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軸編碼器與無軸承編碼器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性能需求、環境條件和成本預算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下是對兩者的詳細對比,以幫助做出合適的選擇:
一、工作原理與結構
1. 軸編碼器:
● 通常包含光傳感器和光柵。當軸旋轉時,光柵會中斷傳感器的光路,產生電脈沖,從而進行角度測量。
● 內部軸承通常較小,不適合重載。編碼器連接的軸必須沿其軸線對中,以免與編碼器自身的軸承對抗。
2. 無軸承編碼器:
● 通常分為定子和轉子兩部分,分別固定在主機系統的主機架和旋轉元件上。
● 這種設計使得編碼器依賴主機系統的軸承,而非編碼器自身的軸承,從而減少了安裝和對中的復雜性。
二、性能特點
1. 軸編碼器:
● 光學傳感器在良性條件下表現良好,但在惡劣或室外環境中,尤其是在要求角度測量精度小于1°的情況下,可能因不穩固、易受極端溫度影響、異物和沖擊等問題而表現不佳。
● 電容式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中同樣不可靠,而磁傳感器雖能在惡劣條件下工作,但測量性能受限,且易受直流電場影響。
● 電感式編碼器較為堅固、緊湊,但安裝時仍需注意對中問題。
2. 無軸承編碼器:
● 常用的傳感技術包括光學和感應式。光學環編碼器在不干凈或不穩定的環境中可能存在問題,需要仔細考慮安裝公差。
● 感應環編碼器能在極端溫度和臟亂環境中可靠工作,且對不對中的包容性更大。
● 無軸承設計使得編碼器更加緊湊,易于集成,不受軸徑的影響,同時又能抵御惡劣的環境影響。
三、應用場景
1. 軸編碼器:
● 適用于對精度要求不是特別高,且環境相對穩定的場合。
● 當需要檢測軸的絕對位置或進行多軸精確運動控制時,軸編碼器可能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2. 無軸承編碼器:
● 非常適合低軸向高度或大孔徑的場合,大孔設計允許電纜、管道或機械元件穿過編碼器中間。
● 在惡劣環境下仍能可靠運行,如工廠自動化、戶外自動化、風力發電、機動車、電梯或紡織機械等領域。
● 當對中問題難以解決或需要提高設計靈活性時,無軸承編碼器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四、成本與維護
● 軸編碼器通常成本較低,但可能需要額外的安裝和對中成本。
● 無軸承編碼器雖然初始成本可能較高,但由于其易于集成、穩定可靠且維護成本低,因此從長遠來看可能更具經濟性。
綜上所述,軸編碼器和無軸承編碼器各有優缺點,選擇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需求進行權衡。在惡劣環境下或對精度要求較高時,無軸承編碼器可能更具優勢;而在成本預算有限或對精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場合,軸編碼器可能是一個更經濟實用的選擇。
審核編輯 黃宇
-
編碼器
+關注
關注
45文章
3748瀏覽量
1365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DISCOAA編碼器類型功能
如何選擇合適的編碼器及其作用
磁編碼器的安裝注意事項 磁編碼器在測量系統中的作用
如何選擇合適的磁編碼器 磁編碼器在機器人技術中的角色
二進制編碼器與絕對編碼器的區別
磁電式編碼器好還是光電式編碼器
磁電編碼器和光電編碼器的區別
伺服電機編碼器種類有哪些?
自編碼器的原理和類型
帶Arduino的旋轉編碼器設計 旋轉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