可以達到600Mbps了。
或許華為給麒麟950上Cat.6也可以進行這樣的理解,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畢竟運營商方面目前也只是支持到了Cat.6,或許還能讓手機的零售價格變得便宜一些。
何時批量裝機上市?
雖然是華為剛剛發布,但事實上華為早在今年1月開始量產投片,8月份已經可以實現穩定量產。至于說哪款手機新品會成為麒麟950的首發機型,華為日前也給出了比較明確的回應,預計本月26日發布的華為最新旗艦機型Mate 8將會搭載該處理器。
來源:騰訊數碼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今日看點丨傳華為筆記本再無Windows可用;小米將“智能家居”商業模式引入日本
1. 華為海思自研 PC 處理器麒麟 X90 首曝,獲 II 級安全可靠等級 ? 3月16日消息,華為海
發表于 03-17 11:41
?719次閱讀
都說上位機通信難,誰能說說到底難在哪兒?
前言 在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IoT)領域,上位機通信一直被認為是開發過程中的一大難點。上位機通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上位機通常是指負責數據處理、控制邏輯和用戶界面的計算機系統,而下位機則是指執行具體任務的嵌入式設備或控制器。盡管上位機通信是連接這兩個關鍵組件的核心橋梁,但在實際應用中,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難題。 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逐漸發現上位機學習的核心無非是三個關鍵點:編程、通信和項目。在這

DLP650LNIR芯片安裝部分的三維機械模型在哪兒下載?
請問,想設計DLP650LNIR部分的板卡,DLP650LNIR芯片安裝部分有一些結構件,在哪能下載到這些三維機械模型?
發表于 02-24 07:25
華為海思正式進入Wi-Fi FEM賽道?
轉載自——鐘林談芯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份九聯UNR050 BE3600無線路由器拆機報告,Wi-Fi主芯片是海思新款Wi-Fi7芯片Hi1155,速率2.5G。
在海思AP Wi-Fi芯
發表于 12-11 17:42
PCM2707為什么無法被電腦識別?
現在只焊接了最基礎的部分,其它如控制跟I2S接口都還沒連接元件,相當于空接,,現在無法被電腦識別,系統WI8-64BIT,我購買的PCM2704的板可以被電腦正常識別,請問下,問題出在哪兒
發表于 11-06 06:25
請問有沒有單片機通過I2C配置AIC3204的相關例程,或者在哪兒可以找到?
請問有沒有單片機通過I2C配置AIC3204的相關例程,或者在哪兒可以找到?例如設置AIC3204的ADC等
發表于 11-01 07:36
新能源機車電傳動系統“新”在哪兒
中國中車面向全球首次發布系列化新能源機車,7款代表車型集中亮相。中車永濟電機公司為系列化新能源機車研制開發了電傳動系統解決方案,包括牽引輔助變流系統、牽引電機、網絡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
華為海思躋身上半年乘用車座艙芯片交付量TOP10
在近日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2024上半年中國市場乘用車座艙芯片交付量TOP10》榜單中,華為海思作為本土品牌的杰出代表,成功躋身前十,展現了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強勁實力。據榜單顯示,華為
TLV2252A運放產生了低頻振蕩是哪里出了問題?
如圖所示,本人用作一個紅外傳感器的驅動,但是運放輸出莫名的振蕩了,請幫忙看看原因是什么了? 輸出振蕩信號為參考電壓(225mv)到軌電壓(3V3)的一個低頻振蕩(2.46HZ)。
請大拿們幫忙看看問題出在哪兒了?
發表于 07-31 06:52
海博思創積極深化國際合作,共探可持續發展未來
在近日舉辦的歐洲智慧能源展上,海博思創以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前瞻性的市場布局,再次成為行業焦點。除了向全球觀眾展示最新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外,海博思創還與國際知名企業展開了深度的交流與合

海思3518的spi驅動無法工作是哪里出了問題?
硬件環境esp32c3,idf版本4.3,在海思3518板子上安裝了linux驅動程序,發現無法驅動spi設備,spi引腳的數據線和時鐘線都沒有信號出來,請問這是那里的問題?
發表于 06-27 06:27
招募開啟!海思首批星閃開發者體驗官招募,星閃手機等你拿!
)如出現活動獎品沒有庫存的情況,將會替換等價值的獎品,獲獎者不同意此規則視為放棄獎品。
5)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海思技術論壇所有。
指導單位: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
主辦單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發表于 06-25 15:39
ESP-ADF例程編譯過程出錯,提示找不到“esp_afe_sr_iface.h”文件,為什么?
ESP-ADF例程編譯過程出錯,提示找不到“esp_afe_sr_iface.h”文件,在github和gitee倉庫上找遍了也沒有這個文件,請問有大神知道在哪兒有嗎?
發表于 06-17 08:03
海思回歸安防,Hi35I6CV610打頭陣,IPC SoC市場戰火重燃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最近,AI泛視頻解決方案提供商芯睿視重磅宣布了,2024年海思新品Hi35I6CV610首發量產的消息。這意味著,繼華為麒麟手機SoC芯片回歸之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