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芯光纜的多模(Multi-Mode, MM)和單模(Single-Mode, SM)主要通過傳輸模式、光纖結構、標識顏色、應用場景等方面進行區分,以下是具體說明:
1. 傳輸模式
多模光纜:允許多個光模式同時傳輸,光信號以不同角度進入光纖,通過多次反射傳播。由于模式色散較大,適用于短距離傳輸(通常幾百米到2公里)。
單模光纜:僅允許一種光模式(基模)傳輸,光信號沿光纖中心直線傳播,色散極小,適用于長距離傳輸(可達數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2. 光纖結構
多模光纜:
纖芯直徑較大(通常為50μm或62.5μm)。
包層直徑一般為125μm。
單模光纜:
纖芯直徑較小(通常為9μm)。
包層直徑同樣為125μm。
3. 標識與顏色
標識:
多模光纜通常標記為“MM”或“OMx”(如OM1、OM2、OM3、OM4、OM5)。
單模光纜通常標記為“SM”或“G.65x”(如G.652、G.655、G.657)。
顏色:
多模光纜:
室內光纜多為橙色。
室外光纜可能為橙色或其他顏色,但無統一標準。
單模光纜:
室內光纜多為黃色。
室外光纜多為黃色,但具體顏色可能因制造商而異。
4. 應用場景
多模光纜:
適用于短距離、高帶寬的局域網(LAN)連接,如數據中心、企業園區網等。
成本較低,適合預算有限的項目。
單模光纜:
適用于長距離、高速率的光纖通信,如城域網(MAN)、廣域網(WAN)、長途干線傳輸等。
成本較高,但傳輸性能優越。
5. 光源與設備
多模光纜:
通常使用LED或VCS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作為光源。
單模光纜:
必須使用激光二極管(LD)作為光源。
配套設備成本較高,但性能更優。
6. 12芯光纜的特殊考慮
芯數與結構:
12芯光纜包含12根光纖,每根光纖可以是多模或單模。
結構上可能采用層絞式或中心束管式,具體取決于應用需求。
標識示例:
若標識為“12芯 MM OM3”,則為12芯多模光纜,支持OM3標準。
若標識為“12芯 SM G.652D”,則為12芯單模光纜,符合G.652D標準。
總結
選購建議
根據實際傳輸距離和帶寬需求選擇光纜類型。
短距離(如幾百米內)且需要高帶寬的場景,優先選擇多模光纜。
長距離(如數公里以上)或需要超高速傳輸的場景,優先選擇單模光纜。
注意光纜的標識和顏色,確保與配套設備兼容。
審核編輯 黃宇
-
光纜
+關注
關注
2文章
731瀏覽量
335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