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www视频-在线观看操-欧美18在线-欧美1级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高效TOPCon基背接觸polyZEBRA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24%

美能光伏 ? 2025-02-12 09:04 ? 次閱讀

工業太陽能電池正從 PERC 向 TOPCon 技術過渡,雙面應用 TOPCon 結構可突破傳統前側擴散限制。polyZEBRA技術,通過將雙極性TOPCon結構集成于電池背面,完全消除前側寄生吸收,同時采用低成本工藝(激光圖案化與絲網印刷),旨在實現與雙面接觸TOPCon技術相競爭的成本效益,電池效率從23.0%提高到24.0%,實現了1%絕對值的提升

polyZEBRA太陽能電池的工藝流程


602d8882-e8dd-11ef-9434-92fbcf53809c.jpg

polyZEBRA太陽能電池的制造工藝流程

關鍵工藝特點

雙極性TOPCon結構:背面同時集成n型和p型TOPCon結構,避免了前側金屬化帶來的光吸收損失。

低成本工藝:采用激光圖案化和絲網印刷等工業化低成本工藝,確保技術的經濟可行性。

鈍化優化:通過AlOx/SiNx鈍化層和隧穿氧化層的結合,顯著降低了表面復合損失,提升了電池的開路電壓(Voc)和填充因子(FF)。實驗參數對比


603b8f7c-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

去年與本次研究在實驗參數上的差異

電池厚度和基區電阻率:較薄的電池和較低的基區電阻率導致Jsc略有下降,但顯著降低了Rser,提升了FF。

清洗步驟的簡化:省略額外清洗步驟減少了p型poly-Si/SiOx結構的損傷,提升了Voc。

AlOx覆蓋層厚度增加:較厚的AlOx覆蓋層減少了金屬刺穿隧穿氧化層的風險,降低了J0,met,提升了Voc。

金屬化圖案間距縮小:較小的間距顯著降低了Rser,盡管增加了復合電流,但整體效率仍得到提升。模擬參數


604cca80-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

模擬太陽能電池性能

表面復合參數:較低的J0,pass值表示良好的表面鈍化,有助于提升Voc。

金屬復合參數:較低的J0,met值表示良好的金屬-半導體界面,減少復合損失,提升Voc和FF。

薄層電阻和接觸電阻率:較低的Rsheet和ρc值表示較好的導電性和歐姆接觸,有助于降低串聯電阻(Rser),提升FF。polyZEBRA太陽能電池的IV性能對比


6063d608-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

polyZEBRA太陽能電池的IV性能數據對比

效率提升:今年的電池效率從23.0%提升到24.0%,主要歸因于Voc和FF的顯著提高。光生載流子的生成量略有減少,但電池內部的載流子傳輸和收集效率得到了顯著改善。

開路電壓(Voc):Voc從去年的水平提高了約17 mV,這主要歸因于電池內部復合的減少。

隱含開路電壓(iVoc):iVoc提高了約10 mV,這反映了電池在無光照條件下的性能提升。iVoc的提高表明電池的內部質量得到了改善,特別是在減少復合方面。

填充因子(FF):FF提高了約4.7%絕對值,這表明電池的串聯電阻(Rser)顯著降低。

短路電流密度(Jsc):Jsc略有下降(約0.2 mA/cm2),這可能是由于電池厚度的減小和基底電阻率的降低。電池參數對Rser影響


6073d864-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

polyZEBRA太陽能電池的pFF-to-FF損失

基區電阻率降低:從13 Ωcm降至4 Ωcm,顯著降低了體電阻。

金屬化間距縮小:從1080 μm降至800 μm,縮短了載流子傳輸路徑,進一步降低了串聯電阻。

工藝穩定性增強:減少了數據波動,確保結果可重復性。AlOx厚度對電池性能的影響


6080ccea-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

不同背面AlOx覆蓋層厚度對polyZEBRA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

AlOx覆蓋層增厚:從60 nm增至75 nm,顯著降低了金屬-半導體界面復合電流密度,提升了開路電壓。

串聯電阻的微小增加:較厚的AlOx覆蓋層略微增加了接觸電阻,但對整體效率的影響較小。

工藝穩定性增強:本次研究的數據點更集中,表明工藝優化后電池性能更穩定。polyZEBRA太陽能電池金屬化間距影響


6093e01e-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60a82b5a-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在不同后金屬化圖案間距下的性能對比金屬化間距縮小:從1080 μm降至800 μm,顯著提升了電荷載流子的收集效率,降低了串聯電阻。

發射區寬度減少:從570 μm降至360 μm,減少了p型poly-Si/SiOx區域的復合損失

間隙寬度減少:從110 μm降至75 μm,進一步降低了串聯電阻

界面復合的微小增加:較小的間距略微增加了金屬-半導體界面復合電流密度,但對整體效率的影響較小。

電池效率提升:較小的間距顯著提升了電池的整體性能,效率提升約0.4%絕對值。

通過創新的polyZEBRA技術,成功將TOPCon基背接觸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升至24.0%,較去年提升了1%絕對值。polyZEBRA技術展示了其在高效背接觸太陽能電池領域的巨大潛力,為工業級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可行的技術路徑。美能在線四探針方阻儀


60bc4d6a-e8dd-11ef-9434-92fbcf53809c.png

美能在線四探針方阻儀

采用四探針法測量方阻和電阻率,動態重復性達0.2%,支持全自動多點掃描,最大可測230mm樣品,適用于光伏電池、半導體薄膜等場景。

  • 最大樣品滿足230mm×230mm

  • 測量點數支持5點、9點測量,同時測試5點滿足≤5秒,同時測試9點滿足≤10秒

  • 測量精度:保證同種型號測量的精準度不同測試儀器間測試誤差在±1%

未來的研究將聚焦于進一步降低iVoc-to-Voc損失,同時保持高填充因子(FF),以實現更高的電池效率,美能光伏在線四探針方阻儀將提供關鍵支持,助力實現更高效、更經濟的太陽能發電目標。

原文出處:《24% Efficient TOPCon-based back contacted polyZEBRA solar cells》(EPJ Photovoltaics, 2025)

*特別聲明:「美能光伏」公眾號所發布的原創及轉載文章,僅用于學術分享和傳遞光伏行業相關信息。未經授權,不得抄襲、篡改、引用、轉載等侵犯本公眾號相關權益的行為。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司進行刪除。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太陽能電池
    +關注

    關注

    22

    文章

    1216

    瀏覽量

    70033
  • 電阻率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10

    瀏覽量

    10874
  • 電池效率
    +關注

    關注

    0

    文章

    5

    瀏覽量

    1041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太陽能電池應用方案

    ,但對住宅變革所給予的期待極大。日本***已經確立了在2020年之前導入2800萬kW太陽能電池的目標,其中大部分計劃配備于住宅。在本屆CEATEC上,很多廠商都展示了在住宅內高效利用太陽能電池
    發表于 03-10 10:08

    zt:美開發出只有拇指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圖)

    %。佩倫說:“每次我們返回實驗室,我們都增加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純度和效率。最近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定型,這有助于我們知道如何提高效率。”雖然
    發表于 09-25 13:53

    納米線有望打破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

    表示,太陽能電池產生的大量電力也使得太陽光吸收進入納米線。克羅格斯拉普稱,多年來一直被視為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瓶頸的肖克利-奎伊瑟極限(SQ極限)看來有可能
    發表于 03-29 17:20

    技術突破進入新階段:“塑料”太陽能電池

    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CSEM)巴西公司日前宣布,他們在“塑料”太陽能電池研究上獲得突破,以有機聚合體替代單晶硅制造太陽能電池的技術已進入商業開發階段。受此推動,可發生光電效應的有機聚合體薄膜產業將
    發表于 12-03 12:37

    解讀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特性

      太陽電池的性能參數由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最大輸出功率、填充因子、轉換效率等組成。這些參數是衡量太陽能電池性能好壞的標志。  3、太陽能電池的伏安特性  P-N結
    發表于 10-17 10:23

    太陽能電池該如何“瘦身”

    不高,太陽能電池的日照面積通常較大,這是其“瘦身”途中面臨的第一大技術難點。當下太陽能轉化率的極限是24%左右,跟昂貴的太陽能面板制作相比,除非大面積使用,否則實用性會大打折扣,更不用
    發表于 01-15 17:26

    金屬氧化物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突破

    ,以金屬氧化物為轉換材料,借助對水分子的分解,高效儲存太陽取之不盡的能量,可以按需供應能源。”  金屬氧化物之所以現階段沒有被用于制作太陽能電池,是因為光電轉換效率低于硅,尤其在可見光
    發表于 03-07 15:18

    N型太陽能電池工藝仿真

    能夠量產且轉化效率超過20%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只有兩種,均為N型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其分別是2010年美國SunPower公司的D.D.Smith等人研制的N型IBC(Interdigit
    發表于 11-03 15:36 ?21次下載
    N型<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工藝仿真

    深入剖析影響TOPcon太陽能電池性能的氧化退火工藝

    為了從根本上直接改善TOPcon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率,電池廠商通常需要在太陽能電池片表面進行氧化退火工藝,從而使沉積的薄膜材料具有更高的方阻/電阻率,氧化退火工藝是影響
    的頭像 發表于 10-31 08:34 ?1909次閱讀
    深入剖析影響<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性能的氧化退火工藝

    光注入退火工藝對TOPCon太陽能電池電性能的影響

    光伏TOPCon太陽能電池片作為高效太陽能電池技術,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和更低的能源成本,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生產環節技術的發展和規模化生產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3-07 08:32 ?3438次閱讀
    光注入退火工藝對<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電性能的影響

    HBC電池突破!中山大學王根順教授Nature發布27.09%的高效異質結接觸太陽能電池

    因子和功率轉換效率。美TLM接觸電阻測試儀所具備接觸電阻率測試功能,可實現快速、靈活、精準檢測。高效HBC
    的頭像 發表于 10-19 08:09 ?751次閱讀
    HBC<b class='flag-5'>電池</b>新<b class='flag-5'>突破</b>!中山大學王根順教授Nature發布27.09%的<b class='flag-5'>高效</b>異質結<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觸</b><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

    HBC電池突破!中山大學&amp;amp;隆最新NC:27.09%的高效異質結接觸太陽能電池

    因子和功率轉換效率。美TLM接觸電阻測試儀所具備接觸電阻率測試功能,可實現快速、靈活、精準檢測。高效HBC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08:07 ?1000次閱讀
    HBC<b class='flag-5'>電池</b>新<b class='flag-5'>突破</b>!中山大學&amp;amp;隆<b class='flag-5'>基</b>最新NC:27.09%的<b class='flag-5'>高效</b>異質結<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觸</b><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

    接觸(BC)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損失研究:從材料選擇到工藝優化

    本文研究了接觸(BC)太陽能電池在組件封裝過程中的電池到組件(CTM)比率,這是光伏行業中一個創新且日益重要的研究焦點。通過比較雙面電池
    的頭像 發表于 03-24 09:02 ?412次閱讀
    <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觸</b>(BC)<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組件封裝損失研究:從材料選擇到工藝優化

    TOPCon太陽能電池金屬接觸失效機制:基于加速濕熱測試的鈉鹽影響

    TOPCon太陽能電池因其高效率(>25%)和成本效益,逐漸成為光伏市場的主流技術。然而,其在濕熱環境下的可靠性問題(如金屬接觸腐蝕)尚未完全解決。通過加速濕熱測試(85°C和85%相
    的頭像 發表于 04-02 09:03 ?223次閱讀
    <b class='flag-5'>TOPCon</b><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金屬<b class='flag-5'>接觸</b>失效機制:基于加速濕熱測試的鈉鹽影響

    IBC技術新突破:基于物理氣相沉積(PVD)的自對準接觸SABC太陽能電池開發

    交叉指式接觸(IBC)太陽能電池因其無前電極設計和雙面鈍化接觸特性,具有高效率潛力。然而,傳統IBC
    的頭像 發表于 04-14 09:03 ?48次閱讀
    IBC技術新<b class='flag-5'>突破</b>:基于物理氣相沉積(PVD)的自對準<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觸</b>SABC<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開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网在线免费看 | 天天亚洲综合 | 婷婷五月天.com|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 午夜h| 琪琪see色原网一区二区 |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一个色综合网站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国产 | 亚洲电影在线 |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天堂网站 | 欧美三级黄|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农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欧美刺激午夜性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 关晓彤被调教出奶水的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啪啪免费看 |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 | 四虎影院在线视频 | 狠狠干天天操 | 在线高清国产 |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 成人高清毛片a | 国产香蕉75在线播放 | 女bbbbxxxx毛片视频0 | 深爱五月激情 | 月夜免费观看高清在线完整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 国产五月婷婷 | 午夜视频免费观看黄 | 午夜精| 99热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黄色三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