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通過低成本且可靠的塑料芯片驗血技術,即可獲得如同傳統侵入性切片檢查的結果,新式芯片驗血經過效能與準確性改良后,還能運用到其它多種預防性癌癥診療,并推廣到缺乏臨床癌癥篩選設備的偏郊地區,造福廣大有需要的病患。
有一種名為「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的惡性腫瘤會影響人體漿細胞,傳統上病患需要進行手術,讓醫師將針管插入皮膚切口,從骨髓取下腫瘤細胞樣本來找出根治方法,但這類方法花費時間較長。
由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化學與機械工程教授Steven Soper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10年鉆研癌癥檢驗技術后發現,通過信用卡大小的塑料芯片進行驗血,所獲得的檢測結果不只價廉而且可靠性高。通過抽血檢驗多發性骨髓瘤,芯片診斷結果所得信息與骨髓切片所得信息完全相同。
之前檢測多發性骨髓瘤的塑料芯片有其缺點,諸如在抽血時只取樣一般血液細胞,而非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新式芯片驗血檢驗進行效能與準確性改良后,僅需微量含骨髓瘤細胞的血液,便能在早期病情尚可控制時,通過敏銳的芯片檢驗確診并規劃出最有效的療程。
新式塑料芯片價格較便宜,因為可通過射模制造,如同生產CD、DVD光盤片,臨床醫師可通過芯片驗血確定疾病發展階段、開出最合適的藥物并監控病情緩解后復發征兆,而病患只需在就診時接受抽血,該方法也適合廣泛應用到血癌、胰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直腸癌與乳癌等多種癌癥防治檢驗上。
Soper表示,這項新式芯片檢驗技術將由共同合作的BioFluidica公司導入市場,前提都是要通過芯片驗血找出腫瘤細胞、觀察疾病復發征兆,并簡化檢驗措施,也希望通過更多定制化療程來改善病患病情,在明顯罹癌癥狀出現之前確診,提高病患存活率。
這類微流控學科技也非常適合推廣到缺乏高階臨床癌癥篩選設備的偏鄉地區,未來愿景是希望可以擴大推廣并成為例行檢驗常態,趕在癌癥病征出現前通過芯片驗血檢驗提早防治。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076瀏覽量
435200 -
微流控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73瀏覽量
19620
原文標題:芯片驗血取代切片,臨床癌檢科技再躍進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提早預見問題:預測性維護有效降低企業停機風險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預防性試驗基本規定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1

電氣試驗的基本運用到華頂電力哪些設備

預防性解決方案如何推動制造業發展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與亞馬遜云科技攜手,加速人工智能驅動的癌癥創新
意法半導體攜手Kernel開啟便攜醫療新時代
木森預防性試驗設備助力百里荒風電場預試項目圓滿收官

TPM在工業機器人故障預防中的五大策略
顛覆!硅光“黑馬”打造革命性光學IO技術,可取代芯片內銅線

變壓器預防性試驗項目及意義
高壓互感器CVT做特性試驗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