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了一些他們比喻成人造眼的東西,該設備是一種具有適應性的電子控制假眼。這種成為 metalens 的電子假眼可以同時控制模糊圖像的三個主要貢獻者,包括焦點,散光和圖像移位。該團隊表示,metalens 將人造肌肉技術的突破與 metalens 技術相結合,創造出可調節的 metalens,能夠像人眼一樣實時改變焦點。人造眼具有人眼所缺乏的能力,它可以校正像散和像移等視力異常。
這款設備可能適用于視障人士,該團隊表示,metalens 顯示了嵌入式光學變焦和自動對焦適用于各種應用的可行性。該設備可用于智能手機相機,眼鏡和 VR / AR 硬件。實時改變焦點的眼鏡對戴雙焦鏡片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福音。該技術也可以被集成到未來的光學顯微鏡中。哈佛大學技術開發辦公室已經“保護”了與突破有關的知識產權,目前正在探索商業化機會。這種保護意味著專利已經提交。
具有明顯光學變焦的薄而扁平的智能手機相機將成為人們用智能手機相機拍攝大量照片的改變者。該團隊確實創建了一種新算法來縮小 metalens 捕獲圖像的文件大小,因為當鏡頭放大時,它們在千兆字節或千兆字節范圍內。鏡片和人造肌肉厚度僅為 30 微米。未來的研究將集中在降低控制 metalens 所需的電壓上。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此前,4月4日至6日,第28屆哈佛大學中國論壇成功舉辦。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安世半導體)董事長兼CEO張學政受邀出席論壇,并在“智能時代的變革與未來”分論壇上發表精彩觀點,與行業領袖共同探討AI浪潮與新全球化中的機遇、挑戰和未來愿景。
發表于 04-09 11:39
?284次閱讀
一種獨特的甲蟲 Chrysina gloriosa 對其外殼反射的圓偏振光具有獨特的響應。新系統能正確成像這種手性響應。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創新了一種緊湊型單次偏振成像系統,它簡化了傳
發表于 02-06 06:27
?260次閱讀
演示設備 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Wits)的物理學家利用激光束和日常顯示技術開發出了一種創新的計算系統,標志著在尋求更強大的量子計算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重大飛躍。 該大學結構光實驗室的
發表于 12-18 06:24
?280次閱讀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固態存儲設備,該設備因其卓越的耐高溫特性而有望成為計算機內存的關鍵替代選項。與常規的硅基存儲技術相比,這種創新設備能夠在超過 600°C 的極端高溫
發表于 12-11 18:05
?601次閱讀
進行量化+LoRA的路線為例,有研究表明,現有方法會導致量化的LLM嚴重退化,甚至無法從LoRA微調中受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字節跳動的研究人員
發表于 11-19 17:16
?630次閱讀
愛普生開發了一種烤箱控制的晶體振蕩器,其功耗比傳統OCXOs1低56%-該振蕩器小巧且節能,是下一代通信基礎設施中參考信號源應用的理想選擇-精工愛普生公司(TSE:6724,“愛普生”)開發了
發表于 10-29 11:28
?464次閱讀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許廷發教授科研團隊與清華大學林星助理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一種新型全光學智能光譜儀(Opto-Intelligence Spectrometer, OIS)。
發表于 07-31 06:18
?479次閱讀
在探索大腦這一宇宙中最復雜結構的征途中,科學家們不斷突破技術的邊界,以更精細、更高效的方式揭示其奧秘。近期,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了一項革命性的
發表于 07-03 14:43
?716次閱讀
領域。MEMS微鏡作為一種微光機電系統(MOEMS),已廣泛應用于醫療、汽車、消費和軍事電子等眾多領域。當前,業界對具有廣闊前景的小型激光雷達的需求不斷增長。之前,已有研究開發了大量使
發表于 07-02 17:04
?1.1w次閱讀
一粒土壤中可以包含宇宙般的微生物群,據估計數量可以多達100億。現在,位于英國巴斯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原型機技術,以收集一些微生物物種呼出
發表于 06-29 17:17
?1775次閱讀
存在的挑戰限制了這項技術的實際應用。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AI)輔助的可穿戴微流控比色傳感器系統(AI-WMCS)
發表于 06-29 10:57
?1.1w次閱讀
研究人員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高了直接集成在 CMOS 成像芯片上的超透鏡相機(左)的圖像質量。超透鏡利用 1000 納米高的圓柱形氮化硅納米柱陣列(右圖)操縱光線。 研究人員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高了超
發表于 06-11 06:34
?536次閱讀
現有的電子皮膚會隨材料拉伸而降低傳感精度。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可拉伸電子
發表于 05-09 09:07
?698次閱讀
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由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和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將這種方法應用于一種名為六方氮化硼(hBN)的材料,這種材料由單層原子以蜂窩狀排列而成,其特性
發表于 05-06 06:29
?397次閱讀
和 107 的開/關電流比,與早期 n 型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的關鍵電氣屬性非常相似。此外,薄膜晶體管在長時間偏置應力下表現出顯著的穩定性以及大面積薄膜的均勻性。 圖源:浦項工科大學 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碲硒復合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他們
發表于 04-30 14:58
?744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