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未來網絡集團
當你用手機刷短視頻時,AI算法需要快速分析畫面內容;當你喊‘小愛同學’喚醒語音助手時,設備需要在毫秒內處理語音指令——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背后,是一場“計算”與“存儲”的默契配合。而決定這種配合效率的關鍵指標,正是我們今天要聊的“算存比”。
什么是算存比?
算存比=計算能力(如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存儲容量(如GB/TB),但更核心的是計算與存儲性能的匹配度。
如果把計算系統比作一條工廠流水線,算力是生產線上的工人,存力是原材料倉庫。當工人(算力)效率很高但倉庫(存力)出貨速度慢時,工人會因等待原材料而閑置;反之,如果倉庫出貨快但工人處理能力不足,原材料會堆積在生產線旁無法及時加工。只有算力和存力的比例協調,才能讓數據像流水一樣高效流動,避免資源浪費。
專業上,算存比常用 "TB/TFlops"(每萬億次浮點運算對應的存儲量)來衡量,這個比值反映了數據處理系統的整體效率。
算存比失衡會出現哪些狀況?
效率打折
以AI訓練為例:訓練一個GPT級別的大模型,需要調用海量數據(如萬億級文本),如果存儲系統無法快速讀取數據,即使有千萬臺服務器(算力),也會陷入 "數據等算力" 的尷尬局面。對于個人用戶而言,體驗感會大幅下降,如視頻加載卡頓、語音助手響應遲緩等。
除了AI訓練,在金融行業的高頻交易系統中,算存比失衡同樣會導致嚴重問題。交易指令需要快速處理,若存儲系統無法及時提供數據,交易決策會延遲,可能錯失最佳交易時機,影響收益。
成本飆升
為了彌補存儲瓶頸,企業可能被迫堆砌更多算力(如增加GPU數量),但多余的算力因數據供給不足而閑置,造成硬件投資浪費。
創新受限
在AI、高性能計算(HPC)等領域,數據量和計算復雜度呈指數級增長。若算存比無法同步提升,許多創新想法(如實時訓練超大規模模型、實時分析全基因組數據)將因硬件限制無法落地。
如何優化算存比?
首先,從硬件架構上給數據制造“抄近道”的機會。例如,將計算單元嵌入存儲芯片,直接在存儲位置處理數據,可以理解為存算一體,減少數據的“搬運”,效率也將得到提升;近存計算也是一種方式,將計算單元與高帶寬存儲封裝在同一模組,縮短物理距離;分布式存儲與計算協同部署,利用高性能網絡實現低延遲數據傳輸。
其次,通過升級存儲技術突破“存得慢”的限制。例如采用新型高速存儲介質(如NVMe SSD、HBM),優化存儲架構設計,包括使用分布式并行文件系統提升多線程并行讀取吞吐量,以及通過分層存儲平衡成本與性能,或者引入智能緩存與預取技術等來提升存儲系統的數據供給效率。
此外,通過軟件算法優化讓數據“流動”更高效。例如,在數據調度層面,算法能實時感知服務器負載和網絡帶寬,動態調整數據分片策略(例如將訓練數據拆分為更小的片段),并通過統一調度框架將計算任務優先分配到離數據最近的服務器,避免數據在跨節點傳輸中浪費時間;在硬件協同層面,算法支持GPU直接訪問存儲設備,減少數據在CPU、GPU和存儲間的反復搬運等。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行業的算存比差異顯著,這是由數據特點、業務需求、技術架構及應用場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以金融行業為例,其數據多為結構化形態,如交易記錄、客戶信息等,這類數據存儲規整,對存儲讀寫速度與計算處理精度要求極高,同時實時性需求尤為突出。在股票交易、外匯交易等高頻場景中,系統需在毫秒級甚至微秒級內完成交易指令處理與數據存儲,這就要求強大的計算能力與快速的存儲響應 —— 在此特性下,金融行業算存比中的計算部分占比顯著更高。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醫療行業。醫療行業的數據類型豐富多樣,除了結構化的電子病歷數據(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診斷結果、治療方案等)外,還有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如醫學影像(X 光、CT、MRI 等)、病理切片圖像、醫生的診斷報告等。這些非結構化數據存儲難度較大,需要專門的存儲系統和算法來進行管理和分析。未來,隨著技術向“數據驅動”方向深度演進,算存比將成為衡量數字基礎設施競爭力的核心指標。通過不斷優化算存比,數字基礎設施的將釋放更大潛力,推動各行業的創新發展。
-
AI算法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3瀏覽量
12676 -
算力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89瀏覽量
15628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3132瀏覽量
40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探索存內計算—基于 SRAM 的存內計算與基于 MRAM 的存算一體的探究

存算一體技術路線如何選
嵌入式架構有多重要?
單片機中的系統時鐘有多重要?
嵌入式架構有多重要
AppleID是什么 蘋果官方科普有多重要
存算一體芯片在可穿戴設備市場有哪些機會
ChatGPT開啟大模型“軍備賽”,存算一體開啟算力新篇章

不同的存算一體有什么區別?

淺談為AI大算力而生的存算-體芯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