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要想推動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中試”是關鍵一環。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韓國京仁電視臺記者一同走進華工科技中試基地,實地探訪科技成果轉化背后的創新密碼。
華工科技中試基地
寬大的廠房中,巨大的機械手靈巧地抓取鋼板進行自動分揀、自動切割,關鍵參數實時采集并傳送到一側的數字大屏上。兩臺AGV小車聯動,將一個巨大的鋼構件準確運送到工位,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三塊分別寫有中文、韓文“新年快樂 萬事如意”的板材就切割完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應用,讓生產過程一氣呵成。
華工科技中試基地是為智能工廠的關鍵技術及核心產品中試驗證而建設的,由切割備料中心和焊接中心兩部分組成,分兩期開展建設,一期已于2024年投入使用,其中包含6大智能化單元及AGV轉運系統,集成了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孿生系統、中控調度系統、AI視覺識別分揀系統,突破了8大類超50多種核心算法的研發,實現了車間的實時監控、虛實同步、設備工況預測分析、工藝參數優化等,在國產化率、自動化率、數據采集率、零件識別準確率、物流配送準確率這5個關鍵指標上達到了100%。二期計劃圍繞免示教智能弧焊的識別功能及焊接工藝進行技術創新與改進,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免示教焊接單站,預計年底將完成驗收并投入使用。
作為一個集中試開發、生產工藝試驗、新工藝放大和成果推廣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研發基地,華工科技中試基地自投入使用以來,已有多項智能制造技術在此完成驗證走向客戶現場,平均每月就有一項新技術投入產業化應用,銜接起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船舶制造行業
華工科技聯合新能船業打造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全流程智能工廠”項目,創新應用自研的筑視-產線控制系統,通過機器視覺技術,實時捕捉和識別環境中的圖像信息,并進行分析解讀,再通過總控技術,讓機器能夠基于理解做出決策,實現了更精準的工件識別;更穩定的生產運行;更快速的物料轉運;更高效的物料利用;更少量的庫存積壓;更節省的生產成本。
重工行業
華工科技參與打造的太原重工智能高端液壓挖掘機生產車間項目,產線總長超13000米,創新應用“超級排料人工智能算法”、“弱特征切割件高精度識別與定位”、“多機器人協同編隊柔性拾取”等9大關鍵技術,其數字孿生系統,通過對智能產線/智能工廠實時模擬,讓管理者不用親臨現場,也能實時掌握產線動態,實現效率與成本的精益化管控。目前該工廠年產挖機5萬臺,平均每4.4分鐘就有一臺挖機下線,車間整體自動化率超80%,是行業內單一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流程最全的智能工廠。
-
華工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8335 -
船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50瀏覽量
16102 -
AGV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340瀏覽量
41304
原文標題:央視與韓國京仁電視臺共同探訪華工科技中試基地,感受科技成果轉化背后的創新密碼
文章出處:【微信號:華工科技微視界,微信公眾號:華工科技微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華工科技入選武漢市2024年度十大科技創新產品
華工科技入選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
NAS重置密碼攻略來襲,讓你告別‘密碼焦慮’!
![NAS重置<b class='flag-5'>密碼</b>攻略來襲,讓你告別‘<b class='flag-5'>密碼</b>焦慮’!](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E7/wKgZO2dZP0uAagq3AAArDhWlre0529.jpg)
華工科技光電子信息產業研創園封頂
匯川技術與華工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華工科技與新能船業簽訂船舶智能制造產業合作協議
華工科技聯合哈工大實現國內首臺激光智能除草機器人落地
華工科技助力中科電氣鋰電新材智能產線項目投用
工信部:提升中試保障力,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蕪湖船廠與華工科技雙方將圍繞產線自動化、物流智能化方面展開合作
華工科技:營收102億元,傳感器業務同比增長40%!
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正源發布又一新品800G OSFP 2*FR4 TRO光模塊
![<b class='flag-5'>華工科</b>技子公司<b class='flag-5'>華工</b>正源發布又一新品800G OSFP 2*FR4 TRO光模塊](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0C/wKgZomYE3zGAKC97AABRfF0E-h454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