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25日,第63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高博會)將在長春中鐵·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作為國內高等教育領域規模大、影響力廣的綜合性展會,高博會始終聚焦教育科技前沿,吸引全國高校管理者、一線教師、教育科技企業及行業專家參與,共同探索教學創新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
近年來,展會呈現出三大趨勢:數字化、智能化、產教融合。本屆展會以“融合·創新·引領:服務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為主題,既展現教育技術的前沿突破,又強調教育公平與區域協同發展,最終指向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華清遠見始終扎根IT教育領域,與高博會倡導的“數字化”方向高度契合。依托“硬件設備+虛擬仿真+課程體系”三位一體全棧解決方案,華清遠見已服務全國1200余所高校,覆蓋嵌入式、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熱門學科,成為高校教學升級的可靠伙伴。本次將攜8大智能硬件平臺 、3大虛擬仿真系統及體系化課程重磅亮相B2F41展位,全面展示覆蓋"教、學、練、評"全鏈路的數字化教育解決方案。
展會信息
- 時間:2025年5月23日-5月25日
- 地點:中鐵·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永春鎮興博路777號)
- 展位號:B2館B2F41展位
虛擬仿真系統:構建數字化教學新生態
以 “教育數字化”“虛實融合教學” 為核心,華清遠見人工智能、嵌入式、物聯網三大虛擬仿真系統以 “可視化、模塊化、場景化” 等優勢,解決傳統工科教學中 “理論抽象、硬件依賴強、系統復雜度高、缺乏實踐項目” 的難題,支持個性化學習與實驗創新。
- 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系統
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系統首先把人工智能整個過程根據階段進行封裝,將算法也進行了封裝,2D圖像形象展示機器視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過程的運行邏輯,模型化搭建人工智能學習架構。在此基礎上,用系統自動生成代碼的功能,可以邊調節參數邊動態學習代碼,并在豐富的3D場景中利用算法體驗和驗證實驗結果。
該系統不僅適用個人學習,還可廣泛應用于高校、高職、k12人工智能教學,配套專業課程、實踐項目、動態代碼資源包和可以遷移學習的3D產業場景,能夠快速準確幫助學生構建整體人工智能學習思維,支持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教學、工程項目開發教學及實驗成果展示。
- 嵌入式虛擬仿真系統
嵌入式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是以2D實驗、3D軟件仿真場景為依托,形象展示嵌入式電路板結構及控制器運行運輯并拓展了組件化編程、單片機代碼生成等功能,可以在軟件平臺上實現嵌入式外設控制器理論教學、外設接口應用教學工程源碼仿真教學、硬件原理圖教學、PCB電路板3D仿真教學。有效解決嵌入式教學中芯片內部結構抽象、無法離開硬件進行教學、系統性教學難等諸多問題,可以在嵌入式教學的實踐階段作為傳統硬件嵌入式實驗系統的有效補充。
- 物聯網虛擬仿真系統
物聯網虛擬仿真在線實驗平臺以2D、3D軟件仿真的形式,形象展示系統器件及運行邏輯。平臺支持傳感器、執行器、通訊模塊、網關等模塊知識點在線學習、支持多種物聯網通信協議配置、支持2D場景下物聯網器件連線,同時拓展了Scratch圖像化編程、Pvthon等編程接口,可以在軟件模擬平臺上就能完成物聯網全棧技術的學習、在線實驗及3D場景物聯網項目實戰。
該系統不僅適用個人學習,還可廣泛應用于物聯網基礎教學、系統開發教學及實驗成果展示等,有效解決物聯網學習門檻高,教學及實驗開展難等諸多問題,可以在物聯網教學的實踐階段取代或補充傳統硬件物聯網實驗系統。
硬件實驗平臺:夯實教學硬件基礎
以 “實驗教學創新”“產教融合” 為核心,提供覆蓋 “教、學、練” 的實體設備,支持學科基礎實訓與行業場景落地。
- 基礎實驗箱系列,兼顧通用性與專業性
1.嵌入式實驗箱:主要開展處理器平臺(如ARM、RISC-V)、操作系統(如Linux、Android)、硬件接口技術、人工智能融合等方向的教學,目的是實現高校教學與企業人才需求的無縫銜接,助力培養實戰型嵌入式人才。
2.物聯網實驗箱:主要開展無線傳感網絡、傳感器應用、單片機開發、RFID射頻技術、物聯網操作系統(如AliOS Things、HarmonyOS)及云計算/人工智能融合等方向的教學,培養學生掌握物聯網系統開發(硬件設計、通信協議、云平臺接入等)及項目實踐能力,滿足行業的技術人才需求。
3.AI 實驗箱:主要開展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AI大模型及“AI+嵌入式/物聯網/機器人”融合等方向的教學,培養學生AI技術創新應用能力,打造“AI+”學科建設新模式。
- 開發套件、行業應用沙盤與實訓臺還原真實產業場景
1.人工智能機器人開發套件:結合機械、電子、傳感器、計算機軟硬件、機器人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眾多先進技術,滿足高校機器人基礎教學、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教學、人工智能綜合項目案例等需求。通過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及應用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2.AI智慧城市綜合實訓系統:模擬智能交通(ETC 收費系統、車流量監測)、智慧社區(門禁管理、環境監測),支持 AGV 小車路徑規劃與物聯網設備聯動。
3.AI工業互聯網教學實驗平臺:以工業互聯網為背景,人工智能為基礎,模擬實現工業化的廠區的產品分類分揀、缺陷檢測分揀等工作,并在TensorFlow、PaddlePaddle、PyTorch以及DarkNet等框架的加持下,通過Python、C++、Scratch等編程方式(注:可選任意語言開發),幫助學生了解AI+IIOT的技術實現與落地應用。
4.AI智能家居實訓套件:集成天貓精靈語音控制、RFID 門禁、溫濕度傳感器,可實現 “語音指令 - 設備響應 - 云端數據同步” 全流程實訓。
5.AI智能農業實訓套件:全開源模塊化套件,既可選用AI語音識別技術接入農業控制系統,又可通過VR農業控制系統與套件實時交互、完成場景體驗,AIoT與VR融合,把數據、用戶、智能化系統有效連接,讓運行邏輯可視化。
6.天貓精靈AIOT應用技術實訓臺:融合了人機交互技術、手機APP、人工智能語音交互、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藍牙mesh通信協議、Wi-Fi通信協議,把物聯網的潛力進一步釋放,打造成可開展AIOT技術學習和研究的實驗平臺。
......
具身智能:打造創新實踐平臺
融合人工智能機器視覺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控制技術及機械運動技術的智能車、機器狗、開源機器人等具身智能開源教學產品將于今年相繼亮相。產品以開放源碼為基礎,支持二次開發,結合實際教學場景設計,能有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為高校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提供精準適配、高效落地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1.機械臂:基于ROS開發,集成雙目相機與目標檢測算法,實現對目標的精準識別與定位。通過運動學正逆解計算和PID控制,驅動六自由度機械臂完成自主抓取與操作任務,具備高精度、高穩定性及良好的實時響應能力,適用于智能制造、自動化分揀等場景,展示了機器人感知與控制的完整技術流程。
2.機械狗:基于ROS系統的12自由度四足機器狗,具備高靈活性和智能感知能力。搭載激光雷達與單目相機,結合SLAM算法實現精準建圖與自主避障導航,融合目標檢測與PID控制,提升環境交互與運動穩定性,適用于復雜地形探測與智能服務場景。
3.輪式車輛:這是一款基于ROS系統的高性能智能移動機器人平臺,集成了激光雷達與麥克納姆輪全向移動系統,具備自主建圖、實時避障與精準導航能力。機器人搭載六自由度機械臂,配備雙目視覺系統,可實現目標識別、距離測量與動態跟蹤。通過運動學正逆解算法與PID控制策略,機械臂能夠完成對目標物體的自主抓取與精確操作,具有高穩定性、高精度與良好的實時響應性能,展現了在服務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4.AI 教學機器人:采用串并聯混合構型手臂和差分驅動雙肩關節設計,整臂僅重2.5kg。依托自研的PowerFlow兩款模塊化關節,實現全身30多個自由度的精準操控。獨特的“機-機模式”,能將智能手機化身為機器人大腦。模塊化設計、高自由度、安全輕量及可擴展性,是人機交互與輕服務場景的理想選擇。
立體化課程體系:培養全棧能力
為了更好助力高校教學,華清遠見推出的一系列教學課程,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課程和實驗平臺緊密相連,由淺入深,邊學邊練,通過“技術棧貫通+項目驅動”的模式,為高校教學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對教師來說:降本提效,構建前沿課程生態
體系化課程設計覆蓋 AI 全棧、STM32 嵌入式等方向,打通 “數據標注 - 模型部署”、“裸機開發 - 系統調試” 技術鏈,適配多門核心課程,助力跨學科知識融合。
而且有即用型資源支持,設備或平臺配套實驗手冊、代碼庫及產業級案例,降低備課門檻,縮短課程開發周期。
對學生來說:分層實戰,填補能力斷層
階梯式學習路徑,嵌入式體系課從原理解析到硬件實操再到綜合項,逐層夯實 “底層邏輯 + 工程實踐” 能力,培養具備全鏈路執行能力的研發型技術人才;人工智能體系課實戰全棧項目,聚焦 “數據采集 - 模型訓練 - 硬件部署” 全流程,培養跨領域協作與系統級開發思維,塑造掌握全流程技術的算法型創新人才。
華清遠見圍繞高校教學痛點,構建起 “虛擬仿真系統 + 智能硬件平臺 + 具身智能產品 + 體系化課程” 的全鏈條培養生態,三大虛擬仿真系統解決 “理論抽象” 問題,硬件平臺提供 “實踐載體”,具身智能產品拓展 “創新上限”,配套課程階梯設計,幫助學生打通 “理論” 到 “落地” 的全鏈路,形成 “軟件 - 硬件 - 應用” 全鏈條解決方案。
同時,方案緊扣教育數字化、產教融合等戰略,強化 RISC-V、鴻蒙等國產化技術支持,在嵌入式、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以 “虛實結合、軟硬協同” 的產品與課程體系,為高校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助力培養懂原理、會開發、能落地的復合型人才。
誠邀蒞臨 B2 館 B2F41 展位,體驗全鏈條教育科技解決方案,共同探討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新路徑!
交通方案參考
更多展會問題,后臺私信雯雯老師~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132文章
19485瀏覽量
314067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6文章
45758瀏覽量
38676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63瀏覽量
2457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新生態 智未來「飛凌嵌入式2025嵌入式及邊緣AI技術論壇」開啟報名!

2025研華嵌入式設計論壇盛大啟幕: 聚焦Edge Computing&amp;Edge AI,共繪技術創新生態藍圖

嵌入式STM32創新教學:華清遠見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與智能車項目師資培訓

哪些專業適合學習嵌入式開發?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第1-6章閱讀心得之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背景知識與基礎模塊
華清遠見元宇宙實驗中心,開啟嵌入式、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教學新篇章

匠心服務·智啟新程丨2025華清遠見新品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