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爆發,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消費電子市場。從2025年CES上AI玩具的火爆,龍年春節之后至今,眾多國內的技術公司不斷發布集成了豆包、元寶等國產大模型AI平臺的智能產品,將AI玩具變成行業內最引人注目的產品賽道之一。無論是從能對話的智能玩偶到可編程的教育機器人,AI玩具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然而,爭議也隨之而來:這些產品究竟是真正的“智能玩具”,還是僅僅披著AI新衣的“電子噱頭”?
(圖片來源:豆包AI)
國產大模型(如DeepSeek、文心一言、通義千問、騰訊元寶)的崛起,為智能硬件提供了更強大的底層支持。AI玩具是否能突破“玩具”的局限,向更實用的“AI工具”進化?智能數碼產品的未來方向,究竟是娛樂化還是功能化?本文將結合市場趨勢、技術發展及用戶需求,探討AI玩具的現狀與未來。
AI玩具市場現狀:從“智能對話”到“教育陪伴”??
目前市場上的AI玩具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智能對話玩具如Anki的Cozmo、WowWee的Cozmo,以及國內的小度智能機器人、科大訊飛阿爾法蛋等,主打語音交互、情感陪伴。教育編程玩具如樂高Mindstorms、Makeblock的mBot,結合AI+編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圖:新一代的Anki Cozmo AI智能玩具售價在某電商平臺的售價超過4K(電商網頁截圖)
AR/VR互動玩具如Osmo的AR學習系統,結合視覺識別技術,增強互動體驗。AI寵物機器人如索尼的Aibo、國內的小米鐵蛋(CyberDog),模仿真實寵物的行為模式。
市場增長與用戶需求
?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atista的數據,全球AI玩具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突破3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其中,中國市場的增長尤為迅猛,主要得益于一是家長對STEAM教育的重視,AI玩具被視為培養孩子科技素養的重要工具。其次是情感陪伴需求。獨生子女家庭增多,AI玩具能提供一定的互動陪伴。或者是老人或單身人士的家族陪伴需求。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大模型技術賦能,ChatGPT、豆包AI類技術讓玩具的對話能力大幅提升,充分利用了心理學上的研究成果,以不同的角色來陪伴互動,給用戶的體驗更自然。
然而,AI玩具也面臨諸多挑戰。據電子發燒友網的記者跟產業內專家的互動,這些挑戰包括功能同質化嚴重。大多數產品仍停留在“語音問答+簡單互動”層面,缺乏差異化。這一點上看,跟智能音箱的體驗差別不大。其次是隱私與安全爭議,一部分AI玩具涉及數據收集,引發家長對兒童隱私的擔憂。第三是實用性不足,許多玩具的AI功能仍顯“雞肋”,用戶新鮮感過后容易閑置。也許未來的DeepSeek與國產大模型的共同優化,AI玩具更為智能更加擬人,能夠成為人類的真實長久伴侶。
從“玩具”到“工具”:AI產品的進化方向??
電子發燒友網最近跟一些跟進這條賽道的專家交流時發現,不少國產邊緣AI芯片的市場專家均表示,AI芯片在AI玩具賽道落地的挑戰主要是在成本上。玩具是較為低價的產品,而數碼產品幾年前就曾經在玩具賽道折戟沉沙,無功而反。
AI玩具的重要局限性是因為目前大多數AI玩具的核心功能仍是娛樂和基礎教育,而非真正的“生產力工具”。例如,對話類玩具的語義理解有限,難以進行深度交流。編程類玩具的學習曲線較陡,普通兒童難以掌握。情感交互仍顯機械,無法替代真實社交。
??
相比之下,AI工具類產品(如智能音箱、翻譯筆、AI學習機)更強調實用性,未來有較大的增長潛力。科大訊飛發布AI學習機,可以基于大模型的解題講解、作文批改功能,直接提升學習效率。百度推出的小度智能屏,整合教育、娛樂、智能家居控制,成為家庭場景的“全能助手”。被廣泛采用的翻譯耳機、翻譯筆,如搜狗錄音筆、訊飛翻譯機,利用AI實現實時翻譯,滿足國際商務和國際旅行的需求,還非常好地帶動了跨國經濟的增長。而這些產品的共同特點:能解決具體問題,而非單純提供娛樂。
大模型如何改變AI硬件???
國產大模型(如DeepSeek、豆包AI、元寶、通義千問和文心一言)的崛起,為智能硬件帶來新的可能性。
經常使用這些平臺的用戶已經發現,國產大模型已經可以實現更自然的交互。DeepSeek的千億參數模型可提供更流暢的對話體驗,讓玩具的“智商”大幅提升。無論你怎么輸入你的問題或要求,幾乎都能被正確理解,無論你的問題有多難或多專業。這些平臺也能提供個性化服務。大模型能分析用戶習慣,提供定制化內容(如個性化故事生成、自適應學習方案)。
此外,AI大模型可以做到多模態融合,結合語音、視覺、動作控制,AI玩具可進化為真正的“智能助手”。
電子發燒友網的分析師認為,未來AI玩具和AI工具的界限可能逐漸模糊,玩具可以變得更實用,工具也可以變得更趣味化。與現在的玩具和工具都會不一樣,你不能以現在的狀況來定義未來的AI產品。有智能、有智慧的產品,不會被定義在一個單一的應用場景。雖然現在是以一個單一場景被用戶買單。
智能數碼產品的新方向:娛樂與功能的平衡
?
AI玩具在教育市場的深化,AI玩具的核心競爭力不應僅是“好玩”,而是“有用”。例如:AI+自適應學習,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動態調整題目難度(如猿輔導、作業幫的AI課)。編程+機器人結合,讓孩子通過可視化編程控制實體機器人,培養工程思維(如大疆RoboMaster)。
AI玩具可以突破“兒童市場”,向家庭場景延伸。作為老年陪伴機器人,實現結合健康監測、語音提醒等功能,智能出行導航助手,服務銀發群體。作為智能家居中控,如帶屏智能音箱,既能陪孩子學習,又能控制家電,同時還能實現移動視頻監控,智能發送被呵護的寵物的日常視頻行蹤給主人等。
當然,影響AI玩具進入家族的最重要的考量還是隱私與安全的優化。隨著各國對數據監管趨嚴(如歐盟GDPR、中國《個人信息保護法》),AI玩具廠商需在數據加密、本地化處理等方面加強技術投入,避免成為“隱私黑洞”。
行業最為期待的是盡快出現開源生態與開發者社區??
最近電子發燒友網記者接到了多個國產AI邊緣AI芯片的企業高管們的咨詢,探討如何拓展與維護開源的生態和開發者社區。因為AI玩具或AI工具究竟是什么樣的產品,實現什么樣的功能,用在什么樣的地方,誰會買單,都是眾說紛紜。一位做藍牙AI芯片的國產芯片副總裁P先生對電子發燒友網記者表示,他在CES上看到很多AI玩具,但好像只是在網絡媒體上火爆過一陣子,接下來也沒有看到太大的出貨量。國產多個AI產品,出貨量可能也就在30萬左右。作為芯片公司的市場決策者,這個數量顯然不能算是特別好的賽道。
“我們沒有辦法給長尾型的客戶提供特別強大的技術支持,我們希望通過開源的社區與開發者溝通對話,能過技術論壇在線提供整套的資料、開源的算法、免費的SDK等,供工程師和開發者去使用,設計新的產品,也希望業者共同來支持AI產品的發展。”他認為,未來的AI開發者,跟20年前興起的嵌入式開發者一樣,迎來一個新的產業發展高潮。
從過去的嵌入式開源生態一樣,未來的AI玩具可能像智能手機一樣,形成開放的開發者生態。例如:提供SDK,讓第三方開發者開發新功能;支持用戶自定義AI行為模式,增強可玩性等等。您對這一點有什么要求或看法,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
AI玩具的未來是“工具化”還是“娛樂化”???
AI玩具的下一站,不應僅是“更聰明的玩具”,而應成為“更有用的AI伙伴”。大模型技術的加持,讓智能硬件從“玩具”升級為“工具”已經成為可能。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包括:
教育工具化:從“陪聊”轉向“助學”,真正提升學習效率。
場景多元化:從兒童市場擴展到家庭、銀發、商務等更多領域。
交互智能化:結合多模態AI,提供更自然的人機互動體驗。
最終,成功的AI玩具將是那些既能帶來快樂,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產品。(完)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ESP32P4小智AI演示
芯片、模組廠商爭先布局!溢價高達10倍的AI玩具賽道為什么這么火?

【「零基礎開發AI Agent」閱讀體驗】+ 入門篇學習
廣和通亮相大灣區AI玩具產業創新發展論壇
AI玩具市場是否“遍地黃金”?

涂鴉WuKong AI 2.0開發框架發布!情緒感知+多模態交互,重新定義AI玩具新體驗

AI玩具爆火,芯片方案涌入
芯訊通SIM8918模組在AI玩具中的應用
廣和通AI玩具解決方案接入DeepSeek
廣和通正式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決方案
用AI大模型重新定義傳統玩具!涂鴉方案賦能客戶打造火爆全球的AI玩具

廣和通發布AI玩具大模型解決方案
廣和通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決方案
移遠通信推出AI智能玩具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