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北京大學利用人臉識別系統來驗證進入校園的師生員工的身份,該系統于昨日投入試運行。
該人臉識別系統為北京大學自主研制,基于北京大學師生員工的校園卡照片,采用1:N實時人臉識別技術,支持10萬張照片底庫,任何經過西南門的人均需通過攝像頭對他們的面部進行掃描,進而該系統從數萬張照片中實時、快速找出人臉特征并進行精準匹配,而不再需要向保安出示身份證件。
該系統有望在北京大學各個校門口進行應用。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人臉識別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7瀏覽量
14551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21瀏覽量
82326
原文標題:北大刷臉入校投入試運行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magazine,微信公眾號: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車時代電氣助力寧波地鐵8號線全線試運行
近日,一聲清脆的汽笛劃破寧靜的晨曦。寧波地鐵8號線6列電客車在完成派班、自動喚醒以及套圖等一系列準備工序后,以FAM模式依次平穩地從停車場駛出,正式拉開了寧波地鐵8號線全線試運行的序幕。
基于飛騰平臺的國內首家全棧信創安檢管理系統投入試運行
基于飛騰平臺的國內首家全棧信創安檢管理系統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初步建設完畢,進入試運行驗證階段,測試通道已面向旅客開放,期間運行穩定,標志著全國首個全棧信創安檢管理系統已初具雛形。
用VESC電調代替STLink給VESC電調刷固件 可刷所有的基于VESC的電調固件
一、設備準備1.1、VESC電調準備一個能夠正常運行的VESC,另外準備一個需要用用SWD的方式刷固件的電調(可以是更換了新的MCU芯片的電調,也可以是升級過程中突然無法工作的電調,需要確定MCU
發表于 12-01 21:31
請問DAC8760校零怎么給輸出加負值?
是:數據0=0.7V;數據65535=10.7V(設置0-10V輸出)。電流也是這個關系。試了5個板子都是一樣,請問專家這個問題一般出在哪里。
2:DAC8760有校零寄存器,這個寄存器里寫0-32678以內的數都可以。我要寫負數或者大于32678的數就不起作用。第二個問題就是校
發表于 11-29 08:22
北大荒集團推進農業數字孿生建設
,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通過實時態勢感知、超實時虛擬推演和全程交互反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作物品質。這標志著農業生產正逐步向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續化方向邁進。 此外,北大荒數字孿生平臺還具備流域防洪、水資源管理與調
發電機是無刷好還是有刷好
發電機選擇無刷還是有刷,主要取決于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以下是對兩種發電機類型的比較: 一、有刷發電機的特點 價格與成本 :有刷發電機通常價格較為實惠,后期維護和修理相對簡單,成本也較
請問如何精確的測量直流有刷電機的運行電流?
請問如何精確的測量直流有刷電機的運行電流,以前通過在電機回路上串聯一個小電阻測量,但這樣測的電流值一直變化,請問論壇里有沒有好的測量方法咧
發表于 09-03 06:29
揭秘!刷臉機如何通過氣密性檢測儀實現高效能
在2024年的今天,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刷臉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廣泛應用于支付、門禁、考勤等多個領域。然而,對于刷臉機的安全性,人們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為了確保
開放原子校源行Meetup | 湖南兩校共啟OpenHarmony技術實習實訓!
2024年7月1日-5日,開鴻智谷攜手母公司拓維信息和開放原子校源行,在湖南中醫藥大學與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辦了“開放原子校源行Meetup|OpenHarmony技術實習實訓”主題活動
人臉識別門禁方案:輕松實現刷臉開門、閘機及考勤管理
和密碼等方式,實現無接觸、高效率的出入控制。刷臉開門的實現▲人臉捕獲與跟蹤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首先需要對進入者的面部進行捕獲,并自動地將其保存。這一步驟涉及到人臉檢測
空心杯電機是有刷還是無刷好
空心杯電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電機,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響應速度快等特點。在選擇空心杯電機時,有刷和無刷是兩種常見的類型。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有刷和無刷空心杯電機進行詳細的比較和分
ST的電機庫2.0庫是否可以實現無刷直流電機的自由滑行啟動?
求助大家,ST的電機庫2.0庫是否可以實現無刷直流電機的自由滑行啟動,也就是在電機正轉停機后,還在轉動,直接啟動?求助,謝謝。
發表于 05-07 07:55
正源環境入駐企知道科創空間,為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近日,深圳市正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正源環境”)入駐企知道科創空間。作為一家專業為國內外制造商按需定制潔凈室綜合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正源環境已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