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技術積淀,華為自研的麒麟芯片從950開始成為旗下智能機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已經化身出貨主力。其中,高端的950/960/970的進化一直比較有序,不過主流級別的6系列節奏則稍慢。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最新消息,我們得以知道了麒麟670芯片的主要輪廓,其中,集成AI架構(NPU單元)成為一大亮點。
爆料稱,麒麟670在CPU設計上采用雙核Cortex A72和四核Cortex A53(同驍龍650),GPU為Mali G72 MP4,基于臺積電12nm FinFET制程打造(16nm深度改良版)。
由于目前麒麟6系最新的產品是麒麟659,而它采用的是八核心Cortex A53,整合Mali-T830 MP2 GPU,所以不難確定670的性能水平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躍進。
所謂AI架構,就是硬件級別的NPU計算單元,可以專職專能地進行人工智能相關的運算場景,如圖像識別、語音聯動、用戶行為學習等。麒麟670的搭載意味著,華為將AI技術下沉到中端產品。
在華為現行的產品矩陣中,nova系列、榮耀的部分機型是麒麟6xx芯片出貨的主力,而他們的主要對手就是國產巨頭如OV、小米。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57瀏覽量
253259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836瀏覽量
2706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研究與分析
廣和通開啟端側AI新時代
端到端InfiniBand網絡解決LLM訓練瓶頸
![<b class='flag-5'>端</b><b class='flag-5'>到</b><b class='flag-5'>端</b>InfiniBand網絡解決LLM訓練瓶頸](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02/wKgZomcYbZ2AQS_eAAApjamVIRI773.png)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3568F-麒麟KylinOS國產操作系統演示案例
【HZHY-AI300G智能盒試用連載體驗】基建智慧工地物聯邊緣代理技術研究及應用
循環神經網絡在端到端語音識別中的應用
華為汪濤:5G-A商用元年和AI入端元年碰撞,將開啟“移動AI時代”
AMD推出第二代Versal器件,為AI驅動型嵌入式系統提供端到端加速
端到端模型卷入智駕圈 周光:今年上車!
![<b class='flag-5'>端</b><b class='flag-5'>到</b><b class='flag-5'>端</b>模型卷入智駕圈 周光:今年上車!](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A6/wKgaomX3t5KANHP1ACSOltHccPo360.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