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www视频-在线观看操-欧美18在线-欧美1级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InP異質接面/量子井面射型雷射

Semi Connect ? 來源:Semi Connect ? 2025-02-07 10:20 ? 次閱讀

為了應用在光纖通訊上有效提升訊號傳輸距離,對于發光波長1310nm與1550nm的面射型雷射需求也相當迫切,傳統半導體雷射二極體在長波長紅外光雷射大多采用磷化銦系列材料,但是磷化銦系列材料成長雷射二極體結構時經常遭遇到特性溫度較低的問題,往往需要額外的主動散熱裝置來協助雷射二極體維持在恒溫狀態避免操作特性劣化,主要原因在于磷化銦/磷砷化銦鎵系列材料所形成的異質接面結構中導帶能障差異較?。ā鱁c=0.4Eg),與砷化鎵系列材料(△Ec=0.7Eg) 相較之下低不少,因此注入電子經常因為元件接面溫度上升而獲得額外動能因此溢流到活性層外,這個載子溢流(carrieroverflow)現象讓元件量子效率變差,注入的載子還沒機會在活性區復合形成光子就流失掉,原本獲得的能量以熱的形式逸散,又進一步提高接面溫度,導致惡性循環讓雷射操作特性變差,此外活性層中常見的歐杰復合(Auger recombination)也會讓元件發光效率低落,如圖6-2所示。

ab4663aa-e425-11ef-9310-92fbcf53809c.png

除了載子局限能力較差之外,磷化銦系列材料折射率差異也不顯著,如第三章表3-1所示,要獲得足夠雷射增益所需的DBR層數高達50對以上,不但會造成較高串聯電阻與所需的磊晶成長時間,這么多對摻雜的DBR也會造成顯著的雜質吸收效應,讓元件達到雷射增益的條件更加嚴苛;此外與矽基板或砷化鎵基板相較之下,磷化銦基板較昂貴,而且機械特性較差,在磊晶或制程中容易因為受熱翹曲或破裂,因此制程良率較低,成本也相對昂貴。

如同第一章所述由Iga教授團隊最早成功制作出來的面射型雷射元件采用n-InP/undoped GaInAsP/p-InP(n型磷化銦/未摻雜磷砷化銦鎵活性層/p型磷化銦)雙異質接面結構所組成,發光波長在1.2微米范圍(λ=1.18μm)。由于載子局限效果較差且上下反射鏡反射率較低,因此元件必須固定在鍍金銅座上加強散熱效果,即使如此也只能在液態氮冷卻下在77K以脈沖操作,閾值電流值為900mA,以基板側陰極直徑100μm計算,雷射操作閾值電流密度為11kA/cm2,成功驗證面射型雷射的可行性是其最重大的貢獻,該實驗采用液相磊晶LPE法成長的結構與元件示意圖如下圖6-3所示。

ab6854b0-e425-11ef-9310-92fbcf53809c.png

隨后在1993年東京工業大學T.Baba和Iga教授團隊制作出接近室溫下連續波操作的GaInAsP/InP面射型雷射,與先前成果相較之下主要差異在于發光波長1.37微米的GaInAsP/InP發光層借由制程方式再成長形成圓形平面埋入式異質結構(circular planarburied heterostructure, CPBH),p側鏡面由8.5對MgO/Si DBR與Au/Ni/Au所組成,n側鏡面則由6對SiO2/Si介電質DBR構成。元件p側采用鎵焊料(Ga solder)貼合到鍍金的鉆石導熱板,借助于MgO/Si較高的熱傳導系數以及散熱片來移除元件電激發光操作過程中產生的熱,使元件可以在接近室溫環境下連續波操作。在77K溫度下元件可以連續波操作且大多數元件閾值電流值約為10mA,最低可達0.42mA。在20°C下可以脈沖電激發光操作,閾值電流為18mA。最高可以維持連續波操作的溫度為14°C,此時閾值電流值為22mA,遠場發散角為4.2°。直到在1995年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胡玲院士團隊在GaAs基板上以MBE分別成長28對n型AIAs/GaAs DBR,另外成長30對p型Al0.67Ga0.33As-GaAS DBR,再與MOVPE成長的7層應變補償InGaAsP量子井發光層在630°C下通氫氣持溫20分鐘進行第一次晶片貼合,移除InP基板后再與n型DBR進行第二次晶片貼合。由于采用應變補償InGaAsP量子井結構,與原先的雙異質接面結構相較之下可以稍微改善載子溢流問題,因此所制作的元件首次成功在室溫下電激發光連續波操作,最低臨界電流為2.3mA,發光波長1542nm,符合玻璃光纖最低損耗的波段,但是砷化鎵材料與磷化銦材料熱膨脹系數差異顯著,在高溫環境或長時間操作下元件壽命與可靠度可能有疑慮。

由上述例子可以發現早期由于材料特性限制,能帶寬度符合1310nm和1550nm發光波長(大約0.95~0.78eV)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大多為磷化銦系列材料,如圖6-4所示,通常應用在長波長1310nm和1550nm波段的半導體雷射主動發光區的材料為磷砷化銦鎵(InGaAsP)與磷化銦組成的材料系統,因此所采用的基板也以晶格常數相匹配(lattice match)的InP為主。但是由于InP系列材料折射率差異較小,因此早期元件大多采用部分磊晶成長n型DBR結合高反射率金屬與介電質DBR(因為p型摻雜InP DBR電阻相當高);或者借由晶片貼合方式借助AIGaAs/GaAs高反射率DBR才能達到雷射增益條件,這樣的元件制程相當復雜良率也較低。

ab8e2528-e425-11ef-9310-92fbcf53809c.png

由圖6-4中可以觀察到一個大致的趨勢,通常能隙愈小的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其晶格常數會愈大;相反的能隙愈大的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其晶格常數愈小,比較特殊的例外是GaN1-xAsx這個材料,會在稍后另外介紹。從圖6-4中可以發現除了InP以外,還有一些材料組合借由調整成分元素莫耳分率后其晶格常數也有機會和InP相匹配,包括AlInAs、GaAsSb、InGaAs、AIAsSb、AIGaAsSb其他還有較不常見且與InP基板晶格不匹配約4%的AlGaSb,當然還有最常見的GalnAsP。因此除了InGaAsP/InP以外,AlInGaAs/InP和AlInGaAs/AlInAs也被用來作為InP基板成長長波長面射型雷射的發光層增益材料,其中InP基板成長InGaAIAs/IAIAs全磊晶DBR夾著中央3/2λ的InGaAlAs活性層面射型雷射可以在55°C溫度下還能脈沖操作,并在2006年時由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團隊獲得連續波操作溫度達80°C的成果,不過采用這個材料系統雖然可以改善導帶能隙差異所造成的載子溢流問題,但是同樣的要成長高對數的DBR仍然會造成元件串聯電阻太高,特別是p-型DBR由于價帶能帶差異較大注入電洞需要更高能量才能順利克服這么多對的異質接面所形成的能障,因此InP基板成長的全磊晶結構普遍遭遇p-型DBR電阻過大問題,導致注入電流造成元件溫度上升更進一步造成發光特性劣化,因此前述部分團隊就采用穿隧接面(tunnel junction,又稱為Esakijunction,以發現半導體穿隧效應獲頒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江崎玲于奈Leo Esaki命名)以及共振腔間電極接觸 (intracavity contact) 等磊晶和制程方式克服p型DBR電阻過高或摻雜DBR造成雜質吸收的不利因素,這些方法對磊晶和制程技術要求非常嚴苛,因而提高制程復雜度且降低良率。

綜合以上所述,采用與InP基板晶格匹配的化合物半導體成長全磊晶結構的面射型雷射,由于大多數晶格匹配的材料折射率差異較小,因此所需要的分布布拉格反射器對數也會非常多,而且由于發光波長較長,因此整體結構磊晶厚度會相當厚,不僅成長耗時而且材料成本也會相對提高,此外磷化銦基板較昂貴,機械強度也較脆弱,同時所制作的雷射元件高溫操作特性較差,經常需要主動散熱冷卻裝置以確保雷射輸出特性不會劣化,所以也無可避免的增加許多成本,因此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就有許多研究團隊轉而尋求其他與砷化鎵基板晶格匹配且能隙大小符合1310~1550nm波長范圍的活性層材料。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量子
    +關注

    關注

    0

    文章

    482

    瀏覽量

    25558
  • 雷射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5

    瀏覽量

    10262
  • 光纖通訊
    +關注

    關注

    1

    文章

    21

    瀏覽量

    7695

原文標題:InP 異質接面/ 量子井面射型雷射

文章出處:【微信號:Semi Connect,微信公眾號:Semi Connec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InGaAs量子雷射介紹

    由上述 InP 系列材料雷射發展可以發現,要制作全磊晶結構的長波長
    的頭像 發表于 02-07 11:08 ?54次閱讀

    典型的氧化局限雷射結構

    為了改善上述蝕刻柱狀結構以及離子布植法制作雷射的缺點,在1994年從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的D.L. Huffaker 首次發表利用選擇性氧化電流局限(selective
    的頭像 發表于 01-21 13:35 ?121次閱讀
    典型的氧化局限<b class='flag-5'>面</b><b class='flag-5'>射</b><b class='flag-5'>型</b><b class='flag-5'>雷射</b>結構

    雷射制程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的雷射元件主流技術為選擇性氧化法,絕大多數
    的頭像 發表于 01-21 11:38 ?126次閱讀
    <b class='flag-5'>面</b><b class='flag-5'>射</b><b class='flag-5'>型</b><b class='flag-5'>雷射</b>制程技術介紹

    半導體雷射相對強度雜訊

    從前面一小節對半導體雷射線寬的討論可以知道,即使半導體雷射操作在穩態的狀況下,還是會有因為自發輻射所引起的相位的雜訊,除此之外,雷射操作的雜訊來源很多,例如雷射共振腔中的載子和光子產生
    的頭像 發表于 01-09 16:00 ?109次閱讀
    半導體<b class='flag-5'>雷射</b>相對強度雜訊

    半導體雷射之發光線寬

    從前面的例子中,可以知道線寬增強因子會讓半導體雷射在動態操作時譜線變寬,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半導體雷射在穩態操作下的發光線寬。 同樣的,假設在一單模操作的雷射中,雷射光在共振腔中沿著z
    的頭像 發表于 01-08 09:46 ?93次閱讀
    半導體<b class='flag-5'>雷射</b>之發光線寬

    半導體雷射導通延遲時間

    當半導體雷射從閾值條件以下要達到雷射的操作,其主動層中的載子必須要先達到閾值載子濃度才會有雷射光輸出,這段載子累積的時間稱為導通延遲(turn-on delay)時間,表示為Td。
    的頭像 發表于 01-06 14:48 ?208次閱讀
    半導體<b class='flag-5'>雷射</b>導通延遲時間

    詳解VCSEL的溫度效應

    VCSEL相較于傳統的邊雷射而言,另一項重要的區分在于VCSBL 具有很短的雷射共振腔。
    的頭像 發表于 12-26 14:10 ?358次閱讀
    詳解VCSEL的溫度效應

    VCSEL與EEL的比較

    相較于傳統邊半導體雷射的發展,垂直共握腔雷射
    的頭像 發表于 12-20 10:10 ?359次閱讀
    VCSEL與EEL的比較

    半導體雷射震蕩條件

    共振腔中雷射光來回(round trip)振蕩后保持光學自再現(self-consistency)的邊界條件,讓我們可以求得雷射要穩定存在于共振腔必須符合兩條件,第一部分為振幅條件,第二則為相位條件
    的頭像 發表于 12-19 10:52 ?199次閱讀
    半導體<b class='flag-5'>雷射</b>震蕩條件

    異質接面介紹

    一個基本的半導體雷射如圖2-1所示,包含了兩個平行劈裂鏡面組成的共振腔,稱為Fabry-Perot?(FP)共振腔,雷射光在共振腔中來回振蕩,再從兩邊鏡面發出雷射光,這種雷射又被稱作為
    的頭像 發表于 12-18 10:47 ?157次閱讀
    雙<b class='flag-5'>異質</b><b class='flag-5'>接面</b>介紹

    雷射初期的研發進展

    早期雷射由于半導體磊晶技術簡在發展初期階段,因此還無法直接成長反射率符合雷射操作需求的全磊晶導體分布布拉格反射器,以Iga?教授團隊所
    的頭像 發表于 12-10 10:52 ?220次閱讀

    雷射發展歷程

    早期所謂的雷射(surface emitting laser, EBL)本質上仍然是邊
    的頭像 發表于 12-09 09:52 ?155次閱讀
    <b class='flag-5'>面</b><b class='flag-5'>射</b><b class='flag-5'>型</b><b class='flag-5'>雷射</b>發展歷程

    雷射的發展歷史

    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縮寫,臺灣音譯為雷射,中國大陸意譯為激光,意指光在受激發放大情況下所
    的頭像 發表于 12-06 16:26 ?221次閱讀

    異質結類型的介紹

    先進光催化劑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傳統的三種異質結 跨隙(I )、交錯隙(II )和斷隙
    的頭像 發表于 11-26 10:23 ?2638次閱讀
    <b class='flag-5'>異質</b>結類型的介紹

    半導體研究所在量子異質外延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的制備和以其為基礎的新型信息器件是信息科技前沿研究的熱點。 近期,在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王占國院士的指導下,劉峰奇研究員團隊等在量子異質外延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以二維材料為外延襯底,基于分子束外延技術,發展
    的頭像 發表于 11-13 09:31 ?345次閱讀
    半導體研究所在<b class='flag-5'>量子</b>點<b class='flag-5'>異質</b>外延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图区 |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 | 韩国在线a免费观看网站 |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成免视频 | 日本黄色生活片 | 久草色在线 | 成人在线精品 | 中国成熟xxx视频 |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 在线视频亚洲 | 亚洲偷图色综合色就色 |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影视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狠狠干在线观看 | 午夜h| 欧美伊人网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成人中文字幕乱码 | a毛片基地免费全部香蕉 | 日本黄色一级大片 | 5060精品国产福利午夜 | 国模爱爱| 国产h在线| 免费观看理论片毛片 | 欧美成人aaa大片 | 免费日韩毛片 | 黄色大片毛片 | 天天综合天天 |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 色狠狠色综合久久8狠狠色 色狠狠网 | 另类专区欧美 | 国产成人高清一区二区私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丁香婷婷 | 久久福利影视 | 69午夜视频|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人人干人人爱 | 加勒比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