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MWC上海期間,華為舉辦“移動AI基礎網峰會”,邀請全球運營商、AI生態伙伴、產業標準組織、學者及三方測評機構等產學研代表,共同探討移動AI產業的未來發展路徑。會議達成兩項共識:一是增強上行體驗是移動AI發展的剛需;二是網業協同是移動AI體驗變現的根基。
隨著移動AI時代的到來,AI助手實時多模態通話、自主具身智能機器人、基于空間大模型AIGC實時云渲染等創新業務迅速崛起,成為5G-A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殺手級應用。AI應用從人人交互、人機交互,向智能體與智能體的交互轉變,連接對象成倍增長,業務類型從下行視頻推送向上下行視頻交互轉變。這些變革變革對移動網絡提出全新且嚴苛的需求,需要網絡能夠支撐超高清雙工視頻流,實現零卡頓、零緩沖、零等待的“三零”確定性體驗。
面對這些挑戰,運營商需要在保障現有業務的同時,構建面向移動AI的最佳總體擁有價值(TVO)智能生產力網絡。華為的GigaBand解決方案應運而生,通過頻譜資源的智能化重構,推動運營商從“流量經營”向“多維體驗變現”商業范式實現躍遷。
技術破局:
三維創新構建“移動AI彈性網絡”
在移動AI基礎網峰會上,華為5G
頻譜資源池化:打破傳統頻段分割管理模式,整合中低頻段(如700MHz、2.6GHz)與高頻段(如3.5GHz)的頻譜資源,形成統一的“資源池”,支持根據業務需求動態分配。例如,AI視頻通話等低時延業務可實時調用高頻段資源,而大規模物聯網連接則優先使用中低頻段,實現“一池多用”。
多制式融合調度:通過軟總線技術,GigaBand實現2G/3G/4G/5G多制式網絡的協同管理。在香港的商用案例中,該方案在5G SA網絡升級過程中,自動優化4G與5G的資源配比,確保4G用戶語音通話、移動寬帶等體驗零感知波動,并為5G用戶釋放更多帶寬。
運籌優化技術:引入白盒化的運籌學算法,構建“實時感知-智能決策-動態調整”閉環。算法可納入頻譜效率、用戶密度、業務優先級等全維度參數,通過Optsolver升維管理,類比導航從靜態地圖導航,升級為融合實時路況、平均時速、整體費用、時間成本的多維全域最優路徑規劃,實現在毫秒級時間內完成資源最優分配。
商用驗證:
香港案例見證“體驗變現”實力
GigaBand在香港完成了全球首商用部署,成為移動AI時代網絡升級的標桿實踐。通過頻譜池化與多制式融合技術,運營商成功實現Sub-3GHz多頻段向5G SA網絡的平滑演進。實測數據顯示:在保持4G用戶體驗穩定的前提下,5G用戶的平均吞吐率躍升2.28倍,有效支撐AI新通話、云游戲等實時交互業務的需求。
邁向未來:
從“管道”到“價值平臺”的躍遷
移動AI時代,網絡的價值已超越傳統的“移動流量”管道,演進為承載差異化體驗的“價值平臺”。GigaBand解決方案的核心價值在于助力運營商將網絡能力轉化為“體驗產品”——通過彈性資源適配,運營商能夠為企業客戶提供“AI業務保障帶寬”定制服務,為消費者打造“超低時延游戲加速套餐”等差異化產品,從而推動商業模式從“流量經營”到“體驗經營”的戰略升級。
魯偉棟強調:“GigaBand代表著5G-A網絡的演進方向——它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通過‘意圖驅動+智能編排’,使網絡真正成為AI時代的核心數字基礎設施。”當頻譜資源像水電一樣按需分配,當網絡服務能精準匹配每一個AI應用的需求,移動AI時代的廣闊前景,正借由這樣的技術創新逐步成為現實。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173瀏覽量
255506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852瀏覽量
277475 -
5G-A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3瀏覽量
428
原文標題:從流量管道到體驗引擎:GigaBand驅動5G-A邁向"移動AI生產力網絡"
文章出處:【微信號:hwwireless,微信公眾號:華為無線網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