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原創 章鷹
近日,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文指出,DeepSeek爆紅后,端側AI趨勢將加速。DeepSeek的爆紅直接提升英偉達H100的訓練需求,這證明優化訓練方式(也可視為成本降低)有助訓練需求;另一個更顯著的趨勢是興起了在本地端部署LLM的熱潮。
2月6日,高通發布2025年第一財季的財報,高通的高管在財報會認為DeepSeek R1的推出是AI產業的一個轉折點。AI大模型的預訓練將在云端繼續,推理將會向端側遷移。AI將變得更小、更高效、更定制化,基于特定場景的AI大模型和AI應用將出現,AI的滲透率將變得更高。
在本地部署大模型的端側AI浪潮已開啟,在物聯網領域,以高通、英特爾、海思、晶晨股份、瑞芯微、樂鑫科技、全志科技等芯片公司紛紛推出了AI SoC、嵌入式AI MCU等芯片,本文就國內、國際最新的端側AI芯片進行匯總,看看哪些具備爆款潛力。
高通發布驍龍8 Elite和驍龍X平臺,加速AI手機和高性價比AI PC落地
在AI技術的推動下,具備生成式AI技術的手機和PC,已經成為移動通信和移動辦公新變革浪潮的推動器。在定義AI手機時,有幾項核心硬件能力至關重要。對專用處理器,如ASIC、GPU以及其他零部件進行優化,以高效運行端側AI模型和應用。CES 2025上,在英特爾、高通、AMD的帶動下,AI PC市場處理器正在快速演進,整體發展趨勢以NPU算力增強、多芯片協同、能效比持續優化和軟件生態優化為主要方向,以實現辦公智能化和游戲體驗升級為目標。
2024年10月22日,在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推出了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驍龍8 Elite,驍龍8 Elite采用自研的Oryon CPU內核,驍龍8至尊版商用機在單線程和多線程基準測試中,實現了高達45%的大幅性能提升,能效提升也高達44%。這款芯片采用臺積電3nm工藝,與第三代驍龍8相比,Oryon CPU在Chrome瀏覽器上的性能提升超過62%,在整個Android生態系統中處于領先地位。
高通還在這枚芯片上引入了包括Hexagon NPU、采用新切片架構的Adreno GPU和Spectra ISP架構。比如,Hexagon NPU,則可以讓AI性能提升45%。
今年1月7日,在CES2025展上,高通宣布推出全新驍龍 X 平臺,加入驍龍 X Plus和X Elite芯片的行列,將 Copilot+ 電腦的價格降至 600 美元左右。這款 Snapdragon X 芯片配備了 8 核 Qualcomm Oryon CPU、45 TOPS NPU 性能和集成 GPU。據悉,Windows 11 可以利用 50 多種由 Snapdragon 原生 NPU 驅動的 AI 體驗,包括流行的 VPN、安全和云存儲應用程序。
高通公司高管表示,公司已經在裝有驍龍芯片的手機和電腦端適配了DeepSeek,高通將在端側AI應用變化中受益。
高通的2025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17億美元,同比增長18%,每股凈利潤3.41美元,同比增長24%。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物聯網業務收入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長了36%,達到15.5億美元。該業務包括用于工業用途的低功耗芯片、供應Meta頭顯Quest使用的芯片,以及Windows筆記本電腦的驍龍Elite芯片。
英特爾推出Core Ultra 200H系列,加速AI PC落地
在CES2025展會上,英特爾發布了最新AI PC芯片產品,包括適用于“高性能輕薄”筆記本電腦的 Core Ultra 200H 芯片,以及適用于需要強大獨立 GPU 的移動游戲玩家的 Core Ultra 200HX 芯片。
酷睿Ultra 200H系列處理器采用了多達8個英特爾Xe 核心的英特爾銳炫?顯卡,其配備了為AI加速打造的英特爾矩陣引擎,與上一代H系列處理器相比游戲性能提升了高達22%;在整個平臺上,全新處理器的GPU、CPU和NPU能夠帶來高達99 TOPS的算力。
英特爾指出,第二代 Core Ultra 芯片組采用了“AI 優化架構,其中 CPU、GPU 和 NPU”協同工作,提供快速性能。該公司表示,這款移動處理器采用“新 CPU 架構”、下一代英特爾 Arc 顯卡以及“更高容量的 NPU”,以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英特爾還在擴展其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臺式機處理器,新增了12款65W和35W的產品。
海思發布A2 MCU系列產品和SoC產品,推動家電智能化創新
作為國內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海思在端側嵌入式AI持續發力。在2024年的AWE展會上,上海海思展出了“星閃IoT”、“A2MCU”兩大生態解決方案。 海思“A2MCU”聚焦新一代嵌入式AI控制MCU,它基于RiSC-V第二代指令集,創新性地推出了嵌入式AI,場景化核心算法、極簡調度器三大特征,從指令集到編譯器進行深度優化,幫助客戶在家電場景實現綠色節能和智能化。
圖:A2MCU生態 電子發燒友拍攝
海思官網介紹,海思A2 MCU目前包含了三款產品:Hi3065H是基于海思自研RISC-V內核的高性能實時控制專用MCU,主頻達到200MHz;Hi3061H是海思針對電機控制設計的專用MCU;Hi3061M則是海思針對家電、工業等領域設計的高性價比MCU。
據悉,海思A2 MCU在多個行業場景進行部署。比如在家電行業場景,海思新一代嵌入式AI MCU可以實現空調調溫階段節能16%。TCL最新發布的新一代智能空調—小藍翼C7,搭載海思A2 MCU,TCL小藍翼C7新風空調在eAI加持下,能夠實現房間0.3度以內的溫度波動,A2 MCU成功將嵌入式AI應用于小算力MCU平臺,不僅在空調節能領域取得突破,也在洗衣機稱重和OCB檢測等多個場景中實現良好的效果。
圖:海思鴻鵠T900解決方案 電子發燒友拍攝
海思以媒體SoC領域為中心,推出了鴻鵠TV系列,從高端的鴻鵠T900到實用的鴻鵠T300,以鴻鵠T900為例,它搭載海思V900X,4T NPU AI計算音畫和雙Vivid沉浸影音,4K/2K畫質能刷到240Hz,整個TV解決方案采用星閃指向交互,為發燒友量身定做。
晶晨6nm端側SoC芯片商用,預計2025年出貨千萬顆
晶晨股份是國內多媒體SoC芯片設計行業領導者,公司產品覆蓋機頂盒芯片、智能電視芯片、AI音視頻芯片、Wi-Fi芯片和汽車電子芯片。近日,晶晨股份最新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8.2億元,同比增加3.22億元,增幅為64.65%。晶晨股份透露,當前已有超過15款商用芯片攜帶公司自研的端側AI算力單元。
在2024年新研發產品中,晶晨股份6nm芯片S905X5系列利用端側AI能力,實現本地同聲翻譯、同聲字幕等功能,提升消費者在跨語言環境下的用戶體驗。這款芯片基于新一代ARM V9架構和自主研發的邊緣AI能力,集成四個ARM Cortex-A55內核,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支持高達2GHz的工作頻率。
據介紹,6nm芯片商用半年以來實現原有客戶導入順利,并取得多個國際Top級運營商的訂單,預計6nm芯片有望在2025年達成千萬顆以上的銷量。
瑞芯微:以旗艦芯片RK3588為核心,建成AIoT芯片方陣
瑞芯微專注于集成電路設計與研發,目前已發展為領先的物聯網(IoT)及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處理器芯片企業。
據悉,瑞芯微能夠為下游客戶及生態伙伴提供從0.2TOPs到6TOPs的不同算力水平的AIoT芯片,其中RK3588、RK3576帶有6TOPs NPU處理單元,能夠支持端側主流的0.5B到3B參數級別的模型部署,可通過大語言模型實現翻譯、總結、問答等功能。
以旗艦芯片RK3588為例,該芯片采用ARM架構,采用先進的8nm制程工藝,集成了四核Cortex-A76和四核Cortex-A55(共8核),以及單獨的NEON協處理器,支持8K視頻編解碼,提供了許多功能強大的嵌入式硬件引擎,為高端應用提供了極致的性能。這款芯片在智能座艙、智慧大屏、邊緣計算、IPC、虛擬/增強現實、NVR、高端平板上都有落地應用。公告還顯示,以RK3588、RK356X,RV11 系列為代表的各 AIoT 算力平臺快速增長。
樂鑫科技推出ESP32-S3,專為AIoT市場打造
樂鑫科技在近期的機構調研中提到,公司在去年12月聯合推廣豆包大模型落地。據了解,ESP32-S3是樂鑫科技第一款帶端側AI功能的AIoT芯片,公司表示這是AI應用相關的主力產品線,增速很快。
這款產品集成2.4 GHz Wi-Fi 和 Bluetooth 5 (LE) 的 MCU 芯片,支持遠距離模式。ESP32-S3 搭載 Xtensa? 32 位 LX7 雙核處理器,主頻高達 240 MHz,內置 512 KB SRAM (TCM),具有 45 個可編程 GPIO 管腳和豐富的通信接口。ESP32-S3 MCU 增加了用于加速神經網絡計算和信號處理等工作的向量指令。AI 開發者們通過 ESP-DSP 和 ESP-NN 庫使用這些向量指令,可以實現高性能的圖像識別、語音喚醒和識別等應用。
樂鑫科技表示這是AI應用相關的主力產品線,增速很快。
根據業績預告,樂鑫科技預計2024年營業收入為19.85億元-20.15億元,同比增幅為39%-41%,凈利潤為3億元-4億元,同比增長120%-150%。
全志科技:AI SoC芯片賦能智慧平板、掃地機器人等多個細分市場
全志科技SoC芯片主要為智能終端產品提供多媒體編解碼與算力的支持,應用于智能圖像、智能語音交互等場景終端產品領域。2024年,在掃地機器人、智能投影等業務為代表的產品出貨量顯著提升,帶動全志科技業績提升。
全志科技在2023年推出了8核A55中高端智慧AI平臺芯片T527,已經在商顯、機器人、邊緣網關、車載等細分行業大批出貨,2024年推出了新一代12nm旗艦平臺AI芯片A733和A736,其中A733已在平板市場廣泛量產,A736也推向商顯和行業智能領域。
據悉,全志科技在智能終端領域緊跟安卓最新生態的升級迭代,推出A523/A527 系列高性能八核架構計算平臺,相關產品已穩定量產,并獲得了海內外眾多終端平板品牌的認可和青睞。
寫在最后
光大證券研報提到,AI新浪潮未來將提升海量IoT設備的邊緣算力需求,SOC在AI訓練和推理層面都能實現部署與支持。DeepSeek的低成本、高性能、開源模式,有望推動國內AI端側應用百花齊放,相關AI硬件需求增長將帶動SOC芯片需求。
高通、英特爾、海思、瑞芯微、恒玄科技等紛紛推出AI SoC芯片,現在主攻方向上已出現分化,一部分主攻高性能SoC芯片,一些廠商推出低功耗SoC芯片,有望推動AI PC、智能家電、AI眼鏡、AI玩具和機器人等端側AI領域的應用爆發。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73瀏覽量
2703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