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長江存儲以“芯存長江,智儲未來”為主題,慶賀存儲器基地正式移入生產設備。
2017年9月長江存儲新建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一期)一號生產及動力廠房實現提前封頂,2018年2月份進行廠內潔凈室裝修和空調、消防等系統安裝,正是為4月搬入機臺設備而準備,預計很快就可以實現3D NAND量產。
中國內需龐大,不僅有華為、聯想等終端制造商,還有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再加上中國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對半導體芯片需求龐大,尤其是存儲器。
對于中國而言,芯片國產化是一個戰略目標,長江存儲存儲器一期廠房建設的完工以及廠房正式移入生產設備,代表著國產存儲正式進入正軌。
據悉,國家存儲器基地一期規劃投資240億美元,占地面積1968畝,建設3座全球單座潔凈面積最大的3D NAND閃存生產廠房,存儲器基地一號項目未來總產能將達到30萬片/月。
9日的CITE大會上,趙偉國表示:武漢長江存儲基地4月11日開始移入生產設備,后續將實現 32層64G存儲器小規模量產。
在長江存儲發展規劃中,第一階段長江存儲將以 3D Nand Flash 做為切入點,通過技術合作支持爭取快速發展,第二階段目標到 2020 年月產能達到 30 萬片,趙偉國稱借此長江存儲將能進入世界內存企業的第一梯隊,這階段將能貢獻中國芯片制造自產率的 8%,中國目標在 2020 年芯片自給率要達到 40%。
趙偉國曾透露,目前已經籌集1800億人民幣,其中武漢800億,成都、南京兩個基地各500億元。紫光正在和重慶市政府、國家大基金發起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公司),注冊資本1000億人民幣,注冊地是重慶。希望通過注冊資本1000億的大公司合計籌集1900億。總計3700億,足夠五年的彈藥。
中國存儲器三大陣營成形
中囯己有三家企業向存儲器芯片制造發起沖鋒,分別是武漢長江存儲的32層3D NAND閃存;福建晉華的是32納米的DRAM利基型產品;以及合肥長鑫(睿力)的19納米 DRAM。而且三家都聲稱2018年底前將實現試產,開通生產線。
如果再計及紫光分別在南京和成都剛宣布再建兩個存儲器基地,總計己有五家企業。
中國半導體業要上馬存儲器芯片制造,當時大多數人持謹慎態度,不是看輕自己,而是存儲器業的競爭太激烈。
以目前現況來看,中國發展存儲器的策略能否成功,未來的3~5年將是極其重要的關鍵期,特別是強化IP的布局,中國政府以及廠商未來必須憑借內需市場、優秀的開發能力,以及具國際水平的產能,取得與國際廠商最有利的談判籌碼,才有機會立足全球并占有一席之地。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530瀏覽量
1644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預期提前,鎧俠再次加速,3D NAND準備沖擊1000層
【半導體存儲】關于NAND Flash的一些小知識
長江存儲否認“借殼上市”傳聞
長江存儲正加速轉向國產半導體設備
長江存儲使用國產設備制造出3D NAND閃存芯片
鎧俠瞄準2027年:挑戰1000層堆疊的3D NAND閃存新高度
3D NAND閃存來到290層,400層+不遠了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閃存來到290層,400層+不遠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D1/wKgZomZQZEmAOAX4AAllfsyzNLM058.png)
三星量產第九代V-NAND閃存芯片,突破最高堆疊層數紀錄
3D DRAM進入量產倒計時,3D DRAM開發路線圖
![<b class='flag-5'>3D</b> DRAM進入<b class='flag-5'>量產</b>倒計時,<b class='flag-5'>3D</b> DRAM開發路線圖](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B/9F/wKgaomYfP5uARcpnAABNZZYqmjY312.png)
鎧俠計劃2030-2031年推出千層級3D NAND閃存,并開發存儲級內存(SCM)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CE/wKgaomX4xO2AEYO-AABXvRldnzQ50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