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AI) 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企業不再僅僅是探索 AI,而是積極推動 AI 的規模化落地,從實驗性應用轉向實際部署。隨著生成式模型日益精簡和高效,AI 的重心正從云端轉向邊緣側。如今,人們不再質疑邊緣 AI 是否能實現規模化,它已然成為現實。
Arm 最新發布了《AI 效率熱潮:更小的模型與加速的計算正驅動 AI 無處不在》報告,該報告深度解析了驅動這一轉變的核心因素,以及其如何重塑半導體、AI 和終端設備生態系統。
更智能的模型正推動
計算能力的爆發式增長
如果更小、更快的模型意味著更少的計算需求,為何超大規模云服務提供商仍在 AI 芯片上加大投入?答案就在于“杰文斯悖論”,意即更高的效率會帶來更廣泛的使用。該報告深入探討了這一經濟原理,并揭示了像 DeepSeek 這種超高效模型的突破,如何引發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投資熱潮。
從 OpenAI 到 Meta,整個行業正全力擴大規模,從未有絲毫停歇,以跟上 AI 的爆發式增長,而這項增長已經滲透到從可穿戴設備到自動駕駛汽車的各個領域。
為何邊緣設備正成為 AI 的新重心
AI 推理正越來越多地在設備端本地完成。原因顯而易見:速度更快、隱私保護性更強、成本更低、能效更高。無論是離線翻譯語言的智能手機,還是檢測健康狀況的智能手表,邊緣設備正成為 AI 的強大引擎。
該報告指出,汽車、醫療、消費電子及制造等行業正積極擁抱這一變革,通過專用硬件(如基于 Arm Ethos-U NPU 的芯片)和高度優化的模型,將先進的 AI 功能直接帶到設備端。
混合架構既是未來趨勢
亦是當下主流
邊緣 AI 的興起并非預示著云端 AI 的消失,而是促使 AI 工作負載的分配更加智能化。未來的趨勢是混合架構:云端專注于訓練和協調任務,邊緣端則承擔實時推理職責。這需要一種新的計算架構,在通用 CPU 和專用 AI 加速器之間實現平衡。
報告中也詳細闡述了 Arm 的策略:通過整合 CPU、GPU、AI 加速器以及 Arm KleidiAI 等軟件,Arm 計算平臺不僅實現了卓越的性能,還在各類型的端側設備與邊緣設備中提供了對開發者友好的可擴展性。
開發者生態是邊緣 AI 時代的制勝關鍵
開發工具至關重要。開發者需要模型庫、編譯器和調優框架來支持快速試驗。報告中提到的 Arm 開發者中心就是一個典型范例,為邊緣 AI 社區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助力開發者更快、更好、更高效地進行開發。
無論是優化成本、功耗還是延遲,AI 效率革新的浪潮已奔涌而至,正在重塑邊緣計算的技術邊界與應用潛能。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373瀏覽量
378509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476瀏覽量
281207 -
模型
+關注
關注
1文章
3531瀏覽量
50564
原文標題:Arm 洞察與思考:為什么 AI 向邊緣遷移的速度超乎想象
文章出處:【微信號:Arm社區,微信公眾號:Arm社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rm與微軟合作加速邊緣設備上的AI體驗
邊緣AI實現的核心環節:硬件選擇和模型部署
Deepseek海思SD3403邊緣計算AI產品系統
2.5D封裝為何成為AI芯片的“寵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