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 / 吳子鵬)模擬芯片廣泛應用于通信、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消費電子、醫療設備等領域,這些下游行業對經濟和技術創新高度敏感,模擬芯片的需求變化能直接反映這些領域的景氣度。因此,透過模擬芯片大廠的財報,能夠很直觀地看清終端產業的走勢。
日前,德州儀器(TI)公布了其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德州儀器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為 44.5 億美元,環比增長 9%,同比增長 16%;運營利潤 1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對于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德州儀器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Haviv Ilan 表示,這得益于工業市場持續的廣泛復蘇。
從德州儀器的財報數據來看,目前工業、消費電子、通信設備等領域都已經表現出周期性復蘇的特點。該公司第二季度的主要增長來自模擬芯片業務,該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 18%,引領整體業務增長。
從具體的業務來看,除汽車行業外,德州儀器第二季度各核心終端市場均實現了收入的連續增長。其中,工業市場營收同比增長近 20%,個人電子產品營收同比增長約 25%,企業系統營收同比增長約 40%,通信設備營收同比增長超過 50%。
從德州儀器的角度來看,工業市場的復蘇勢頭明顯,第三季度的復蘇有望加速。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工業投資已經進入了新一輪周期,以中國市場為例,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 2025 年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工業和基礎設施相關行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2025 年二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 26.27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7%,增速比各項貸款高 3.9 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 1.74 萬億元。其中,重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 22.3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2%;輕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 3.9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3.6%。
然而,汽車市場的周期大概比工業滯后一年。
從整體市場來看,標準普爾全球移動出行(S&P Global Mobility)給出了謹慎復蘇的預測,該機構預計,2025 年全球新車銷量預計將同比增長 1.7%,達到 8960 萬輛;然而,全球輕型汽車產量將下降 0.4%,至 8870 萬輛。
從某種角度來看,市場的主要壓力或者說不確定性來自美國市場。首先,中國依然會是較為積極的汽車芯片市場,雖然總銷量可能只增長 3%,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 年 1 至 5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快速增長,分別完成 569.9 萬輛和 560.8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45.2% 和 44%。新能源汽車單車芯片用量是傳統燃油車的數倍,這是積極的帶動因素。不過,德州儀器、ADI、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大廠也需要面對中國汽車芯片自給率提升的問題,2024 年這一指標已經達到了約 15%-16%。
歐洲市場雖然銷量與 2024 年基本持平,但 2025 年第一季度歐洲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也已經達到 15%。而銷量增長同樣微乎其微,但電動化推進也不順利的美國車市就成為了不確定性因素。
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庫存問題。目前,汽車廠商的芯片庫存整體水平仍然偏高,雖然整體庫存相較于 2023-2024 年的高位已經下降許多,但由于終端需求增長不明顯,汽車芯片庫存依然處于高水位。
當前,主要的國際 IC 大廠基本都受累于汽車市場的不景氣。除了德州儀器,我們看一下 ADI,該公司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截至 2025 年 5 月 3 日,該季度 ADI 的業務增長了 22%,ADI 首席財務官 Richard Puccio 指出,第二季業績增長主要來自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提前啟動拉貨,但這股趨勢恐難以長期持續,預估第三季車用營收可能出現環比下跌。
再看一下意法半導體(ST),該公司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為 27.6 億美元,環比實現 10% 的增長,同比下滑 14%。意法半導體的情況表明,汽車 MCU 需求確實未能如期反彈,目前仍處于量升價弱、庫存高企的低迷階段。短期來看,市場仍需經歷庫存消化和產能調整;中長期則需關注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智能駕駛技術落地帶來的增量需求。
Gartner 預測,車用芯片庫存周轉天數將在 2025 年二季度末接近歷史平均水平,下半年市場有望觸底回升。不過,更多分析人士認為,健康的庫存水平只是為后續的市場發展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然而車用芯片爆發仍然需要一個更好的契機。
已經有相關的多份分析報告指出,降低關稅影響,以及美聯儲降息將引領第一波汽車市場復蘇。2025 年 7 月,美聯儲維持基準利率在 4.25%-4.5%,但市場預期年底前可能降息兩次,長期基準利率可能在 3% 或者略高的水平,這有望帶動美國車市進入增長周期。
當然,政策因素只是短暫的推動,長期增長還是要看技術升級。目前,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一個高水平,歐美市場電氣化升級將會是一個新的增長機遇。當然,對于全球汽車產業而言,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的想象空間更大。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2025-2030 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將保持 11.5% 的復合增長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智能座艙多屏聯動以及車路協同 V2X 技術的普及,將推動 AI 芯片、車規級 DDR 內存等細分市場年均增長超 20%。
日前,德州儀器(TI)公布了其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德州儀器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為 44.5 億美元,環比增長 9%,同比增長 16%;運營利潤 1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對于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德州儀器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Haviv Ilan 表示,這得益于工業市場持續的廣泛復蘇。
工業、消費電子、通信設備周期性復蘇
半導體的周期性是指半導體行業在長期發展中呈現出的有規律的波動現象,通常表現為供需關系、價格、產能利用率和資本開支的循環變化。這種周期性由技術迭代、市場需求、資本投入和宏觀經濟等多重因素驅動,周期長度一般為 3-5 年,但受技術節點或黑天鵝事件影響可能延長或縮短。從德州儀器的財報數據來看,目前工業、消費電子、通信設備等領域都已經表現出周期性復蘇的特點。該公司第二季度的主要增長來自模擬芯片業務,該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 18%,引領整體業務增長。
從具體的業務來看,除汽車行業外,德州儀器第二季度各核心終端市場均實現了收入的連續增長。其中,工業市場營收同比增長近 20%,個人電子產品營收同比增長約 25%,企業系統營收同比增長約 40%,通信設備營收同比增長超過 50%。
從德州儀器的角度來看,工業市場的復蘇勢頭明顯,第三季度的復蘇有望加速。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工業投資已經進入了新一輪周期,以中國市場為例,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 2025 年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工業和基礎設施相關行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2025 年二季度末,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 26.27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7%,增速比各項貸款高 3.9 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 1.74 萬億元。其中,重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 22.3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2%;輕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 3.9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3.6%。
然而,汽車市場的周期大概比工業滯后一年。
多家大廠預警汽車市場仍不樂觀
汽車屬于大宗耐用消費品,其需求恢復高度依賴居民消費信心、可支配收入預期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性。不過,當前的汽車產業也受到了地緣政治的影響,使得不同地區的芯片廠商對汽車市場的水溫感知并不相同。從整體市場來看,標準普爾全球移動出行(S&P Global Mobility)給出了謹慎復蘇的預測,該機構預計,2025 年全球新車銷量預計將同比增長 1.7%,達到 8960 萬輛;然而,全球輕型汽車產量將下降 0.4%,至 8870 萬輛。
從某種角度來看,市場的主要壓力或者說不確定性來自美國市場。首先,中國依然會是較為積極的汽車芯片市場,雖然總銷量可能只增長 3%,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 年 1 至 5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快速增長,分別完成 569.9 萬輛和 560.8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45.2% 和 44%。新能源汽車單車芯片用量是傳統燃油車的數倍,這是積極的帶動因素。不過,德州儀器、ADI、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大廠也需要面對中國汽車芯片自給率提升的問題,2024 年這一指標已經達到了約 15%-16%。
歐洲市場雖然銷量與 2024 年基本持平,但 2025 年第一季度歐洲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也已經達到 15%。而銷量增長同樣微乎其微,但電動化推進也不順利的美國車市就成為了不確定性因素。
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庫存問題。目前,汽車廠商的芯片庫存整體水平仍然偏高,雖然整體庫存相較于 2023-2024 年的高位已經下降許多,但由于終端需求增長不明顯,汽車芯片庫存依然處于高水位。
當前,主要的國際 IC 大廠基本都受累于汽車市場的不景氣。除了德州儀器,我們看一下 ADI,該公司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截至 2025 年 5 月 3 日,該季度 ADI 的業務增長了 22%,ADI 首席財務官 Richard Puccio 指出,第二季業績增長主要來自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提前啟動拉貨,但這股趨勢恐難以長期持續,預估第三季車用營收可能出現環比下跌。
再看一下意法半導體(ST),該公司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為 27.6 億美元,環比實現 10% 的增長,同比下滑 14%。意法半導體的情況表明,汽車 MCU 需求確實未能如期反彈,目前仍處于量升價弱、庫存高企的低迷階段。短期來看,市場仍需經歷庫存消化和產能調整;中長期則需關注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智能駕駛技術落地帶來的增量需求。
Gartner 預測,車用芯片庫存周轉天數將在 2025 年二季度末接近歷史平均水平,下半年市場有望觸底回升。不過,更多分析人士認為,健康的庫存水平只是為后續的市場發展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然而車用芯片爆發仍然需要一個更好的契機。
已經有相關的多份分析報告指出,降低關稅影響,以及美聯儲降息將引領第一波汽車市場復蘇。2025 年 7 月,美聯儲維持基準利率在 4.25%-4.5%,但市場預期年底前可能降息兩次,長期基準利率可能在 3% 或者略高的水平,這有望帶動美國車市進入增長周期。
當然,政策因素只是短暫的推動,長期增長還是要看技術升級。目前,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一個高水平,歐美市場電氣化升級將會是一個新的增長機遇。當然,對于全球汽車產業而言,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的想象空間更大。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2025-2030 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將保持 11.5% 的復合增長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智能座艙多屏聯動以及車路協同 V2X 技術的普及,將推動 AI 芯片、車規級 DDR 內存等細分市場年均增長超 20%。
結語
模擬芯片產業的走勢正清晰折射出終端市場的分化態勢:工業、消費電子、通信等領域已顯現周期性復蘇活力,為行業注入增長動能,而汽車芯片市場仍處于調整期,庫存高企、區域需求分化及消費信心不足等因素交織,使其短期承壓明顯。不過,產業的周期性波動中亦蘊含著長期機遇 ——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智能駕駛與車路協同等技術加速落地,汽車芯片市場的增長潛力正逐步積蓄。正如 SEMI 預測所揭示的,在技術迭代的驅動下,全球汽車芯片市場有望迎來持續增長,而企業能否在短期調整中夯實基礎、把握技術升級窗口,將成為其在新一輪產業周期中占據先機的關鍵。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DI
+關注
關注
149文章
46045瀏覽量
262432 -
ti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8034瀏覽量
215175 -
ST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181瀏覽量
130605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940瀏覽量
442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AI沒救,車市未醒,TI、ST、NXP和Onsemi第一季度撐住了嗎?
AI未能帶來足夠增量,汽車市場依然疲軟。面對2025年開局,芯片大廠們正處于結構性調整與周期修復的交界點。 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和恩智浦(NXP)、安森美(Onsemi
面對TI芯片漲價,國產平替品牌芯伯樂有自己的破局之道
在半導體產業格局中,國產芯片替代國外芯片的呼聲漸高。國產芯伯樂憑借技術突破、產品豐富度提升,成為替代國外芯片的有力候選者,助力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可控發展。Part.01TI

ADI榮獲多家汽車合作伙伴嘉獎
近日,ADI榮幸地從多家中國汽車客戶合作伙伴處獲得重要獎項,這一系列榮譽不僅是對ADI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電子領域所展現出的技術領導力、可靠產品質量、優質客戶服務及供應鏈強韌性的肯定,更是
國產廠家向ADI與TI的SerDes霸主地位發起挑戰
汽車領域是SerDes解串行使用數量最多的領域,每一顆攝像頭、每一塊屏幕都需要SerDes芯片,高端車型的SerDes芯片總價值比主SoC還要高,2029年市場規模預計為50億美元。而

ST Stellar瞄準汽車域控,2030年營收翻倍目標,補全MCU布局
導讀 根據S&P2024年Q3預測,到2030年MCU在汽車應用上可達到165億美元的市場份額,而這塊超大蛋糕也吸引了MCU頭部廠商的關注。作為通用MCU領域的龍頭,ST已經制定了全新的策略——即

ST汽車MCU:FD-SOI+PCM相變存儲
)和三星的合作,它已經在微控制器領域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早在2018年,意法半導體就宣布,它正在為汽車市場提供采用28nm FD-SOI工藝制造的嵌入式PCM (ePCM)微控制器。現在,意法半導體宣布了

2025年電動汽車市場前景樂觀
的電動汽車市場前景依然樂觀。 標普全球移動預測,全球純電動汽車銷售將在2025年實現顯著增長,增幅預計達到29.9%。屆時,全球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有望達到1510萬輛,相較于2024年預
SMEC80ST加密芯片SDK開發包
SMEC80ST 芯片采用 32 位智能卡安全內核處理器,芯片系統時鐘15MHz。具有 5KB SRAM、64K 程序存儲區域,16K 數據存儲區域。
發表于 12-30 14:30
?1次下載
全球模擬芯片市場前景廣闊
Intelligence,均對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持樂觀態度。 其中,Morder Intelligence預計,到2024年,全球模擬芯片市場將達到912.6億美元,并有望在2
汽車雷達回波發生器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和可靠性。這有助于自動駕駛系統更好地適應各種道路和天氣條件,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碰撞預警系統的測試:碰撞預警系統是汽車安全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電子雷達回波發生器可以模擬不
發表于 11-15 14:06
優化電源管理芯片 擁抱汽車電氣化新時代
推薦一款ADI的先進電源管理芯片。 WT文曄高級技術支持工程師Kenty Luo表示,借助汽車電氣化、數字座艙、網絡和連接等前沿技術,ADI的解決方案助力實現了更安全的交通出行、功能更
發表于 09-25 15:28
?667次閱讀


車用芯片市場預警!
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半導體市場,此前發展風生水起的車用芯片,開始出現增長放緩的跡象。 近期,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對外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通訊、消費性電子與電腦等領域客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