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電讀書
對更高數據傳輸速率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是由數據中心、云計算的需求所驅動的。光模塊作為光通信系統的基礎構件,正處于這一演變的前沿。模塊速度和形態從400G到1.6T的演變,速度增強技術,以及實現高速光模塊的路徑。
光模塊帶寬和形態的演變
數據中心和骨干網絡內部流量的大幅增加,推動了對更高帶寬的需求激增。因此,模塊速度從100G迅速演變到400G,為數據中心和骨干網絡的長期擴展和升級需求奠定了基礎。
在400G的基礎上,光通信技術的進步,如DSP(數字信號處理)和多通道設計,增加了數據處理能力和網絡帶寬,加速了800G收發器的商業化和大規模部署。
為了進一步優化光纖資源和端口數量,光模塊速度正向1.6T推進,數據傳輸效率和信息處理能力翻倍。
隨著模塊帶寬的增加,對更快數據速率的需求不斷增長,推動收發器向小型化、高速和低功耗方向發展,以適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密集的連接需求。
光學的性能和傳輸帶寬逐漸增加,而光模塊的形態也在不斷演變。如QSFP-DD和OSFP,已經開發出來以適應這些更高的速度,提供增強的靈活性、更高的端口密度和改進的熱管理。
推動光模塊帶寬進步的技術
從400G到1.6T的光收發器傳輸速率的提升主要是有三種方法:
Advanced Modulation Formats (高級格式):從傳統的NRZ(非歸零)調制升級到PAM4,進一步到更高階的QAM(正交幅度調制),可以增加調制復雜性并提高數據傳輸速率。
Increased Baud Rate (增加波特率):通過增加波特率,可以在相同的時間框架內傳輸更多的數據。將光模塊的通道速度從25G升級到50G,進一步到100G甚至200G,顯著提升了數據傳輸能力。
Growing Parallel Lanes (增加并行通道):可以通過增加更多的并行通道來增加模塊帶寬。這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
增加并行通道的數量可以實現更高的傳輸速率。如從400G SR4模塊過渡到800G SR8模塊就是通過增加并行通道的數量來實現的。
波分復用(WDM)是一種通過在同一根光纖上傳輸不同波長的多個信號來增加帶寬的技術。例如,100G QSFP28 CWDM4模塊利用CWDM(粗波分復用)技術,通過四個不同的波長,每個波長25G,在同一根光纖上傳輸數據。
實現高速光模塊的路徑
實現高速400G收發器、800G收發器和1.6T收發器有多種技術解決方案,涉及不同的通道數量、波特率和調制方案的組合。
小結
400G收發器和800G收發器的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對1.6T的需求也在增加。未來,1.6T的推廣和普及將成為新的趨勢。
-
帶寬
+關注
關注
3文章
980瀏覽量
41389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008瀏覽量
72784 -
光通信
+關注
關注
19文章
906瀏覽量
34229 -
光模塊
+關注
關注
79文章
1317瀏覽量
59598
原文標題:從400G到1.6T:光模塊的演變與創新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7d4f9e0f2bd8,微信公眾號:驛路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淺談優質光模塊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