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資報告》雜志2025年第1期刊發文章《東風公司: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文章配發的編者按中說,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在京召開,總結2024年國資央企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國資報告》推出特別策劃,從經濟運行、核心功能、科技創新、產業布局四個方面解讀國資央企2024年工作成效,從深化改革、強化創新、優化結構三個方面前瞻國資央企2025年重點工作。《東風公司: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是分享的第一篇企業案例,以下為文章全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汽車產業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東風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工作要求和“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具體安排,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2024年以來,東風公司整體經營回升向好,新能源汽車向百萬輛目標沖擊取得重要進展,經營效益逆勢大幅改善,全面完成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一利五率”考核指標,全面落實戰新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各項任務。公司品牌對標評價連續三年進入央企前十。
01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定戰略轉型的方向和目標
東風公司堅持和完善“第一議題”“看齊對標”等機制,堅定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企業改革發展。2024年以來,以中央巡視整改為有力抓手,針對巡視反饋的問題,領導班子再學習再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精神,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和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砥礪產業報國、建設汽車強國的初心使命,部署推動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做強民族汽車品牌的舉措。2024年10月,公司第十次黨代會進一步制定“三個躍遷、一個向新”的奮斗目標,即實現新能源躍遷、智能化躍遷、國際化躍遷,事業形成全新格局,更好發揮“三個作用”,爭當“三個排頭兵”。
02著力構建新能源汽車全新格局,夯實轉型發展基礎
東風公司深入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中央企業新能源汽車發展現場推進會精神,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產業生態布局,形成全面優于燃油車時代的戰略格局。
加快布局新能源業務,重塑產業格局。在乘用車領域,東風公司完成猛士、嵐圖、奕派、納米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布局,覆蓋豪華、高端、主流及入門級各細分市場,統籌發展商用車新能源業務。近年來,累計投放13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車和12款新能源商用車基礎車型。2024年上市7款全新自主新能源乘用車和7款新能源商用車,其中,嵐圖、奕派、納米先后月銷突破萬輛,嵐圖夢想家銷量躍居新能源MPV市場第一。目前公司自主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已達83%。推動平臺、商品及技術資源等向合資企業“反向輸出”,將東風新能源“量子”架構、“三電”總成、混動發動機總成導入東風日產等合資企業。
全面布局新能源產業鏈,確保自主可控。東風公司以自主掌控核心資源為導向,對電池、電驅、電控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進行全產業鏈布局。電池領域,形成22GWh電芯、5000套氫燃料電池生產能力;電驅領域,形成年產88萬臺自主乘用車電驅動總成及10萬臺商用車驅動電機能力;電控領域,形成42萬套自主控制器和70萬套IGBT生產能力。其中,純電驅動總成銷量進入行業前十,IGBT實現國產化替代,應用于東風全系列新能源車型,并向行業批量供貨。
深度構建新能源產業生態,提升體系競爭力。東風公司圍繞新能源產品全生命周期和用戶全場景需求,豐富產品和服務生態。布局新能源汽車補能生態,打造智慧超充站,建成全球領先的兆瓦級品牌超快充樁;開展“車電分離”模式下的電池運營及平臺管理,形成10GWh的電池運營能力;布局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加快推進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回收項目。
03全面加強科技創新,增強轉型發展動力
深入貫徹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瞄準成為汽車強國建設中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積極融入國家創新體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戰略轉型。2024年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強度預計達到8%,獲得汽車行業科學技術獎數量位居主要整車企業第一;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連年位居行業第一,累計擁有有效專利2.44萬件;“十四五”以來,牽頭和參與制定的國家、行業標準數量位居汽車企業第一。
堅持自主創新,打造產業技術高地。東風公司積極推進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1025專項”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能源領域,深耕混動、純電、氫動三條技術路線,馬赫動力超級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多次刷新行業紀錄,達到47.06%;搭載PHREV技術的東風風神L7率先實現用戶使用續航超過2000公里;固態電池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能量密度350Wh/kg的固態電池產品即將量產,下一代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全固態電池加速自研;掌握燃料電池全技術鏈能力,氫燃料商用車累計示范量行業第一。智能化領域,自研并量產國內首個中央集中式SOA電子電氣架構;自主掌握智能駕駛技術,自主乘用車L2+級自動駕駛搭載率達77%;L4級智駕產品在全國多個城市示范運營;東風嵐圖“逍遙”智能座艙進入自主新能源車企第一陣營;量產豪華新能源越野品牌全場景智能越野座艙。
注重融合創新,聯合攻關關鍵技術。在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下,東風公司積極與兄弟央企及高校等深化協同創新。與中國一汽、兵器裝備集團構建固態電池創新聯合體,積極推進電池資源專業化整合,與中國移動共建5G創新聯合體,與中鋁集團成立高端有色金屬材料創新聯合體。與中國信科等40余家單位聯合攻關,量產首顆全過程國產高性能車規級MCU芯片DF30。與中國中車集團在合作開發量產IGBT模塊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量產SiC模塊。與中國一重等11家上下游企業聯合攻關一體化壓鑄技術。與中國遠洋海運等聯合開展無人集卡示范運營。聯合清華大學等10余家單位,研發車路云協同感知、協同決策等關鍵技術。
推動跨界創新,構建智能化新優勢。東風公司把握汽車智能化趨勢,在自主研發的同時,加強與華為、百度、騰訊等ICT企業合作,推動端到端、多模態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工程化應用,發力高級別自動駕駛。參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建設,攜手地方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打造豐富的商業場景,助力智慧交通建設。
04全面深化改革,激發轉型發展活力
東風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各項任務,統籌推進功能結構性改革和體制機制性改革,努力以改革推動轉型。
大力推動專業化整合,集聚力量發展新能源業務。東風公司將27家集團直管單位整合為自主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汽車金融4個事業群和2戶合資企業構成的“4+2”事業格局,統籌推動研發、營銷、采購、制造等全價值鏈協同;構建“1+N”研發體系,推動平臺化、模塊化研發,統籌基礎性、共性和前瞻性研發,推動集團創新資源高效配置。
深入實施新型經營責任制,激勵挑戰高目標。東風公司各級高管人員全面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對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實行“當期目標+中長期能力建設”雙目標考核,每月發布“紅黑榜”,對排名末位的進行談話警示,對連續兩個季度處于末位的進行調整。
全面推行車型項目管理新模式,打造爆款車型。東風公司強化車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在38個車型實行新的車型項目管理模式,構建涵蓋營銷、制造、質量等9個領域的“球形團隊”,聚集全價值鏈資源支持車型開發,建立對賭機制,將項目團隊成員的薪酬、職級晉升與產品銷量和利潤強掛鉤,著力打造爆款車型。
優化運營體系,大力推進提質增效。東風公司錨定“一利五率”目標要求,優化產銷存計劃體系,提高運營效率,大力壓控“兩金”,推進極致化降本,打好提質增效“組合拳”,公司經營質效逆勢大幅改善。
新的一年,東風公司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始終牢記、堅定踐行建設汽車強國的使命責任,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緊抓“兩新”政策加力擴圍的機遇,進一步推動經營向好,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全面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任務,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突破,確保在2025年自主新能源汽車產銷跨越百萬輛,高質量實現“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各項目標任務,努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東風力量。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48瀏覽量
100258 -
東風
+關注
關注
3文章
143瀏覽量
7372
原文標題:《國資報告》:東風公司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DongfengMotor,微信公眾號:東風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安科瑞首個有序充電運營場站落成,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安科瑞首個有序充電運營場站落成,支持<b class='flag-5'>新能源</b><b class='flag-5'>汽車產業</b>的<b class='flag-5'>發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CE/wKgZPGdsruGAFPWGAAB24HTKiAw23.jpe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