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財新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0.8,創下八個月以來最低。(ARIS MESSINIS/AFP/Getty Images)
大陸財新7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0.8,創下八個月以來最低。在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下,美國重塑全球制造商供應鏈,局勢日益趨緊,制造業提前陷入寒冬。
7月財新制造業PMI創新低
最新公布的財新中國制造業7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小降至50.8%,平了去年11月的水準,為8個月以來最低,比市場估的50.9%來得低,也低于上個月的51.0%。
數據顯示,7月大陸制造業新訂單、產出增速皆出現放緩,新訂單增速連續兩月放緩且低于歷史均值。研調顯示,這主要受外需減少影響,新出口訂單指數已持續四個月位于收縮區間,7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創下 25 個月來最大降幅。
路透社報導,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表示,數據顯示了制造業放緩的趨勢,出口市場暗淡拖累了整個行業的表現。
鐘正生分析說,產出和新訂單指數雙雙下滑,新訂單指數降至2016年6月以來最低,意味著出口市場繼續惡化。
報導說,制造業與非制造業PMI雙雙回落,主要受貿易摩擦升溫和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等因素影響,也表明下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
香港《蘋果日報》盧峯的文章表示,制造業向來是中國經濟“火車頭”,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如今大幅減速肯定拖低整體經濟增長,數以百萬計工人很快要面對減工時、停產停工的威脅。此外,大陸主要經濟增長引擎──出口的狀況更是陰霾密布。
文章稱,美國發動的全球貿易戰表面上向大部分貿易伙伴國出招,實際上打擊的對象只有中共。美方的制裁及貿易辣招不會一時三刻完結,也不可能因北京作些微退讓而取消。未來幾年相關限制措施只有更多而不會減少,對中國出口、制造業的打擊不言而喻。
“當前中國政經局勢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盧峯的評論文章這樣描述。
7月31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強調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會議新聞通稿全文出現18個“穩”字,凸顯中共內心極度“不穩”,甚至恐慌。
全球供應鏈重組 中國制造業成重災區
中、美貿易戰已持續幾個月,中國制造業活動也顯現放緩狀況。如今,中國制造業的寒冬過早來臨。
7月23日出版的大陸《財經》雜志刊登了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情報所研究部副研究員魯欣的文章表示,一旦美、中貿易戰開打,大量中國制造商品將無法銷往美國,大陸過去仰賴甚深的出口貿易經濟將首當其沖。倘若貿易戰擴大,失業率升高,不但將削減民眾的消費力基礎,也將為中國社會增添更多不穩定因素。
文章表示,目前,“美國正在評估其供應鏈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問題,未來是否會將中國產品逐步排斥在全球產業鏈之外,我們深表擔心。”
文章說,自川普上任以來,不斷收緊中企、中資對美國的投資,尤其是在裝備制造業領域的投資,2017年全年中國對美投資降幅達到36%。2017年以來,川普直接叫停的收購交易就有十宗,其中八宗涉及中企,六宗涉及裝備制造業領域。今年3月博通對高通的收購案被叫停也與中企有關,與芯片制造有關。
與此同時,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全球制造商正考慮重組供應鏈,有些在中國的企業正忙著將生產線轉移到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避免工資和土地成本上漲,以及尋求中、美貿易戰升級的安全避風港。
“我們現在在印度、孟加拉、越南、菲律賓和墨西哥都有生產線。在中國之外,勞工成本實際上更加便宜,所以像制衣這樣有很多剪剪縫縫活兒的產品,大多數公司都已搬出中國了。”總部位于圣地亞哥的初創公司Sourcify首席執行官勒斯涅克(Nathan Resnick)告訴福布斯說。
“由于最近的關稅戰,公司們對在中國生產不再感興趣。”勒斯涅克說。
《南華早報》報導說,香港上市公司嘉里物流已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大陸轉移到其它亞洲國家,以躲避關稅。“這是全球生產基地的大搬家。”該集團總裁馬榮楷說。
向蘋果公司供應電源組件的臺達電子公司7月31日表示,正在以2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泰國一家公司,這是臺達在東南亞擴大生產的前兆。
川普前顧問班農最近說,白宮的政策最終尋求重塑全球供應鏈,以便更有利于美國制造業。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02瀏覽量
54303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99瀏覽量
39668
原文標題:貿易戰對中國制造業的沖擊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ems,微信公眾號:PCB商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I和ML如何重塑電子制造業
精業銳志,極致創新!ITES深圳工業展助力制造業開年起步即沖刺!

智慧工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

PLM制造業解決方案:應對挑戰,提升效率與競爭力

制造業巨頭空客計劃裁員2500人
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發展向好
制造業人工智能的場景應用落地現狀、難點和建議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中國制造業企業總量突破600萬家
歐時制造業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制造業企業工業數字化轉型
1—5月我國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