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當地時間5月6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達到約500億美元,錯失將是巨大損失。他指出,能夠向中國銷售產品將為美國帶來收入和稅收,并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黃仁勛曾多次公開表達對中國AI市場的信心。此前不久,黃仁勛就就在某科技峰會上公開表示,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并不落后。中國是一個意志堅定、能力超群的國家,全球約有一半的人工智能領域研究人員來自中國。
龐大的中國AI市場
近些年來,AI技術飛速發展,中國的AI市場更是增長迅速。根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AI)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此外,2024年中國MaaS(模型即服務)市場全年規模為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5.7%,而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的全年規模則達到了3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6.4%。
中國AI市場發展迅速主要源于幾個方面:政策驅動、市場需求及技術突破等。政策驅動層面,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早在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人工智能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為培養AI時代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
在?財政資金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家繼續加大中央財政資金投入,支持地方、行業建設一批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的數據基礎設施項目。在?教育政策支持方面,為了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要求,國家出臺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要求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具體措施包括構建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課程教材體系、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等。?
市場需求層面,中國擁有14億人口、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數字經濟規模超50萬億元,為AI技術提供了海量數據和應用場景。在行業應用方面,如?工業研發和生產管理,開源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重塑工業研發、生產管理等多個領域;如?醫療健康,AI大模型被用于優化醫藥研發流程、提高診斷準確性等;如?能源和制造業,AI大模型應用于油田鉆完井的遠程管控,提升了異常報警準確率和管控效率。
技術突破層面,AI技術創新使得應用越發普及。如中國AI憑借DeepSeek的開源、低成本、高性能算法革新,實現了從“算力追隨者”到“算法定義者”的重大轉變,推動了AI技術普惠化發展。騰訊、華為等企業在AI大模型領域持續投入研發,推動模型能力不斷提升和迭代。
如上海交通大學李金金團隊研發的“基于遷移學習和物理可解釋的小樣本AI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突破性地將“時間維度”引入工業控制,成功實現發酵過程的實時預測與動態調控。該系統通過實時追蹤代謝變化,精準建模并捕捉細微動態,為生產調控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大幅降低算力成本,為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掃除技術障礙。
再如廣東光威激光科技通過AI與激光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了高精度激光內雕,支持0.01mm級細節雕刻,可還原文物銘文、書畫筆觸等微觀特征。該技術已應用于景區IP的數字化激活,如為黃山、九寨溝等景區開發專屬IP紀念章,將迎客松、熊貓等元素通過激光內雕呈現,游客可現場設計并打印個性化照片或文字。此外,該技術還支持7×24小時無人值守運營,可部署于景區、博物館、商超等場景,帶動景區文創收入增長28%。
為了滿足各行各業AI應用需求,中國正在加大算力技術設施建設,智算中心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研究機構數據,2023年中國智算中心市場投資規模達879億元,同比增長90%以上,2024年約為1014億元,突破千億元大關。預計2028年中國智算中心市場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88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6.8%。
這也帶動AI算力產業鏈相關企業業績增長明顯,如數據中心、服務器、光模塊等細分領域企業訂單飽滿,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另外,各行各業對AI算力需求激增也使得GPU市場需求上升,據稱,阿里云、騰訊云等云計算廠商每年采購數十萬張GPU用于AI訓練和推理。
錯失中國AI市場損失巨大
作為全球GPU市場的領導者,英偉達的芯片在人工智能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推動新一輪AI浪潮的同時,英偉達的市值也一度逼近3萬億美元。然而,美國政府的一系列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嚴重影響英偉達等企業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
早在2022年10月,美國政府就實施了一系列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且后續不斷收緊,以阻止英偉達、AMD、英特爾等美國半導體巨頭在中國銷售其最先進芯片。在這之后,英偉達為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專門設計了幾款符合出口管制的芯片,包括H20。
H20基于英偉達Hopper架構,擁有96GB的HBM3內存,提供4.0TB/s的內存帶寬。算力方面,H20的FP8性能為296 TFLOPS,FP16性能為148 TFLOPS。與H100相比,其GPU核心數量減少41%,性能降低28%。H20芯片,理論極限在5萬張卡集群,但每張卡算力為0.148P,共計近為7400P算力,低于H100/H800、A100。H20雖然在計算能力、互聯速度和帶寬上低于其旗艦AI芯片H100和H800,但其采用Hopper架構,在推理計算領域仍具備顯著優勢。
2024年2月,英偉達開始接受分銷商對華專供新款AI芯片H20 GPU的預訂。2025年2月,在中國人工智能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的推動下,H20訂單量激增。
今年4月,英偉達表示,美國政府正限制其H20芯片對中國的出口,H20芯片未來在出口至中國時需要“無限期”申請許可證。美國政府方面表示,新規旨在應對芯片“可能被用于或轉用于中國超級計算機”的擔憂。
英偉達預計,此項限制將在第二財季給公司帶來高達55億美元的損失。英偉達計劃于5月28日發布財報。有分析師預計,英偉達的營收將同比增長65%,達到431億美元,盡管這一增速遠高于多數大型科技企業,但相比去年同期超過260%的增幅,增長勢頭明顯放緩。
除了此次限制H20芯片出口之外,美國還想讓英偉達等公司在其芯片上加定位系統。5月6日消息,一名美國議員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提出法案,強制英偉達等公司生產的AI芯片植入定位系統,以核實其售出后的去向。
該議員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正式提出這一法案,指示美國監管機構在兩個關鍵領域制定規則:跟蹤芯片售后位置,以確保它們符合出口管制許可;阻止未獲得出口管制適當許可的芯片啟動。如果該立法提案獲得通過,美國商務部將有6個月的時間來制定相關法規。
寫在最后
很顯然,美國政府限制英偉達等美國企業向中國市場銷售AI芯片,給這些企業帶來的影響,短期來看反應在業績的增長放緩上,長期來看相當于是將中國龐大的市場拱手讓出。當前,中國企業正在不斷成長,AI芯片性能在不斷提升,這也是英偉達等企業所憂慮的。因此,黃仁勛呼吁美國政府重新評估對華出口限制政策,反對進一步收緊相關規定,他認為,這些旨在保護國家安全的措施,實際上可能會對美國自身國家安全和科技領導地位造成損害。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701瀏覽量
2744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黃仁勛中國行的背后,AI芯片暗戰與英偉達生存博弈
黃仁勛:人工智能將提高全球GDP 黃仁勛談中國AI市場未來規模可達500億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