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精密為了搶爭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短期內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為名推動上市,并快速獲得相關單位的批核。DIGITIMES符世旻攝
中國依循著兩化融合(信息化∕工業化或數字化∕自動化)與實體經濟衍生而來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自2017年下半年起,陸續掀起一股風潮,除了包括三一重工、海爾、航天科工、美的、徐工等集團分別投入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相關的建置外,鴻海精密(富士康),為了搶爭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更是短期內整理出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為名的子公司,并推動上市,快速獲得相關單位的批核,同時也達到了在市場中宣揚的目的。
然而在這波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浪潮中,目前看來單憑FII一家業者是無法滿足今后市場的需求。確實,也包括像是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近期新上任的樺漢董事長朱復銓等人也都分別表示過,今后互連網(或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相當龐大,且將涉及到不同的行業與產業領域之中,由于需要高度深入產業,了解產業需求并從事客制化規劃發展,所以,在產業的發展上,將不會有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劉克振也曾指出,業者可能在單一產業中很成功,有很高的市占率;但是絕對不會在所有的市場中都做得很好。
產業計算機(IPC)產業發展甚早,由于IPC在整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置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面對中國這一波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的新商機,業者無不摩拳擦掌的希望能切入其中。
不過,相關業者認為,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仍在發展初期,還有許多層面的問題需要解決,現階段積極搶進的業者,或許在時間點上能有先機,但是不見得在解決方案的完整度上可以達到一定水平。相關業者舉例指出,像海爾在架構屬于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時,有些海爾自己缺少的東西,也是必須向外采購。
而且,業者也強調,就算是FII想要憑著一己之力建立起完整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是有困難的。所以,面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的崛起,業者之間的競合關系,其實目前看來,應該是合作大于競爭。當然,業者也坦承,如果有人想將解決方案的上下游全部通吃,那自然會有部分競爭的情況出現,但是最終的勝負目前還難講。
況且,就市場面而言,業者特別強調,工業互聯網平臺僅是所有互連網平臺產業中的單一項目,就如同郭臺銘先前也提過,在工業互聯網之后還有健康互連網、安全互連網等不同的發展。目前IPC業者中,也有專攻醫療產業為主,所以就算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市場上無法展露優勢,在專門的產業平臺中,也會找到發揮的市場機會。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73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30瀏覽量
94274
原文標題:【智慧制造】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崛起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