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 日前,瑞銀的基準情景預計,到 2035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 200 萬臺,到 2050 年將超過 3 億臺,對應 2035 年、2050 年全球潛在市場空間為 300-500 億美元、1.4-1.7 萬億美元。
在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中,電機是決定其性能、可靠性和商業化能力的引擎。人形機器人需模仿人類復雜動作(如行走、抓取、轉身等),依賴數十個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的協同驅動,而每個關節的運動都由電機直接控制。電機的扭矩輸出、轉速范圍和響應速度,直接決定機器人能否完成基礎動作(如負重行走)和精細操作(如持握水杯)。
日前,微光股份在投資平臺表示:“公司將緊跟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步伐,與時俱進,不斷提升伺服電機、空心杯電機、無框力矩電機、關節模組等機器人核心部件的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
公開資料顯示,微光股份的發展歷程堪稱中國制造業從校辦工廠到全球龍頭的典型樣本。公司 1986 年起源于浙江電子工業學校校辦工廠,初期僅從事簡單電機維修。1998 年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后,憑借制冷電機領域的技術突破,逐步在冷鏈設備市場建立優勢,2008 年冷柜電機全球市占率已超 30%,并獲 “杭州出口名牌” 認證。2016 年在深交所上市時,公司已形成年產 300 萬臺電機的規模,產品覆蓋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財報數據顯示,2024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40905.81 萬元,同比增長 11.1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2057.04 萬元,同比增長 82.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30249.15 萬元,同比增長 8.39%。
目前,微光股份公司級新產品立項 31 項,公司完成儲能行業防爆型電動執行機構、四款無框力矩電機、三款空心杯電機、四款小慣量伺服電機等的開發,包括人形機器人用 69 無框力矩電機。
利多星調研微光股份后表示,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蓬勃興起,微光股份憑借在電機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迅速布局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賽道。在產品研發方面,2024 年公司成功開發 3 款空心杯電機、4 款無框力矩電機;2025 年一季度,首件關節模組樣品順利推出,并計劃新增多個關節模組等研發項目。在技術攻堅路徑上,微光股份深化產學研合作模式,組建專業專項研發團隊,引入先進設備與工藝,致力于打造具備 “高性價比” 優勢的產品。
據介紹,微光股份 ECU16、ECU22、ECU30 空心杯電機可用于開拓醫療設備、人形機器人等行業,目前已經完成開發,正在送樣中,預計可新增年銷售 3000 萬元;該公司 50、70、85、115 無框力矩電機可用于開拓人形機器人、醫療設備、航空航天行業應用,目前已經完成樣品,可批量生產,預計可新增年銷售 4000 萬元。
知情人士透露,微光股份的空心杯電機、無框力矩電機已送樣給云深處等頭部客戶,且與杭州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等建立合作,參與人形機器人測試場景數據反哺技術迭代,但目前不確定是否已被正式采用。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718瀏覽量
212766 -
電機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9294瀏覽量
1493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開源鴻蒙助力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
從實驗室到馬拉松賽道的創新實踐,開源鴻蒙助力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

從單芯片方案到多類型傳感,ADI賦能人形機器人創新

從控制到感知,一文讀懂納芯微的人形機器人布局(下篇)

NVIDIA發布全球首個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Isaac GR00T N1
從技術到市場,致遠電子EtherCAT通訊卡如何推動人形機器人前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