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致力于成為“全方位面向AI的存儲器供應商(Full Stack AI Memory Provider)”,不僅在DRAM領域持續創新,在NAND閃存(NAND Flash,以下簡稱NAND)領域也不斷推進技術革新,強化競爭力。NAND產品的數據存儲量取決于單元1(cell)堆疊的高度,而提升堆疊層數正是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1單元(Cell):半導體中最小的數據存儲單位。
本系列第四篇文章將聚焦SK海力士以壓倒性的技術實力,成功創造全球最高堆疊層數的321層NAND產品[相關報道]這一里程碑式成就,并深入探討背后支撐這一壯舉的“一個團隊”協作精神(One Team Spirit)。
超高、超大容量 321層4D NAND的誕生
SK海力士在閃存領域的起步可追溯至約25年前。20世紀90年代末,SK海力士成功開發出8Mb(兆比特)NOR閃存2產品,直到21世紀初期,始終致力于該領域的技術研究。
2NOR閃存(NOR flash):與NAND不同,NOR閃存采用存儲單元并聯的結構,具有讀取速度快、數據安全性高等優點,主要用于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的特殊應用場景,但存在擴展存儲容量難度大,寫入(存儲)速度較慢的局限性。
SK海力士憑借二十余年的技術積累與持續創新,穩步在NAND領域建立領先優勢
2002年,隨著市場趨勢逐漸向大容量存儲的NAND閃存傾斜,SK海力士果斷調整了業務方向。雖然較晚進入NAND市場,但公司以堅定的決心投入研發工作,并于2004年憑借512Mb NAND成功進軍該領域,僅用三年時間便躍升為全球銷售額第三的企業。
此后,SK海力士加快了拓展NAND的業務步伐。2007年,公司啟動了以NAND生產為核心的M11晶圓廠(Fab)建設;同年成功開發基于16Gb(千兆比特)NAND的24層多芯片封裝(MCP);次年(2008年),公司又推出了32Gb NAND產品,持續夯實技術實力與業務基礎。
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SK海力士開始重點研發將存儲單元像建高樓一樣垂直堆疊的3D和4D NAND技術。相較于在平面密集排列存儲單元的2D技術,3D NAND在容量、速度和穩定性方面具備明顯優勢。SK海力士不斷提升該領域的技術水平,于2017年成功開發出當時業內最高堆疊層數的72層3D NAND,并在2018年率先實現全球首款96層4D NAND的商業化突破。
4D NAND技術通過將外圍(Peri.)電路放置在存儲單元下方,有效減少了芯片的占用面積。其原理類似于將地面停車場改造成地下停車場,以實現空間利用效率的最大化。SK海力士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技術,先后突破了128層和238層的堆疊限制,并于2023年推出超高層數、超高容量的321層1Tb(太比特)4D NAND,于次年全面啟動量產[相關報道]進程。這款僅有指甲大小的芯片內部密集封裝了數千億個存儲單元,充分展現了SK海力士在NAND技術競爭中的領先優勢。
從SLC到QLC,不斷完善的NAND系列產品與“一個團隊”協作精神
SK海力士在NAND領域的競爭力同樣體現在存儲單元存儲技術的突破上。目前,提升NAND容量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堆疊更多層數的存儲單元,二是增加單個存儲單元可存儲的信息量(bit,比特)。換言之,即使堆疊層數較低,只要能在單個存儲單元中存入更多數據,同樣可以打造出高容量的產品。
以“一個團隊”協作精神為指引,SK海力士成功推動堆疊技術與存儲單元擴容技術同步發展
為此,SK海力士系統性地推進了NAND存儲單元技術的演進,依次開發了在單個單元中的存儲最小單位:SLC(Single Level Cell,單層式儲存單元,1比特)、MLC(Multi Level Cell, 多層式儲存單元,2比特)、TLC(Triple Level Cell, 三階儲存單元,3比特)和QLC(Quadruple Level Cell, 四層式儲存單元,4比特),不斷提升NAND存儲單元結構的效率與性能。
公司的重要技術里程碑包括:2013年推出的64Gb MLC NAND、2017年發布的256Gb TLC 3D NAND、2019年研發成功的1Tb QLC 4D NAND等。通過這一系列創新,SK海力士實現了從高速SLC到高密度QLC的多元化產品布局,成功構建了覆蓋多樣化客戶需求的產品系列。
能夠順利完成這一系列技術突破的背后,源于貫穿整個組織的“一個團隊”協作精神。同步推進存儲單元堆疊技術與單元容量擴展技術的發展,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過去數年間,SK海力士的研發團隊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成功開發出最優元件。在設計3D與4D新型結構的同時融合TLC、QLC等關鍵存儲單元技術。前道工序團隊研發出精密的工藝技術,以確保數百層堆疊的存儲單元和高密度的存儲單元能夠順利生產;后道封裝團隊則建立起與新產品適配的封裝與測試技術,從而提升最終產品的可靠性。SK海力士成功實現321層堆疊技術以及 QLC NAND的重大突破,正是這種跨部門高效協作所帶來的成果。
超越NAND本身,以解決方案創新與"一個團隊"協作精神引領未來
NAND不僅以單一芯片形式銷售,還可通過集成軟件(SW)和固件(FW)等組件,以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Solution)形式供應。SK海力士正基于自主技術力量,開發面向AI與適應大數據時代需求的基于NAND的解決方案產品,如UFS3和SSD等。
3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一種具有高速運行和低功耗特點的移動存儲設備規格。SK海力士已于今年5月全球首次開發出其4.1版本。
SK海力士構建起基于NAND的面向AI的存儲解決方案產品矩陣,持續開拓未來NAND市場的嶄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SK海力士于2024年開發了“ZUFS(Zoned UFS)4.0”,這是一款專為端側AI環境優化的高性能解決方案產品。該產品通過分區(Zoned)存儲技術,將具有相似特征的數據分區存儲管理,顯著提升了數據處理速度和運行效率,獲得業界高度評價。
在對存儲容量要求極高的AI服務器及數據中心市場,SK海力士同樣展現出強勁競爭力。繼2024年推出基于QLC實現61TB(太字節)超高容量的企業級固態硬盤(eSSD)PS1012后,公司目前正在開發基于321層4D NAND技術的244TB產品,以及更高容量級別的解決方案。此外,同樣是2024年發布的專為AI PC設計的消費級固態硬盤(cSSD)PCB01等產品也被寄予厚望,未來有望成為加速端側AI學習與推理的高性能存儲設備。
歷經數年,SK海力士逐步構建起涵蓋服務器、數據中心與端側設備在內的多場景面向AI的存儲器解決方案產品矩陣。而驅動這一切創新的核心動力,始終是“一個團隊”協作精神。為了打造完整的解決方案能力,必須實現芯片與軟件層面的深度協同開發:負責存儲的NAND開發團隊,與開發固件和軟件以把控芯片的解決方案團隊必須緊密配合,并結合最終用戶使用場景開展系統測試與性能優化工作。此外,與子公司Solidigm等伙伴的聯合協作,也成為推動公司實現技術跨越的重要因素。
SK海力士的技術革新步伐從未停歇。憑借“一個團隊”協作精神,公司已在321層4D NAND及其配套存儲設備領域建立起領先優勢。作為全方位面向AI的存儲器供應商,SK海力士將持續引領NAND市場的創新發展。
-
閃存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843瀏覽量
115916 -
NAND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722瀏覽量
138074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文章
7647瀏覽量
167172 -
SK海力士
+關注
關注
0文章
994瀏覽量
39555
原文標題:[One-Team Spirit] 321層的奇跡,SK海力士以NAND技術強勢崛起,展現對技術的不懈追求
文章出處:【微信號:SKhynixchina,微信公眾號:SK海力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SK海力士HBM技術的發展歷史
SK海力士UFS 4.1來了,基于321層1Tb TLC 4D NAND閃存
SK海力士已完成收購英特爾NAND業務部門的第二(最終)階段交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