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重構電子產品設計范式的進程中,工程師們應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以確保在提升設計效率和產品性能的同時,有效應對安全、隱私和數據質量等挑戰?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標志著AI行業的一次新生。在此后的兩年中,AI技術迅速普及,ALL IN AI的技術浪潮迅速席卷各個行業,將AI從理論構想推向廣泛應用的實踐階段。
在電子行業中,AI技術的滲透也同樣深刻改變了電子產品的設計流程和最終功能實現。面對這一趨勢,工程師們抱有怎樣的態度?他們又將如何利用AI革新設計范式?為找到答案,安富利向來自美國、墨西哥、英國、德國、中國和日本等全球1204位工程領域專業人士發放調查問卷,并依據調查結果總結了Avnet Insights(安富利洞察)研究報告,揭示了全球電子工程師對于AI應用的看法。
據安富利調查顯示,大多數電子產品工程師正在開發具有AI功能的產品,或是積極將人工智能融入其產品設計中。這些受訪者普遍預測,人工智能將在眾多產品應用中被廣泛采納,其中過程自動化被視為該技術的核心應用領域之一。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廣泛覆蓋并且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普及,設計團隊不斷突破創新邊界,深度挖掘AI在模式識別、異常檢測、物體辨識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功能的潛力,推動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從智能網聯汽車到精準醫療診斷,再到智慧農業系統,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傳統產業格局,開啟智能化新時代。
根據我們的調查,流程自動化以42.9%的預期采用率位居AI應用榜首。這并不奇怪,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將AI工具視為優化運營流程、提升管理效能的關鍵突破口。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預防性維護(27.8%)與故障/異常檢測(26.8%)作為工業智能化的兩大核心應用場景,也愈發在工業環境中受到青睞。
在AI技術快速落地的同時,安全和隱私問題(37.5%)以及數據質量問題(30.6%)被工程師視為最嚴峻的挑戰。盡管這些擔憂并非新議題,但AI系統在某些情況下需要非常敏感的個人數據,這讓工程師們意識到,安全與隱私保護必須貫穿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環節。更值得警惕的是,數據泄露可能導致AI模型遭受操縱或欺騙,進而影響其決策可靠性,因此要加強模型的安全性。
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對設計過程的影響
人工智能正在通過一個強大的工具包徹底改變產品設計流程,這套工具包旨在簡化工作流程、加快產品上市速度,并助力企業更深入地洞察市場趨勢,實現定制化設計。在探討未來三到五年內人工智能對產品設計領域的影響時,受訪者普遍達成共識:人工智能將在設計的多個維度上發揮積極作用。具體而言,包括減少產品開發周期的總體時間、提高對市場需求的預測能力、實現更加個性化和定制化的設計以及提高設計任務的自動化程度等。
隨著工程師對人工智能應用的愈發熟悉,AI在輔助產品設計流程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它已經廣泛參與到從快速原型設計到測試等各個關鍵環節。其中,自主設計與決策以9.8%的占比位居首位。
然而,盡管人工智能在電子設計中具有巨大潛力,但工程師若想在設計流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能工具的優勢,還需要不斷地培訓學習,以掌握一些額外的技能。據受訪者反饋,AI模型優化(16.5%)、數據分析和解釋(16.2%),以及解決問題和批判性思維(15.8%)是當前最為迫切需要的技能。這些技能不僅能夠助力工程師高效推進項目,還能顯著加速產品創新的步伐。此外,超過十分之一的受訪者還強調了其他兩個重要方面:了解AI/ML算法(13.1%)和熟練掌握數字設計工具(11.8%)。
顯然,對于工程師而言,不斷提升自身在這些關鍵技能上的能力,將是未來在電子設計領域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綜觀技術演進軌跡,2025年極有可能成為人工智能在產品開發與增強領域發揮變革性作用的標志性年份之一。面對這一歷史性機遇,工程師群體亟需通過系統性學習深化技術認知,依托專業化培訓提升AI應用能力,同時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網絡,與領域專家及行業同仁保持深度互動,方能在技術浪潮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
展望未來,這場由AI驅動的產業變革將如何重塑我們的技術圖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
安富利
+關注
關注
6文章
434瀏覽量
62552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200瀏覽量
27345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2文章
48319瀏覽量
243986
原文標題:AI賦能設計:電子工程師解鎖下一個技術風口
文章出處:【微信號:AvnetAsia,微信公眾號:安富利】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電子工程師的經驗分享






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和硬件工程師的區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