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電腦及智能手機市場進入旺季,加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自駕車、物聯網及工業4.0等新藍海市場進入成長爆發期,帶動面板驅動IC、微控制器(MCU)、電源管理IC(PMIC)、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等強勁需求,也讓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滿載到年底,且訂單能見度更已看到明年上半年。
■ 主因一:新款芯片快速成長
過去幾年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主要是用來生產面板驅動IC及MCU,隨著手機用面板驅動IC及內建嵌入式快閃存儲器(eFlash)的32位元MCU開始轉到12英寸廠投片,去年以前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時常掉到7成左右。不過,隨著車用及物聯網等新款芯片市場快速成長,而且主要采用8英寸晶圓投片,也讓8英寸晶圓代工市場自去年底一路熱到現在,看來還會一路滿載到年底。
■ 主因二:短期難以大幅擴產
事實上,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之所以會供不應求,原因出在晶圓代工廠短期內難以大幅擴增產能。由供給面來看,因為部份設備廠縮減或停產關鍵的8英寸廠設備,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中芯等晶圓代工廠,短期內無法找到足夠的機臺來建置具經濟規模的生產線,所以近五年來8英寸晶圓代工市場產能幾乎沒有增加。
但由需求面來看,包括車用電子及物聯網等新應用,所采用的中低端MCU及PMIC需求在近年來快速成長,而且只需要用到8英寸廠制程量產,因此填補了手機面板驅動IC及高端MCU轉到12英寸廠投片產生的需求缺口。
此外,應用在智能手機上的指紋識別IC需求快速增加,也大幅去化了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
再者,過去在5英寸或6英寸廠投片的MOSFET等功率半導體,因為已可有效克服電流及電壓帶來的技術瓶頸,加上車用或物聯網等新應用需要采用大量MOSFET,加強運算效能的電腦或服務器也要提高MOSFET用量,使得MOSFET去年開始大量轉至8英寸廠投片,同樣吃掉了不少產能。
■ 代工價格下半年可望調漲
在需求持續涌現情況下,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持續供不應求,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下半年產能滿載,訂單能見度也看到明年上半年。同時,為了反映硅晶圓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晶圓代工廠也陸續調漲8英寸晶圓代工價格,下半年還可望逐季調漲,對營收及毛利率都有正面助益。
依據規劃,鴻海集團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廠區將自8K+5G生態圈延伸,垂直整合方案包含健康醫療、智慧制造、智慧辦公以及更多新領域,比如自動駕駛等。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14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7瀏覽量
167003 -
聯電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3瀏覽量
62502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7瀏覽量
1283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