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慶斯太寶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國內首條具備年產 1000 萬支能力的 “薄膜鉑熱敏感芯片” 生產線,在西部 (重慶) 科學城北碚園區正式建成達產。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標志著我國在高端溫度傳感器核心器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長期依賴進口的 “卡脖子” 困境迎來曙光。
“薄膜鉑熱敏感芯片”,被譽為新一代工業測溫領域的 “明珠”,其憑借體積小巧、響應速度快、測溫精度極高以及穩定性卓越等諸多優勢,在眾多關鍵行業中扮演著 “溫度感知基石” 的角色。它的測量范圍極為廣泛,從極寒的零下 200 攝氏度到高溫的 1000 攝氏度環境,都能精準捕捉溫度變化,無論是儀器儀表的精密校準,還是汽車發動機的溫度監測,亦或是新能源電池的安全防護、醫療設備的精準控溫以及航空航天領域的嚴苛環境監測,該芯片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重慶斯太寶科技有限公司自 2018 年創立之初,便立下雄心壯志,決心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與產品壟斷。為此,公司研發團隊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攻關之路,歷經無數個日夜的鉆研,相繼攻克了材料配方、工藝驗證、燒結封裝及自動化生產等一百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從 2024 年 2 月項目正式啟動建設,到 2025 年 6 月成功實現月產 100 萬支(設計產能 90 萬支 / 月)的階段性目標,這條凝聚著斯太寶人智慧與汗水的生產線,不僅是商業化、工業化、自動化完美融合的典范,更是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有力見證。
在 7 月 4 日舉辦的盛大剪彩儀式上,重慶自動化儀器儀表協會秘書長張新國,北碚經開區管委會、區科技局、區經信委等有關單位負責人,以及斯太寶科技、西安陜西明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北碚區科學技術局副局長何超輝在致辭中難掩激動之情,他表示,年產 1000 萬支 “薄膜鉑熱敏感芯片” 產線的建成達產,不僅是斯太寶科技發展歷程中的重大飛躍,更是為北碚區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注入了澎湃新動能。
斯太寶科技董事長胡軼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公司將堅定不移地聚焦核心技術,持續深耕 “專精特新” 發展道路,未來 10 至 15 年內,立志成為國際領先的薄膜鉑熱敏感芯片設計、研發、制造與服務一體化提供商。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斯太寶科技將不斷加大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優化產品性能,拓寬產品應用領域,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 (重慶) 科學城北碚園區為斯太寶科技等高科技企業的茁壯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園區通過在廠房租賃、配套服務、人才引育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積極搭建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平臺,助力企業專注于技術研發與生產制造。如今,在科學城北碚園區,儀器儀表及傳感器、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研發 - 制造 - 應用” 的完整生態閉環已初步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的輪廓也日漸清晰。
國內首條年產 1000 萬支 “薄膜鉑熱敏感芯片” 項目的成功建成達產,不僅為我國高端溫度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也為相關領域的國產化替代進程樹立了典范。相信在斯太寶科技等企業的不懈努力下,以及各地園區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在更多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將實現突破,不斷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溫度傳感器
+關注
關注
48文章
3042瀏覽量
1589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新能源汽車首破年產1000萬輛,智能駕駛帶動汽車存儲升級

三安意法重慶8英寸碳化硅項目正式通線 將在2025年四季度實現批量生產
重慶IGBT項目即將試產,年產能120萬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