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Digitimes專訪廣和通CEO應凌鵬報道。* Digitimes:專注于全球半導體、IT、通信與消費性電子產業的媒體平臺?。

隨著人工智能(AI)浪潮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無線通信與AI的融合正加速推動AIoT邁入智能化新階段。多元化的智能應用場景日益增長,對性能、功耗與成本提出更高要求。作為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與AI解決方案提供商,廣和通(Fibocom)正通過AI平臺化思維重構核心能力,推動AI與通信深度融合,為行業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
廣和通CEO應凌鵬表示:“過去通信模組的核心價值是‘連接’,如今我們看到AI能力正快速向終端擴展,讓模組演變為具備計算、感知與決策能力的‘智能中心’。‘端云協同’正是AI與通信融合的價值體現,模組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定義。”
軟硬協同,廣和通全棧式解決方案驅動萬物智聯
依托在無線通信、AI技術以及軟硬件協同方面的深厚積累,廣和通積極布局邊緣計算節點,推動終端AI化進程。公司發布“AI For X”,圍繞全方位AI能力、產品矩陣、行業解決方案及生態協同,賦能多行業從“萬物互聯”邁向“萬物智聯”。
在AI應用與技術落地方面,廣和通聚焦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工業控制、智慧零售等多個垂直場景,提供靈活的AI解決方案。針對輕量級AI需求,公司推出搭載語音與視覺交互能力的大模型解決方案,適用于AI玩具、智能音箱等智能設備的升級;而在端側AI方面,廣和通“星云系列”、“天擎平臺”等方案支持將大模型部署至設備端,顯著降低時延與功耗,提升實時響應與用戶體驗。
廣和通全棧式解決方案涵蓋AIoT模組、AI模型、智能體、全球資費及云服務,廣泛應用于智能機器人、消費電子、低空經濟、智能駕駛、智慧零售、智慧能源等行業,助力客戶加速數智化轉型。所有解決方案基于“軟硬融合、全棧協同”的理念構建,進一步鞏固了廣和通在AIoT平臺領域的領先地位。
AI + 垂直場景,加速終端智能化落地
近年來,廣和通積極布局智能機器人領域,旗下自研的具身智能開發平臺Fibot,集成AI算法、IoT連接與自動化控制,成功助力多家國際一線機器人品牌實現產品智能升級。值得一提的是,廣和通于2025年發布全球首款“純視覺”智能割草機方案,完全不依賴物理邊界或基站輔助,僅通過機器視覺與AI算法實現精準導航與避障,開創“感知即行動”的新路徑。
應凌鵬指出:“‘純視覺’不僅是一次技術創新,更預示著智能設備發展的未來方向。”該方案已在多個歐洲國家上市,并榮獲德國權威媒體Heimwerker五星滿分測評,充分展現廣和通AI技術的實用性與全球競爭力。
同時,廣和通也深耕5G FWA場景,推出融合AI算力與通信能力的“天擎平臺”,重新定義FWA終端價值。該平臺具備本地AI推理、多任務并發與設備協同能力,可作為智能家庭、遠程辦公、影音處理等邊緣應用的“超級智能體”核心樞紐,助力運營商從“流量提供者”向“智能服務提供者”轉型。
通過“算法 + 算力”的雙輪驅動戰略,廣和通正持續推動AI垂直場景的落地進程,展現出其從通信模組供應商向AI解決方案領導者轉型的堅定步伐與前瞻布局。
直面挑戰,構建AI融合的可持續路徑
在終端AI化加速發展的趨勢下,廣和通洞察背后的關鍵挑戰,并提出系統化應對策略。
首先,針對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廣和通從產品設計階段貫徹“數據最小化”原則,強化本地處理能力,降低數據泄露風險,增強用戶信任感;其次,面對低功耗應用場景,公司推出兼具高性能與低能耗的AI硬件方案,從芯片架構到算法層層優化,實現資源調度最優;此外,在算力資源與生態協同方面,廣和通打造開放靈活的協同平臺,推動客戶與合作伙伴共享AI技術紅利,加速多樣化應用落地。
應凌鵬強調:“我們堅持長期主義,圍繞商業價值與規模化應用,聚焦端側AI解決方案,穩步推進AI與通信的融合落地。模組作為最貼近終端的數據入口,未來也將成為AI能力釋放的關鍵出口。”
站在AI浪潮的十字路口,廣和通將持續以AI為引擎,提供智能化底層支撐,攜手全球伙伴推動AIoT產業邁向新階段的飛躍發展。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973瀏覽量
27487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89瀏覽量
245876 -
廣和通
+關注
關注
4文章
782瀏覽量
134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首創開源架構,天璣AI開發套件讓端側AI模型接入得心應手

Nordic nRF54 系列芯片:開啟 AI 與物聯網新時代?
適用于數據中心和AI時代的800G網絡
Banana Pi 發布 BPI-AI2N & BPI-AI2N Carrier,助力 AI 計算與嵌入式開發
MWC 2025 | 廣和通發布全矩陣AI解決方案“星云”系列,創新變革端側AI

MWC 2025 | 廣和通發布「AI For X」:以AI重塑千行百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