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架構
架構分布式的英文(Distributed computing分布式計算技術)的應用和工具,成熟目前的技術包括 J2EE,CORBA 和 .NET(DCOM),這些技術牽扯的內容非常廣,相關的書籍也非常多。
本文不介紹這些技術的內容,也沒有涉及這些技術的細節(jié),只是從各種分布式系統平臺產生的背景和在軟件開發(fā)中應用的情況來探討它們的主要異同。
分布式系統是一個古老而寬泛的話題,而近幾年因為“大數據”概念的興起,又煥發(fā)出了新的青春與活力。
除此之外,分布式系統也是一門理論模型與工程技法。并重的學科內容相比于機器學習這樣的研究方向,學習分布式系統的同學往往會感覺:“入門容易,深入難”的確,學習分布式系統幾乎不需要太多數學知識。
分布式系統是一個復雜且寬泛的研究領域,學習一兩門在線課程,看一兩本書可能都是不能完全覆蓋其所有內容的。
總的來說,分布式系統要做的任務就是把多臺機器有機的組合,連接起來,讓其協同完成一件任務,可以是計算任務,也可以是存儲任務。
如果一定要給近些年的分布式系統研究做一個分類的話,我個人認為大概可以包括三大部分:
1. 分布式存儲系統
2. 分布式計算系統
3. 分布式管理系統
二、微服務
當前微服務很熱,大家都號稱在使用微服務架構,但究竟什么是微服務架構?微服務架構是不是發(fā)展趨勢?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都缺乏清楚的認識。
為解決單體架構下的各種問題,微服務架構應運而生。與其構建一個臃腫龐大,難以馴服的怪獸,還不如及早將服務拆分。微服務的核心思想便是服務拆分與解耦,降低復雜性。
微服務強調將功能合理拆解,盡可能保證每個服務的功能單一,按照單一責任原則(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明確角色。將各個服務做輕,從而做到靈活,可復用,亦可根據各個服務自身資源需求,單獨布署,單獨作橫向擴展。
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是一種架構概念,旨在通過將功能分解到各個離散的服務中以實現對解決方案的解耦。你可以將其看作是在架構層次而非獲取服務的
類上應用很多 SOLID 原則。微服務架構是個很有趣的概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將功能分解到離散的各個服務當中,從而降低系統的耦合性,并提供更加靈活的服務支持。
概念:把一個大型的單個應用程序和服務拆分為數個甚至數十個的支持微服務,它可擴展單個組件而不是整個的應用程序堆棧,從而滿足服務等級協議。
定義:圍繞業(yè)務領域組件來創(chuàng)建應用,這些應用可獨立地進行開發(fā),管理和迭代在分散的組件中使用云架構和平臺式部署,管理和服務功能,使產品交付變得更加簡單。
本質:用一些功能比較明確,業(yè)務比較精練的服務去解決更大,更實際的問題。
三、源碼分析
從字面意義上來講,源文件的英文指一個文件,指源代碼的集合。源代碼則是一組具有特定意義的可以實現特定功能的字符(程序開發(fā)代碼)。
源碼分析是一種臨界知識,掌握了這種臨界知識,能不變應萬變,源碼分析對于很多人來說很枯燥,生澀難懂。
源碼閱讀,我覺得最核心有三點:技術基礎+強烈的求知欲+耐心。
我認為是閱讀源碼的最核心驅動力我見到絕大多數程序員,對學習的態(tài)度,基本上就是這幾個層次(很偏激哦):
1,只關注項目本身,不懂就百度一下。
2,除了做好項目,還會閱讀和項目有關的技術書籍,看維基百科。
3,除了閱讀和項目相關的書外,還會閱讀IT行業(yè)的書,比如學的Java的時,還會去了解函數語言,如LISP。
4,找一些開源項目看看,大量試用第三方框架,還會寫寫演示。
5,閱讀基礎框架,J2EE 規(guī)范,調試服務器內核。
大多數程序都是第1種,到第5種不光需要濃厚的興趣,還需要勇氣:?我能讀懂嗎其實,你能夠讀懂的
耐心,真的很重要。因為你極少看到閱讀源碼的指導性文章或書籍,也沒有人要求或建議你讀。
你讀的過程中經常會卡住,而一卡主可能就陷進了迷宮這時,你需要做的,可能是暫時中斷一下,再從外圍看看它:如API結構,框架的設計圖。
四、工具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對 Java 的的程序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在有很多庫,實用工具和程序任的 Java 的開發(fā)人員選擇。下圖列出的工具都是程序員必不可少的工具
五、性能優(yōu)化
不管是應付前端面試還是改進產品體驗,性能優(yōu)化都是躲不開的話題。
優(yōu)化的目的是讓用戶有“快”的感受,那如何讓用戶感受到快呢?
-
加載速度真的很快,用戶打開輸入網址按下回車立即看到了頁面
-
加載速度并沒有變快,但用戶感覺你的網站很快
性能優(yōu)化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垃圾收集,虛擬機和底層操作系統(OS)設置。有多個工具可供開發(fā)人員進行分析和優(yōu)化時使用,你可以通過閱讀爪哇工具的源代碼優(yōu)化和分析來學習和使用它們。
必須要明白的是,沒有兩個應用程序可以使用相同的優(yōu)化方式,也沒有完美的優(yōu)化的 Java 應用程序的參考路徑。
使用最佳實踐并且堅持采用適當的方式處理性能優(yōu)化。想要達到真正最高的性能優(yōu)化,你作為一個 Java 的開發(fā)人員,需要對 Java 的虛擬機(JVM)和底層操作系統有正確的理解。
性能優(yōu)化,簡而言之,就是在不影響系統運行正確性的前提下,使之運行地更快,完成特定功能所需的時間更短。性能問題永遠是永恒的主題之一,而優(yōu)化則更需要技巧。
-
虛擬機
+關注
關注
1文章
955瀏覽量
28872 -
分布式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7瀏覽量
19478
原文標題:十年開發(fā)經驗總結的 Java 程序員架構學習路線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world,微信公眾號:嵌入式資訊精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分布式軟件系統
分布式控制系統
如何設計分布式干擾系統?
分布式系統的優(yōu)勢是什么?
HarmonyOS應用開發(fā)-分布式任務調度
HarmonyOS應用開發(fā)-分布式設計
如何實現校園分布式網絡測量系統的應用設計?
各種分布式電源的電氣特性
如何高效完成HarmonyOS分布式應用測試?
HarmonyOS應用開發(fā)-EducationSystem分布式親子早教系統體驗
分布式系統硬件資源池原理和接入實踐
分布式數據對象的產生背景、原理及開發(fā)案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