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年,我國《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開始施行。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的通知。2部國家級網絡數據安全相關法規及指引落地,全面吹響了網絡數據安全建設的“沖鋒號”!
芯啟源DPU(Data Processing Unit)作為新一代高性能數據處理器,在網絡安全領域具備獨特的技術優勢,能夠有效支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中提出的安全防護體系構建目標,并深度契合《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對數據安全治理的核心要求。
一、強化數據基礎設施安全架構
1. 硬件級安全隔離與可信計算
?政策依據:《指引》強調構建"物理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多層次防護體系。芯啟源DPU通過硬件卸載能力,將網絡、存儲、安全功能從CPU剝離,形成獨立的安全處理域,實現物理隔離的零信任架構,避免主機側漏洞對安全功能的滲透。
?技術實現:芯啟源DPU內置硬件級可信執行環境(TEE)和安全啟動機制,確保密鑰管理、加密算法等核心安全模塊不可篡改,符合《條例》第21條對"數據處理活動全流程可追溯"的要求。
2. 高性能加密卸載與隱私計算
?政策契合:《條例》第30條要求"優先采用密碼技術保障數據安全"。芯啟源DPU集成國密算法(SM2/3/4)硬件加速引擎,支持線速加密/解密,在政務云、金融交易等場景中實現TB級數據流的無損加密傳輸,解決傳統軟件加密導致的性能瓶頸問題。
?場景應用:結合《指引》提出的隱私計算技術應用,DPU可支撐多方安全計算(MPC)硬件加速,在醫療數據共享等場景中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
二、提升網絡數據安全治理能力
1. 智能流量識別與分類分級管控
?合規支撐:依據《條例》第7條數據分類分級要求,DPU通過可編程數據平面(P4語言)實現實時流量深度解析(DPI),自動識別敏感數據類型(如個人信息、地理信息),動態執行差異化訪問控制策略。
?技術優勢:相較于傳統防火墻的規則匹配模式,DPU基于流特征的微秒級策略執行效率可提升10倍以上,滿足《指引》對"安全防護與業務處理同步"的要求。
2. 東西向流量精細化防護
?架構創新:針對云數據中心內部東西向流量盲區,DPU在服務器節點間構建分布式微隔離,通過硬件標記技術實現虛擬機/容器級微分段,有效遏制橫向滲透攻擊,響應《指引》"強化內生安全能力"的部署方向。
?性能指標:單芯片支持百萬級安全策略表項,時延低于5微秒,保障業務無感知的安全防護。
三、構建主動式安全監測響應體系
1. 全流量威脅檢測與取證溯源
?技術突破:芯啟源DPU內置流量鏡像引擎,可無損復制業務流量至安全分析平臺,支持《條例》第35條"網絡日志留存不少于六個月"的合規要求,同時通過硬件時間戳確保日志完整性。
?威脅狩獵:結合AI模型實現加密流量異常行為檢測(如TLS握手特征分析),提前識別APT攻擊鏈,滿足《指引》"構建威脅情報驅動的主動防御"目標。
2. 彈性安全資源池化
?動態擴展:通過芯啟源DPU集群構建軟件定義安全資源池,按需彈性分配防火墻、IDS等虛擬化安全功能(vFW/vIDS),響應《指引》"推進安全能力服務化"的云化部署要求。
?能效比優化:相比x86服務器部署安全中間件,DPU方案可降低90%的算力消耗,實現《條例》第40條"數據安全與業務發展平衡"原則。
四、助力跨境數據安全合規
數據出境安全網關
?技術方案:基于芯啟源DPU構建專用數據跨境通道,集成數據脫敏、出境審計功能,支撐《條例》第36條"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技術實現,確保傳輸過程符合《指引》"構建安全有序的跨境數據流動體系"要求。
?性能保障:在100G或者未來更高的鏈路中保障高帶寬和低時延性能,并且實現深度報文檢測和敏感字段過濾。
芯啟源DPU通過硬件卸載加速、安全功能原子化、策略執行近數據化三大技術路徑,在網絡安全領域實現了"合規性、性能、成本"的三角平衡。其技術特性與《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的安全目標形成深度共振,尤其在云原生安全、隱私計算、跨境數據流動等新型場景中展現出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為國家數據安全體系構建提供了堅實的"芯片級"基礎設施支撐。
-
DPU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4瀏覽量
24514 -
數據安全
+關注
關注
2文章
702瀏覽量
30246 -
芯啟源
+關注
關注
1文章
84瀏覽量
6900
原文標題:芯啟源DPU助力網絡數據安全建設
文章出處:【微信號:corigine,微信公眾號:芯啟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