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獨資有望、長城寶馬戀愛結婚,神州租車控股五龍......7月初的電動汽車新聞主題就是:簽簽簽簽簽!森林猛獸開始出沒、深海巨鯨跨洋而來、政策調整如雷電般天威致命卻又難以預測,電動汽車這一池水更是被攪得波瀾壯闊又渾濁難辨。弱小新生的造車新勢力們的壓力陡然迭加,雖然也豪言“歡迎來戰”,但盡快在這一混沌的生態中掙扎活下來,仍將是他們面臨的最大課題。
在上一期的周報中,我們從“在位者”和“新進入者”的差異出發,提出了從低端市場、邊緣市場和非消費者市場進行突破的方式,詳見““似我者死”,服軟致敬才是造車新勢力最深最大的坑!”。其實不少企業也正是在從這三個領域出手,但是如何落地,卻依然有巨大的挑戰,本期周報將對此做一分析。
18年過半,據中汽協最新的數據顯示,1-6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35.5萬輛,其中純電動乘用車25.9萬輛,占乘用車銷量比例不到3%。這一客觀數據表明電動汽車暫時仍然難以得到主流市場的認可。但這也同時給“新進入者”留下了可以撕裂現有格局的發力點。
“在位者”體系龐大,目前的電動汽車體量,不足以促使其改變以傳統主流市場客戶為目標的戰略。即使他們也同樣認識到邊緣市場的潛力,甚至推出了概念車型,但量產并主攻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仍然傾向于用最成熟的車型來改進,這是種體系變動最小、風險投入最低的方式。大多選擇維持性的跟隨策略,即保持技術的研究投入、保持市場的跟進觀察,同時等待行業的變化,期待在路線和市場明確后,再來制勝一擊。
電動汽車在非主流性能上的創新,給了“新進入者”機會。既然主流市場的認可很難,變化必然是從產品的自身特性上開始的。性能特性決定了我們要先找到有相對優勢的市場:低端市場、邊緣市場和新市場。找到合適的場景之后,深刻理解場景,建立服務這個場景的體系,在特定場景中先生存下來,同時等待主流技術指標的升級,等待品牌及商業模式的認可,再逐步的侵蝕主流的市場客戶,這是一個循環。
關于主流性能和非主流性能的轉化,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對比。當前階段電動汽車在續航里程、能源補充時間、成本等3項主流性能指標上遠遠落后;而在科技感、噪音、環保等非主流性能上卻有極大的創新。
如果我們加上時間軸,并把時間倒回一百多年前汽車剛出現的年代。那個時候的道路交通主流產品是馬車,其主流性能正好是舒適、安靜、高貴、靈活;而剛剛誕生的內燃機龐大、蠢笨、顛簸、冒黑煙、價格高,可是恰恰在當時的非主流性能,如長里程、能拉貨上有巨大創新。隨著對當時的主要矛盾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的適用,最終非主流的性能創新成了主流的市場維度。如今百年過去,解放生產力不再是第一矛盾,取而代之的是環境保護和交通效率,那么汽車產品的主流性能和非主流性能會不會再一次發生顛倒呢?
因此“新進入者”,從正面抗衡“在位者”尚不可能,最大的可能是先從這場戰役的邊緣地帶發起進攻。其實不少企業也是這么做的,但是仍然面臨兩個巨大的挑戰。
第一就是,無補貼無政策推動情況下的電動汽車消費群體還沒有大規模的出現,對于掌握各個細分領域的真實需求維度參考意義不大,甚至會誤導。這三個市場用戶真實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真正在意的是什么?產品性能維度怎么排先后?如何做取舍?如果不能對這個場景盡快的熟悉,制定出為這個場景服務的定義、流程、組織、模式,是很容易自我麻醉的。
2018年1-5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8萬臺,其中中國銷量占世界份額達到49%。打一個形象的比方,在一輛高速上升的電梯中,有的企業在繞圈快跑,有的在做俯臥撐,有的在那里以頭撞墻。最后電梯上去了,問他們怎么上來的。不管是說自己做俯臥撐上來的,還是說自己跑步上來的,都是假象。因為這輛電梯實際就是借助舉國之力發展支持,借政策補貼刺激上來的。
我們很多的企業在建立之初,就給產品維度、流程體系、服務方式做好定義。大部分都定下來完備的體系,從邏輯上很自洽,從理論上很閉環。其實有很多需求和維度是我們預測的,或者說是猜的。有的基于過去的理論和經驗、有的師從蘋果、特斯拉等高科技企業的辦法,有的是來自客戶調查分析,有的是現在市場的企業和產品的研究。針對電動汽車來講,都不完全靠譜,看似完美的邏輯,很可能只是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簡單舉例如,很多“新進入者”言必稱大陸博世,電池都是CATL,可是不同細分市場場景下的供應鏈體系,從常識來講也不可能是大一統的。也不是每個細分都看重大屏和交互,至少維度優先順位不一樣的。
第二、保持組織的彈性和變化調整的能力,不能太快的固化自己的體系。但做到這一點,與傳統汽車企業文化中一些奉為圭臬的東西又有巨大的沖突,如何取舍平衡,是未來關鍵的一項能力。
其一、服務好場景帶來銷量和規模生產反促進銷量誰先誰后的雞與蛋沖突。規模經濟,大批量生產是汽車企業的一大特征。有規模,可以拉動體系、降低成本、提高知名度,反過來促進銷量。這對傳統燃油車來講,沒有問題。對燃油車的主流客戶需求,可以說百年以來,大家都有一套公式性的東西,保證不會出現大的偏差。但是我們說真正電動汽車的變量還太多,不管是客戶需求、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都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正確的邏輯應該還是先找對場景,服務好這個場景之后,依靠做到極致的特定場景服務體系來帶動銷量。由此就產生了在燃油車市場上不存在的,服務好場景和規模生產拉動誰先誰后的的雞與蛋的邏輯問題。現在就提量產10萬臺來反促是危險的,這個邏輯是反過來的。
其二、增加變量和減少變量的平衡沖突。固有的汽車文化體系中,依靠組織的固化、減少變量、形成體系慣性機制是保證一致性和大規模的制造一大法寶。很多造車新軍就好像一個熱切的父母,孩子還沒出生,已經規劃好了穿什么樣的衣服,上什么樣的學校,交什么樣的朋友,就是沒問過是不是孩子喜歡的。不要期望做客戶的老師,教育他什么是正確的三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和熱愛可以引導。同樣當車輛量產交付的時候,一定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那么哪些是需要調整的,哪些是需要堅守的,哪些是自己認為可以教育市場的,這一定是極其艱難但又不得不做的選擇。
其三、市場需要改變但能給你改變的機會又很少的沖突問題。因為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不用過于強調新車一出來就怎么樣。追求新車一出來就如何的完美,這個完美也是可能建立的在個人想象之上的。一個孩子生下來,容貌漂亮,智商高,并不代表未來一定出人頭地。但是市場和資本能給的調整機會少之又少,除非我們一開始對場景的想象都是真的。從這個角度講,從低端市場、邊緣市場,非消費者市場先發起攻擊,能給“新進入者”比大眾主流市場更高的容忍度。
在剛結束的未來開發者的夏季夜話中,有“新進入者”的代表,提到了如何面對“在位者”的策略。合眾的張勇總用了攻城的比喻,“在位者”彈藥充足,可以全方位火力壓制,新進入者彈藥有限,則需要彈藥集中一點做深度攻擊。
再深入分析一下這個比喻:第一,“新進入者”可以開發新型的攻城彈藥,相對于穿透性的子彈,更能以點帶面,每一發的爆破效率更高,這是要求在技術手段上做到極致。第二,搞清楚城墻的結構組成,哪里厚,哪里薄,哪里是應力集中點,照著這些點去打,這個就是對場景研究的極致。相信大家對美劇越獄里的3點X形破墻術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只有兩個極致的融合才可能勝出。
綜上所述,當前階段“新進入者”從邊緣地帶發起攻擊較為有利,制勝的武器有二,一是對特定場景的研究的極致,一是對服務該場景的技術和體系研究的極致。脫離了特定場景,再完美的產品和體系預想,都是容易自我麻醉的蜜之陷阱。低到塵埃里,開出白蓮花,破除不當、自我否定同樣考驗“新進入者”極大的智慧和勇氣。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206瀏覽量
232615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41瀏覽量
126874
原文標題:【資訊】研究周報 | 表象完美的自我麻醉,是造車新勢力難以察覺的甜蜜陷阱!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造車新勢力現金和虧損對比:哪吒/零跑身處危局,威馬/高合重啟成功?
![<b class='flag-5'>造</b><b class='flag-5'>車</b><b class='flag-5'>新勢力</b>現金和虧損對比:哪吒/零跑身處危局,威馬/高合重啟成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29/wKgaomZLI_CAQMD3AAtjIc3YhZ4961.png)
造車新勢力“淘汰賽”開啟!虧損未止、IPO受阻,靠融資維生階段已過
![<b class='flag-5'>造</b><b class='flag-5'>車</b><b class='flag-5'>新勢力</b>“淘汰賽”開啟!虧損未止、IPO受阻,靠融資維生階段已過](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7F/wKgaomX_jOiALRSoAAoWA18I-pw947.png)
日本車企數字化能力排名落后,追趕特斯拉挑戰巨大
車企快訊:零跑汽車成第二家盈利新勢力 哪吒汽車所持20億股權被凍結
新勢力的繁榮與沒落,從極越“原地散伙”看行業宿命
![<b class='flag-5'>新勢力</b>的繁榮與沒落,從極越“原地散伙”看行業宿命](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8C/wKgZO2dqDRiAY1Z2AAFiC0bshpE272.png)
天馬微電子助力樂道L60打造智能座艙新體驗
保隆科技供氣單元獲得頭部新勢力車企定點
又一新勢力獲大眾超300億投資
Rivian攜手大眾:電動汽車新勢力獲巨額投資
驍銳單邊安全光柵,守護安全新勢力
![驍銳單邊安全光柵,守護安全<b class='flag-5'>新勢力</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1/AD/wKgaomZzia2AZ50hAAB8omBiklY639.png)
曝蘋果與美國某造車新勢力接觸
迪龍發布100%全國產化車載ACDC和DCDC電源
各家新能源車企相繼公布2024年2月銷售或交付數據!
![各家新能源<b class='flag-5'>車</b>企相繼公布2024年2月銷售或交付數據!](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87/wKgZomXlczeAcOtkAAATwyegj8k997.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