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分享了物聯網發展趨勢之后,2018年繼續分享物聯網發展趨勢,本文是2018年物聯網發展趨勢的第九篇文章。今天將討論物聯網與應用。
一個故事
2012年創業做物聯網媒體的時候,組織了一個自動化圈子的聚會,當時一個知名大學的自動化系的系主任,對物聯網是非常不屑的。然后,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前主席呂勇哉邊上,并把話題引到物聯網上,然后聽到了呂勇哉對物聯網的判斷:物聯網的關鍵在應用;物聯網應用在工業控制上的難度會很大,但是發展的空間會更大。
在后來研究物聯網趨勢的過程中,呂勇哉教授物聯網的關鍵在應用的觀點對我影響非常大。
呂勇哉在物聯網領域的公開演講只能查到一次,這個演講是2011年的一次物聯網大會上分享的,其中很多趨勢都判斷準確了。
研究與開發物聯網和云計算集體的智能工業控制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是一個重要的IT基礎研究領域。建立新一代的IOT-Control產業和解決方案,Put “Value” First。
物聯網的研究重點就是把物理空間里的連續變量和信息空間中的離散變量的流動和融合,即構成混合的系統。
呂勇哉2011年的這次演講,提到了CPS(Cyber Physical System)是一個重要的IT基礎研究領域,但國內CPS概念是隨著2014年工業4.0的概念引進中國才被廣泛認知的。
CPS的本質就是物理空間的連續變量與信息空間的離散變量流動和融合的混合系統。CPS一方面采集并監控物理空間的實體設備,另外一方面承載信息空間的應用,CPS是另外一個維度的物聯網平臺的稱呼,CPS承載的應用,借助物理空間的變量數據,應用模型更加豐富,信息化應用更加普及。物聯網的關鍵是應用。
物聯網的發展分技術完善階段和應用普及階段
曾經在以前的物聯網發展趨勢中介紹過,物聯網這個詞是比較悲催的。在技術不成熟的時候,技術存在瓶頸,這個領域被劃為物聯網領域,但是當技術突破瓶頸,開始規模化應用的時候,這個領域又按應用命名(就沒有物聯網什么事了)。
我將物聯網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技術完善階段和應用普及階段。
技術完善階段,在物聯網概念提出和物聯網發展早期,技術不成熟,需要不斷完善。這個階段大致從2008年到2017年。在這個階段物聯網概念經歷了三輪的概念熱: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以云計算以及大數據技術為主,這個時候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還不成熟;2009年中國的感知物聯網,這個階段RFID技術還不成熟;2014年的智能家居熱,這個階段WIFI,藍牙等近距離通訊技術,2C的云計算技術不成熟;2016年的NB-IOT,工業互聯網平臺,邊緣計算熱,這些技術都不成熟。
正式因為技術的不成熟,需要技術不斷完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催生出新一輪的人工智能熱。雖然人工智能也是新技術,但人工智能算是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應用;RFID技術的成熟,被廣泛應用于智能制造和流通領域,新零售、新制造都廣泛的應用了RFID技術;近距離通訊技術的完善,促進了智能家居進一步走近消費者(走近并不是走進,這里的走近,指的是更加靠近消費者的機構已經進入智能家居領域,比如房地產開發商,相對于技術公司更加靠近消費者,房地產商了解用戶需求,房地產企業進入智能家居領域,將是智能家居行業普及的前奏);NB-IOT技術的完善促進了智慧城市的推進,同時也促發了智能鎖的普及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邊緣計算技術還處于逐步完善的過程中。
應用普及階段,在突破了技術瓶頸之后,物聯網將進入應用普及階段。解決了技術瓶頸,技術服務公司就需要提供降低技術使用門檻的服務(賦能),讓開發者更加專注于應用的開發,只有懂應用的開發者才能開發出解決用戶痛點的應用。從2017年,物聯網將進入應用普及階段。在應用普及階段,才是物聯網創造價值的階段。
現在已經普及,或者即將普及的應用包括智能物流、外賣(需要定位系統),共享單車,遠程表計,設備的遠程運維,智能制造,新零售等等應用,都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現在進入物聯網應用普及階段
物聯網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傳統的信息空間的應用與物理空間的信息結合后的應用;傳統沒有信息應用,由物理空間的信息激發出來的應用。
第一類:傳統的信息空間的應用與物理空間的信息結合的應用。這類主要是傳統的應用軟件,開始接入物聯網設備信息之后,融合出來的應用。
比如,APS系統在物聯網概念出現之前,從ERP系統中獲得物料、工藝流程、生產設備資源、人力資源信息后,經過智能處理,提供一個可執行的一系列計劃、排程建議。在接入物理空間的信息后,APS可以實時獲得每個設備、每個物料的狀態數據,形成新的APS系統,可以分布式自動選擇附近空閑的資源。新的APS系統,具有及時獲得數據的能力,當異常發生時,會更快的在計劃。而SAP在傳統APS產品上優勢不明顯,是否能夠通過物聯網化的APS系統實現突破?
第二類:傳統沒有應用,但有了物理信息之后,可以激發出新應用。
比如傳統的冰箱不會有什么應用,但有了物聯網系統之后,從冰箱內可以搜集到冰箱內的氣味信息,而通過食品的氣味信息可以判斷食品的質量狀態,對于已經變質的食品,一方面浪費冰箱空間,另外一方面還會導致冰箱內氣味不佳。現在已經有冰箱企業開發了智能應用,通過氣味傳感器幫助消費者管理冰箱內的食品。
物聯網平臺公司更加重視傳統應用經驗
今年上半年,阿里宣布進入物聯網新的主賽道。但在宣布進入主賽道之前,其實阿里做了很多布局:首先提前建立了物聯網的技術體系;第二提前做了人才儲備。
在人才儲備方面,阿里從傳統的物聯網公司挖了很多相關的技術、管理人才。但是在之前也挖了很多傳統企業應用軟件領域的專家。在2017年阿里研究院就希望我介紹一些供應鏈領域的咨詢顧問;進入2018年,發現很多企業應用軟件企業的顧問已經進入阿里。
而京東最近建立了全球供應鏈創新中心,主要也是面對應用領域的,其中京東的全球供應鏈創新中心的首席專家是知名供應鏈專家李效良教授。
另外一方面傳統的企業應用軟件公司,也紛紛進入物聯網領域。用友最近推動工業互聯網轉型(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在工業的應用);SAP在2017年推出了物聯網平臺。而傳統做軟件咨詢、實施的企業ATM公司,在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建立了產業互聯網研究院,并建立了產業互聯網的產投研聯盟,而產業互聯網,我認為是工業互聯網的另外一個翻譯,是從應用角度研究工業互聯網。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7文章
45789瀏覽量
387101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42瀏覽量
120006
原文標題:物聯網發展趨勢系列之九(2018)
文章出處:【微信號:xuyongshuo-work,微信公眾號:許永碩】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如何實現物聯網安全
AI汽車發展的新階段、新要素、新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