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原創 章鷹
2月11日,特斯拉在上海的第二個工廠正式投產。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之外落地的首個超級儲能工廠。據悉,該工廠投產后,超大型電化學商用儲能系統Megapack的年產量將達到1萬臺,儲能規模接近40GWh(吉瓦時)。它相當于為1.3萬個家庭或者是400個中型工廠一年的用電量。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量產。
圖片來自特斯拉官方微博
2019年,特斯拉首次將汽車整車工廠落地上海,直接刺激了國內的汽車產業,帶動了中國的電動汽車轉型。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落戶上海,從開工到竣工只用了7個月時間,是否能再次為國內儲能產業界帶來鯰魚效應?
市場份額領先,產能規模大,特斯拉儲能業務要在2025年持續發力
調研機構集邦咨詢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有望達到221GWh,同比增長36%。今年1月6日,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光伏產品線總裁周濤表示,2024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522GW;儲能市場快速增長,新增裝機196GWh。2025年光儲將保持良好增長趨勢,預計全球光伏裝機量將超過600GW,儲能裝機將超過220GWh。在全球能源大轉型的背景下,儲能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月30日,在特斯拉2024財年第四季度財報中,特斯拉提到,2024財年電動車收入下滑6%至770.7億美元,能源產品業務中,特斯拉四季度的能源生產和存儲收入為30.6億美元,同比增長113%,特斯拉Powerwall和Megapack的裝機量均創下了歷史新高,能源存儲業務的裝機量總計達到了11 GWh,同比增長244%。
圖:電子發燒友根據公開資料數據制圖
回顧一下,我們看到2023年特斯拉儲能業務交付了近15GWh的電池,而2022年為6.5GWh,完成154%的三位數增長。而2020年特斯拉的儲能業務部署量僅為3.0GWh,過去四年,該公司的儲能容量增長了10倍。
2024年特斯拉裝機量為31.4 GWh(吉瓦時),同比增長114%,凸顯了其在儲能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大規模儲能電池解決方案的需求在快速增長。根據其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特斯拉儲能業務收入達到100.86億美元,同比增長67%,這一增長遠遠高于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率,表明儲能業務成為特斯拉業績的重要增長驅動力。
特斯拉方面透露,美國拉斯羅普儲能超級工廠的原材料和其他成本在第四季度持續下降。隨著新市場的開拓和儲能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Powerwall 和 Megapack 的供應仍然受到產能限制。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在2024年財報中預計,2025年公司能源存儲產品的裝機量將同比增長至少50%。
早在2024年8月,全球知名咨詢機構WoodMackenzie發布了《全球儲能系統集成商排名報告-2024版》。報告顯示,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陽光電源位居第二,隨后是中國中車、Fluence 和海博思創。在歐洲地區,特斯拉位列儲能市場前三;在北美地區,特斯拉守住了儲能市場前三的位置。
儲能產品競爭力強,客戶需求集中!上游供應鏈需求利好對中國企業
據悉,特斯拉先后推出了四代戶儲產品,Powerwall主要適用于住宅和小型商業場所。2015年4月,特斯拉推出首代Powerwall,挖掘出了戶用儲能的新興市場;2016年10月,特斯拉推出Powerwall 2,相比第一代,儲電容量翻倍、更方便安裝;2021年4月,特斯拉針對Powerwall 2做了小幅度的系統升級,推出Powerwall+,增加集成了光伏逆變器;2024年2月16日,特斯拉推出Powerwall 3,容量仍為13.5度,特點在輸出功率更高,安裝更加簡易。
新品Powerwall 3的重要意義在于其供應鏈市場將對中國打開,據了解,由于美國監管層對三元鋰電池在儲能方面應用的重重限制,Powerwall 3也將從原有的三元鋰電池,轉向磷酸鐵鋰電池,這正是中國電池產業的強項。
2月11日,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宣布中國制造的第一臺特斯拉商用儲能系統Megapack在上海儲能工廠下線,并將出口澳大利亞。
圖片來自特斯拉官方微博
2019年7月,特斯拉推出了大型儲能系統Megapack, 主要用于大型儲能項目。Megapack具備三大優勢:一是具備高能量密度,單個Megapack單元的儲能容量可以達到3兆瓦時;二、模塊化設計,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靈活配置多個Megapack單元,形成更大規模的儲能系統;三是集成化系統,Megapack集成了電池模塊、熱管理系統、逆變器和控制系統,減少了現場安裝和調試的復雜性,提高部署效率。
特斯拉的 Megapack在全球受歡迎程度飆升,主要項目正在美國、歐洲和亞洲部署。比如特斯拉與日本金融服務集團歐力士(ORIX)達成合作,將在日本中部地區的儲能電站提供總容量達548兆瓦時的Megapack儲能系統;此外,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再獲得一份合同,將擴建位于昆士蘭州的西部唐斯電池項目,此次擴建將把西部唐斯電池儲能站的規模增加至540/1080兆瓦時,合同金額達到1.33億美元。
Wood Mackenzie儲能技術和供應鏈首席研究分析師Kevin Shang表示:“特斯拉擁有儲能行業最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從制造硬件到提供儲能解決方案。這使特斯拉能夠快速向客戶提供持續的改進和新功能,并幫助客戶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維護儲能資產。”
特斯拉儲能工廠,對中國儲能企業帶來兩大挑戰
特斯拉作為全球儲能領域的領導企業,在開啟儲能工廠運轉前,在中國各大招聘平臺上發布了一系列關鍵職位的招聘信息,從項目工程師、項目經理到業務拓展經理等多個崗位,有些崗位開出了60K至75K的高薪,在行業內樹立了新的薪酬標桿,對其他企業優秀人才也會形成吸引,特別是中國新能源及儲能行業的頭部企業比如陽光電源、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這種招聘策略體現了特斯拉對中國人才的青睞,但是也對國內儲能行業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
而特斯拉在中國儲能超級工廠的落地,同樣對陽光電源、寧德時代等競爭對手帶來巨大的挑戰。特斯拉的野心最大。一方面投建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綁定中國的低價電芯廠,大幅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大量開發基于AI的軟件,全面升級電站。
陽光電源作為中國本土的儲能企業,自1997年成立以來就致力于以光伏逆變器為核心的光伏系統設備研發和生產。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陽光電源2024前三季度儲能系統出貨量達17GWh,對比去年全年的10.5GWh,已經實現了超60%的增長。其中國內儲能出貨占40%,海外占60%。
陽光電源在儲能領域有多年的項目經驗,參與了眾多國外大型儲能項目,成本控制較好,比如2024年上半年陽光儲能的毛利率高達40.8%,在中東、歐洲市場占據一些優勢。但是面對特斯拉,也面臨品牌影響力弱,產能布局不足,缺乏自有電芯的劣勢。
2024年10月,陽光電源宣布擬通過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方式在德國上市,擬募集近49億元人民幣,用于產能擴張。隨后,陽光電源又通過其控制的子公司陽光新能源收購A股上市公司泰禾智能10.24%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溢價率超過100%。陽光新能源收購的泰禾智能,主營業務中就有一項為智能檢測分選業務,主要用到的技術為AI視覺識別,和陽光新能源發布的智能選址技術有一定重合。陽光電源的競爭策略已經從規模優先向效益優先轉變,通過自動化管理軟件,自己做全流程的精細化運營。這樣才能和特斯拉儲能采用的基于AI軟件的管理系統進行競爭。
儲能行業專家表示,中國儲能產業已經處于紅海市場,長三角領域有儲能行業的完整產業鏈,我們在技術和價格上有明顯優勢。特斯拉把超級儲能工廠落戶上海,很可能是想要借助中國當地的產業鏈優勢,在全球形成競爭力。
從海外儲能市場的正面競爭,到國內儲能市場的短兵相接,特斯拉超級儲能工廠投產對中國企業有壓力也有挑戰,寧德時代、陽光電源、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如何出招?我們將拭目以待。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60瀏覽量
1279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