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CPO即光電共封裝技術,是應用于光模塊的技術革新方案,被認為是下一代高速光通信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各大芯片廠商都推出了CPO方案,不過目前仍在推動落地的過程中。
最近有消息稱,英偉達將在今年3月的GTC大會上推出應用CPO技術的交換機新品,這或許將加速CPO技術的落地。
115.2T交換容量,144個800G端口
英偉達此前曾向客戶展示過一款采用CPO技術的Quantum 3400 X800 IB交換機,計劃將在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產,預計這次英偉達將要發布的以太網交換機將是該型號產品。
從公開渠道獲得的信息,Quantum 3400 X800 IB是一款4U高度的交換機,采用全液冷散熱,有六排共144個MPO光纖接線口,單個接線口最高支持800G,另外交換機還設有18路外置可插拔光源模組。
而Quantum 3400 X800 IB核心自然是其交換機芯片,內部采用了4顆28.8T的交換機芯片,總共提供115.2T的交換容量。在Quantum 3400 X800 IB上由于有四顆交換機芯片,為了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實際使用中四顆交換機芯片之間不需要直接進行通信,英偉達使用的方案是將光纖數據流通過ConnectX-8網卡拆分成四路,并分別傳輸到四顆交換機芯片上進行處理和轉發,并最終在ConnectX-8網卡端合并。
ConnectX-8是英偉達在2024年推出的一款專為大規模AI設計的網卡,提供800Gb/s的數據吞吐量。
Quantum 3400 X800 IB中使用到CPO技術,光引擎模塊和交換機芯片封裝在同一基板上,光信號通過光纖進入到光引擎后,通過光纖陣列進入到SiPho硅光子器件(包含光調制器、波導、耦合器等)中,硅光子器件中的光調制器可以將光信號和電信號互相轉換。其中在發送端,DRV/TIA驅動光調制器,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在接收端,TIA接收光信號,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
轉換后的電信號通過封裝基板傳輸到交換機的其他部分,交換機對這些信號進行處理后,通過PCB進行進一步的數據轉發。
而更加具體的參數和技術細節,要等英偉達GTC大會后才能確認了。
CPO落地進展
踏入2025年,CPO技術落地似乎開始進入加速階段。在傳出英偉達推出CPO交換機的前幾天,臺積電與博通的合作也傳出新進展。
消息顯示,臺積電與博通在3nm工藝上的CPO關鍵技術微環調制器(MRM)調試成功,預計2025年初可以交付樣品,并有望在下半年實現1.6Tbps光電器件的量產。微環調制器是一種基于微環諧振器(Micro-Ring Resonator, MRR)的光學調制設備,它利用了光在微小環形波導中的共振效應來實現對光信號的操控。這種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發射器效率,提高數據傳輸速率。
而博通此前也展示了使用CPO技術的51.2T交換機系統,其中包含8個6.4T的FR4光引擎。單個光引擎中包含64通道的PIC與EIC芯片,driver/TIA采用CMOS工藝,單通道信號速率為100Gbps。這些系統采用了FOWLP封裝方案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良率,博通計劃在2025年第二季度推出其首款CPO交換機。
英特爾在2024年的OFC大會上展示了其最新的光學計算互連OCI方案進展,OCI芯粒集成了硅光子集成電路,包括片上激光器和光放大器、與電子集成電路,支持高達4Tbps的雙向數據傳輸速率,與第五代PCIe兼容。
目前英特爾的OCI芯粒支持每個方向上64個通道的32Gbps數據傳輸,傳輸距離可達100米(盡管由于飛行時間延遲,實際應用可能限制在幾十米以內),使用八對光纖,每對攜帶八個密集波分復用(DWDM)波長。共封裝解決方案的能效也非常高,每比特僅消耗5pJ,相比之下,可插拔光收發模塊大約為15pJ/bit。
Marvell在2024OFC大會上也推出了其最新的6.4T 3D封裝硅光引擎,包含32條電光混合通道,單通道的信號速率為200Gbps。單個通道還集成了驅動器、調制器、TIA、光電探測器、MUX和DEMUX,其中TIA和驅動器采用了3D封裝集成技術。該光引擎支持從1.6T到6.4T以及更高帶寬的應用。
總體來看,頭部大廠將CPO量產時間定在2025年,今年內或許我們能夠看到一些CPO產品陸續應用在數據中心。
另外,國內方面光迅科技、天孚通信、新易盛、中際旭創、劍橋科技等光模塊廠商都有投入到CPO技術的開發中。
光迅早在2023年就發布了CPO ELS自研光源模塊,可以支持3.2T CPO。不過,從光模塊廠商的反饋來看,市場上主流聲音還是希望繼續沿用可插拔技術,CPO模塊實際上需要與交換機或是XPU廠商進行深度合作,實際主導在于交換機廠商或是XPU廠商,這注定了只有足夠規模的大廠才能使用CPO技術。
而另一方面,由于CPO技術的高度集成性,相關模塊在可靠性、替換性上相比當前的光模塊沒有優勢,且價格必然也更高。當然,大廠如英偉達、英特爾等具備足夠的話語權,以及可以將CPO技術與自家的XPU/ASIC產品結合,擁有整合優勢,可以更快地將CPO技術整合至旗下的高算力產品中。
不過對于其他規模更小的數據中心客戶,考慮到成本和可維護性等問題,光模塊依然有其優勢。
小結:
CPO技術在更高帶寬需求的數據中心應用中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且能夠解決傳統可插拔光模塊在功耗、帶寬密度上的瓶頸。未來更高速率的計算和數據傳輸需求下,CPO技術還是會在數據中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
交換機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660瀏覽量
100235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856瀏覽量
92106 -
CPO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2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剖析CPO相較于LPO的優勢
![剖析<b class='flag-5'>CPO</b>相較于LPO的優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7/FB/wKgZO2esB2KAYPnoAAAKsPRzSlc058.jpg)
大摩預測CPO市場年增長率高達172%
英偉達或于3月推出CPO交換機新品
應用于CPO封裝模塊內的光纖互聯方案
![應用于<b class='flag-5'>CPO</b>封裝模塊內的光纖互聯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2F/wKgZPGdw98yACXtKAAKhHnMOopE097.png)
英偉達網卡交換機匹配的高速率光模塊
網管型交換機和非網管型交換機的區別
英偉達400G 100G-PAM4 OSFP和QSFP112光模塊在交換機上的驗證與優化
![<b class='flag-5'>英偉</b><b class='flag-5'>達</b>400G 100G-PAM4 OSFP和QSFP112光模塊在<b class='flag-5'>交換機</b>上的驗證與優化](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C/1A/wKgaomaPq0CAU3AsAAC4DenL9Lo05.jpe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