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 / 吳子鵬)今年的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以 “創新突破邊界,技術重塑未來” 為主題。作為具有風向標意義的硬核技術盛會,除高峰論壇外,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還設有 “AI 驅動的超高速傳輸測試”“B5G/6G 無線前沿技術與測試”“從功率到 AI 的全面芯片測試” 三大平行分論壇。
在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同期舉辦的媒體會上,是德科技的專家與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了 AI 數據中心的技術變革、是德科技的解決方案,以及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策略。
當前,全球AI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尤其是生成式 AI 的爆發,如 ChatGPT,在 2023 年后顯著重構市場格局,導致早期預測模型低估了技術商業化速度。根據 Bloomberg 分析師分享的數據,2022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為 869 億美元,到 2030 年有望攀升至 1.3 萬億美元;MarketsandMarkets 的數據則指出,2024 - 2030 年全球 AI 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高達 35.7%;摩根大通最新 CIO 調查報告顯示,未來三年 AI 將成為重點投入領域,約 68% 的受訪者計劃將超 5% 的預算投入該領域,而當前這一比例約為 25%。
站在 2025 年的節點,全球 AI 應用爆發呈現三大特征:生成式工具深度滲透生產力場景、自主代理系統重構行業流程、多模態技術突破物理世界邊界。以生成式 AI 為例,其已從早期的文本生成擴展到多模態內容創作與行業解決方案。在醫療領域,AI 輔助藥物研發平臺通過生成化學分子結構,大幅縮短了新藥發現周期。
AI 應用的爆發直接催生了對高性能算力的海量需求,推動 AI 數據中心進入高密度、綠色化、分布式的新階段。是德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通信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 Kailash Narayanan 表示:“AI 已成為現實,目前整個行業都聚焦于構建用于訓練 AI 模型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這涉及大量基于服務器的 AI 創新技術,包括 GPU、CPU、網絡交換機等。這些設備均通過機架連接,機架之間則通過網絡架構連接成集群,而后數百個集群組成了 AI 數據中心。因此,整個行業迫切需要在高速網絡技術上取得突破,包括 800G、1.6T,乃至 3.2T。”
是德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通信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 Kailash Narayanan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高速數字市場部經理李堅補充道:“AI 數據中心帶寬升級趨勢明顯,400G 光模塊已成為主流,在 2023 年出貨量居于首位;頭部廠商已普及 800G 方案;更前沿的 1.6T 技術正加速落地,如博通(Broadcom)的 1.6T 端口交換機,其單芯片交換容量達 102.4T;下一代 3.2T 技術仍需驗證,但已經有一些具體的方案,比如基于 448G 單通道方案實現 3.2T,因材料與器件瓶頸,預計需 3 - 5 年成熟。”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高速數字市場部經理李堅
盡管當前 AI 數據中心向更高技術標準轉移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個轉移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比如,GPU 是目前 AI 數據中心成本占比最高的組件之一,然而 GPU 并非時刻都在 “工作”,閑置率非常高。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進行模型訓練時,GPU 的等待時間超過了 50%。進一步分析發現,GPU 計算時間占 20%,Overlap 時間占 16%,二者相加也才 36%,另外,Memory 的時間占 2%。這就導致巨額投資的算力資源利用率低,投資回報率(ROI)不佳。
深究 GPU 利用率低的原因,背后的邏輯很簡單 ——GPU 沒有收到數據,自然就無法進行計算。也就是說,網絡性能與帶寬瓶頸是導致 GPU 利用率低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帶寬從 400G/800G 向 1.6T/3.2T 升級,PCB 板、電纜、光模塊等在高頻下存在嚴重信號損耗和干擾,導致數據傳輸不穩定;傳統數據中心以 “南北向流量” 為主,而 AI 數據中心因節點間數據交換頻繁,“東西向流量” 激增,現有交換機和網卡的流量管控機制難以適配,易引發網絡擁堵,加劇 GPU 等待時間。
為幫助行業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是德科技與眾多 AI 產業客戶開展了大量合作,提供了眾多產品。李堅指出:“在過去的兩三年時間里,是德科技逐步梳理了產品線,針對 AI 市場重新定義了 AI 產品矩陣,將其統一命名為‘Keysight AI’,簡稱‘KAI’。是德科技所有的AI產品矩陣都在 KAI 架構下進行定義。”
KAI 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KAI Compute:涵蓋算力板卡關聯的所有測試手段,助力打造更穩定可靠的算力;
·KAI Interconnect:圍繞 AI 數據中心里的連接器件,提供網絡分析儀,針對光模塊的采樣示波器驗證,高速誤碼儀等方案;
·KAI Network:針對 AI 數據中心里網卡、交換機等網絡層測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KAI Power:為提升 AI 數據中心的高功率密度,提供各種電源測試方案。
在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上,是德科技也展示了大量 KAI 里面的具體方案。比如:
·互連與網絡性能測試儀:新的互連和網絡性能測試系統通過 INPT - 1600GE 搭配 ITS 軟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系統,智能地組織、存儲和使用數據,實現高速以太網網絡和 AI 數據中心中的互連自動化驗證。
·DCA - M 采樣示波器:提供高達 224 Gbps / 通道的高速光信號分析,并且專為滿足 1.6T 收發器光學測試的嚴格要求而設計,具有高光學測量靈敏度和集成時鐘恢復功能,支持高達 120 GBaud 的數據速率,專門針對數據中心 AI 集群的下一代光互連的研發和制造需求。
是德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Marie Hattar
當然,Keysight World Tech Day 不僅展示了是德科技和合作伙伴的前沿方案,也體現了該公司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和重視。是德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Marie Hattar 表示:“我們希望能夠扎根中國,憑借自身先進的硬件技術和深厚的軟件知識,與客戶開展深入合作,幫助客戶解決遇到的困難,助力他們取得成功,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身也能收獲成功。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要加速創新。”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196瀏覽量
73396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916瀏覽量
2779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光互連技術迎來重大突破,1.6T時代正式開啟!
光迅科技:國內首展搭載3nmDSP芯片的1.6T OSFP 224 DR8模塊
AI算力革命驅動光模塊產業躍遷:800G規模化部署與1.6T技術競速下的市場新紀元
1.6T OSFP-XD DR8 光模塊的介紹

1.6T光模塊,DSP用上3nm
適用于數據中心和AI時代的800G網絡
800G/1.6T:邁向下一代數據中心網絡的關鍵路徑

1.6T光模塊的仿真
新華三集團推出首款1.6T智算交換機
ADOP帶你了解:800G和1.6T以太網的創新與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