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天佑院士關于智能制造有很多經典的言論,以下摘錄了他就個性定制,什么是人工智能等問題的觀點。
柴天佑院士,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主任。近年來已完成和承擔科研項目共40余項,其中國家及部委項目21項
個性化定制是信息、人、流程工業的完美融合
個性定制是智能制造工業化發展壯大后帶來的好處,強大的制造能力能使得個性化定制的成本降到最低,從而獲取更大的利益,例如中國的制造裝備高鐵、核電、特種變壓器在世界是處于先進和領先的水平的。世界最大最難的變壓器都是中國制造的。而最難的變壓器一般都是定制的,因此如何實現個性定制非常重要。
個性化定制的實現是靠信息,人,流程工業完美融合而成。
從信息的角度來看,計算機、通訊、自動化都是計算資源,這些計算資源要和物理資源深度融合,如今到了交叉時代,要把這些都利用起來,然后研究一個新的系統,使這個系統有強大的功能來服務個性定制。
從人的角度來看,人要做具有創造性的規劃者、管理者和決策者。人決定規則和參數。
從流程工業的角度來看,制造流程是由知識工作者將企業目標通過計劃調度信息化系統轉化為生產指令和工藝參數,進而轉化為加工裝備過程的控制系統指令,從而控制加工生產線上的加工裝備,將加工產品的質量、效益、消耗等生產指標控制在目標的范圍內。制造流程的智能性和優化性,是實現個性定制的關鍵。
在某些領域,人類注定無法超越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對智能制造的意義重大,現階段,大多數企業都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代替部分人力投入生產,涉及重工業,服務業和制造業。但“人工智能的定義是什么?”、“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的界限在哪里?”等一系列問題還沒有滿意的答復,這對于智能制造的發展是不利的。
人工智能有兩種概念,一種是內人工智能,另一種是現階段講的人工智能,學術上叫弱人工智能。
內人工智能的發展。 主要分為兩塊:一個是同聲傳譯系統,這個系統是在2012年研究出來的;第二個是圖像識別,引起廣大轟動的阿爾法狗與圍棋九段高手的對戰中就應用了這一技術,圖像識別的主要特點是應用大數據。我們現實社會當中,在某些領域人類無法超越人工智能的,比如圍棋。人的腦袋掌握不了的計算機卻可以進行深層次挖掘,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枚舉出來,然后做一個模型,這件事只有人工智能能做。
目前主流的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定義是通過機器,延伸和增強人類感知、認知決策執行的功能,增強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特定任務。中國和美國都在發展人工智能與工業結合,但是多數的發展定位在弱人工智能上,例如今年5月份,白宮舉行美國工業人工智能峰會,要求重點發展具有高影響、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AI。
智能制造要向智能優化制造轉變
從國家層面來講,《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切合當前中國制造業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但從現實來看,我國過去制造業基礎發展不平衡,機械制造業實力強大,但在信息領域制造業發展落后,存在短板,因此發展智能制造迫在眉睫,但一味地加速發展智能制造,往往會影響環境,能源等資源的利用,不符合綠水青山的要求,因此如何權衡發展和資源之間的關系,也是制造業發展一大難題。
解決發展和資源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將智能制造向智能優化制造轉變。智能優化制造是指以企業全局及生產經營全過程的高效化和綠色化為目標,以生產工藝智能化和生產全流程整體智能優化為特征的制造模式。要做好智能制造,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問題,確定目標,將現有技術實現不了的問題用智能的手段去解決。
要想做好智能優化制造,必須做到研究、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協同發展,因為只有嚴格地協同,才能實現計算資源和物理資源的深度融合。物理資源掌握在企業,計算資源的技術掌握在高技術公司,解決科學難題在科研院所,三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36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3瀏覽量
76568
原文標題:柴天佑院士:什么是人工智能?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