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外骨骼機器人在近期得到市場廣泛關注,五一黃金周期間國內有多個景區引入了一批外骨骼機器人,并向游客提供租賃服務,幫助游客在景區登山等場景節省體力。
外骨骼機器人的概念其實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早期研究主要面軍用,隨后在經過數十年發展后,在2000年后出現一些面向醫療康復的商用產品。
在醫療領域,外骨骼機器人可以讓患者自行完成康復訓練,比如行走練習等;也能夠幫助下肢癱瘓患者恢復行走能力。
在軍工領域,外骨骼機器人能夠提高士兵的負重和持續作戰能力,這也是目前外骨骼機器人技術最領先的應用領域。
外骨骼機器人也分無源和有源兩種。無源外骨骼機器人也就是指不需要外部的動力,只依靠機械結構來提供助力。比如通過儲能彈簧、杠桿等結構,加上輕量化的材料,通過結構的巧妙設計,將運動中被動消耗的能量存儲,并在需要主動發力時釋放這些能量。
典型的是程天科技推出的EasyGo無源外骨骼助行器,售價僅為2599元,重量不到2.5公斤,據稱能夠幫助穿戴者節省20%的體力。
有源外骨骼機器人則擁有更加復雜的結構,需要有傳感器、電機、軟件算法、結構等多方面的配合,由于需要用電力驅動電機,所以續航受到電池容量的限制,電池也會給外骨骼增加一定的重量。
但有源外骨骼機器人能夠根據傳感器實時調整助力的輸出,通過控制電機來調整輸出力量,更加有效地輔助穿戴者進行相應的動作,并且更加省力,使用場景更加豐富。部分較為前沿的產品還能夠感知肌電/腦電信號等,通過監測人體運動意圖來對外骨骼進行精準控制。
除了醫療和軍用之外,有源外骨骼機器人還能夠通過更復雜的結構幫助搬運重物,可應用在工業制造領域。
當然,由于結構和軟件算法的復雜性,有源外骨骼機器人的成本更高,售價較為高昂。
對于有源外骨骼機器人來說,主要可以分為機械結構、驅動系統、感知系統、控制系統、能源系統等幾個部分。
其中驅動系統主流是采用電機,與人形機器人類似,目前一些有源外骨骼是采用無刷電機配合行星減速器、蝸桿減速器、諧波減速器等對外骨骼進行精準驅動。
傳感系統包括核心的姿態傳感器IMU、電機角度傳感器、關節角度傳感器、力矩傳感器、位置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
控制系統一般采用支持CAN總線的高性能處理器,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通過CAN通信傳輸到主控處理器上,處理器根據傳感器數據來對電機進行相應的控制,控制信號同樣通過CAN傳輸至電機中上。這與目前的機器狗以及人型機器人控制方式類似,比如宇樹的GO2機器狗上采用的主控芯片是來自瑞芯微的RK3588,集成了4個Cortex-A76和4個Cortex-A55核心,支持四通道LPDDR4/LPDDR4X/LPDDR5外部存儲器接口,支持高達1066MHz(LPDDR4)和3200MHz(LPDDR5)的內存頻率,NPU提供6TOPS 算力。
能源系統上,外骨骼機器人與其他機器人類似,普遍采用24V/48V驅動,但由于是穿戴式設備,更加需要輕量化和高能量密度,以滿足長時間工作的需要。同時還可以通過能量回收技術,回收部分多余能量提高續航,那么這就需要更復雜的BMS和EMS能量管理系統。
相比人形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的市場空間相對較小,且目前還面臨小型化、長續航等挑戰。未來在民用領域,外骨骼機器人有望能夠大規模應用在醫療康復領域,幫助更多行動不便的人重新獲取行走能力。
-
外骨骼機器人
+關注
關注
1文章
62瀏覽量
54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人型機器人爆火后,復合型機器人該何去何從?
殺入千元級!外骨骼機器人賣斷貨,這些電機企業加速卡位

“兩會”熱議“機器人和飛行汽車”,核心動力電機可能會火
宇樹“功夫機器人”爆火,這顆芯片的價值藏不住了

為控制Mercury X1和Mercury B1機械臂而設計的創新外骨骼

DAC3283的轉換函數到底是怎樣的?是不是用16bit的數據來量化參考電流?
步行助力外骨骼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連接器和線束線纜的下一個藍海

真實感受,迷你主機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知識講堂」外骨骼康復機器人醫療器械分類、標準、注冊指導原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