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華為超越了蘋果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機制造商。按市場份額計算,這是蘋果自2010年以來首次未能進入全球智能機市場排名的前兩位。(圖片來自cfan)
北京時間8月1日早間消息,IDC最新報告顯示,蘋果在智能手機銷量上落后于中國的華為,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下滑1.8%。蘋果排在第三,華為第二,三星第一。
IDC表示,智能手機廠商在2018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總計為3.42億部,較上年同期的3.482億部下降1.8%。在前五大智能機廠商(三星、華為、蘋果、小米、OPPO)中,只有三星的智能機出貨量出現下滑。
三星雖下滑仍第一,蘋果首次跌出前二
三星依然是全球最大智能機廠商,但是第二季度智能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0.4%至7150萬部,市場份額從上年同期的22.9%降至20.9%。 Galaxy S9和Galaxy S9+的銷量未達預期。三星將銷量下滑的原因歸結于高端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整體智能機市場的疲軟。現在,外界把關注點都放到了8月9日發布的Galaxy Note9上。
蘋果今天早些時候發布的2018財年第三財季業績報告顯示,iPhone的銷量為4130萬部,略低于華爾街對該公司該季度4179萬臺手機的預期,不過同比增長0.7%,市場份額為12.1%,較上年同期的11.8%增長0.3個百分點。蘋果份額的增加得益于iPhone銷量的小幅增長。蘋果特別指出,iPhone X是該第二季度最暢銷的iPhone機型。
據悉,這是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蘋果首次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失去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分析師:華為實至名歸
華為第二季度智能機出貨量為5420萬部,同比增長40.9%,市場份額為15.8%,較上年同期的11.0%增長4.8個百分點。
“華為的持續增長令人印象深刻,其打入新市場的能力同樣令人欽佩。直到不久前,華為在這些市場的品牌知名度還很低,”IDC項目副總裁賴安·雷斯(Ryan Reith)表示,“需要指出的是,過去的兩個假日季,蘋果在更新產品后都成為了全球最大智能機廠商。因此,今年及以后的頂尖智能機廠商排名很可能會不斷變化。”
分析人士表示,華為正在為其旗艦智能手機增加更多高端功能。例如,華為P20 Pro增加三攝拍照功能。IHS Markit研究分析師Gerrit Schneemann表示:“這一舉措為華為在歐洲和亞洲贏得越來越多的品牌認知度,使得華為能夠在不同價位市場挑戰三星等公司。”
研究公司Canalys認為,華為本季度的業績主要歸功于P20系列的強勁銷售,以及榮耀品牌的成功。數據顯示,該季度華為在中國以外的市場發貨量接近400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150%。
“盡管華為今年早些時候未能與美國運營商達成合作伙伴關系,但它已經迅速扭轉了局面,不再追求盈利,而是專注于在低端市場求銷量增長。”Canalys駐上海分析師Jia Mo表示,“長期以來,榮耀一直是專注于中國的主要品牌,在海外規模相對較小,因此,它也在這一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小米OPPO占據四五位
除TOP3手機制造商外,小米公司第二季度智能機出貨量為3190萬部,同比增長48.8%,市場份額為9.3%,較上年同期的6.2%增長3.1個百分點。OPPO該季度智能機出貨量為2940萬部,同比增長5.1%,市場份額為8.6%,較上年同期的8.0%增長0.6個百分點。
ID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連續第三個季度同比下滑,也是歷史上第四季度的下滑。”IDC將這種下降歸因于“在一些高度滲透的市場中產生的混亂”。
然而,這份報告以樂觀的語調結束。“許多高增長市場仍然存在,應該會讓智能手機出貨量恢復整體增長。”
出貨量的多少很重要,設備帶來的利潤更重要。在智能手機行業,蘋果總是以一英里的領先優勢超越其他競爭對手贏得比賽。金融服務公司Canaccord Genuity報告稱,盡管蘋果在2017年最后一個季度僅占智能手機銷量的18%,但它卻將該行業87%的利潤收入囊中。
另外,除了IDC外,國際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IHS Markit和Canalys等均發布報告稱,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出貨量數據中,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華為已超過蘋果,躍居第二。
補充來自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4瀏覽量
253006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