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小家電MCU市場的漸趨飽和,中穎電子將目標轉向了更高端的芯片研發設計,AMOLED驅動芯片設計。
9月中旬,中穎電子總經理宋永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驗證完成后,應該就會有小量生產,今年有機會量產。”
此前,深圳吉迪思攜手中芯北方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宣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驅動芯片正式進入量產,全面兼容三星、高通、蘋果等多種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陸首款自主研發的AMOLED驅動芯片。
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搭載柔性AMOLED屏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翻倍增長至1.8億部。AMOLED驅動芯片此前全部依賴進口,此次該產品國產化正式量產,首次打破國內柔性AMOLED“缺芯少屏”的僵局。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中穎電子作為唯一的AMOLED芯片設計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度順利完成了一款FHD AMOLED顯示驅動芯片的內部和客戶驗證,另有多款AMOLED顯示驅動芯片正在開發中。公司已與國際一級芯片公司同步跨入了40納米較高技術區域。
專注國產替代進口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積累,中穎電子2018年上半年各條產品線業績表現良好。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穎電子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同比增長22.3%,實現歸母凈利潤0.8億元,同比增長29.1%。
從產品線來看,2018年上半年中穎電子各條產品線同比均呈現增長,其中,鋰電管理產品和電機主控產品增速突出。
中穎電子總經理宋永皓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鋰電池管理芯片銷售增速較快,主要是產品的應用場景持續增加,同時公司持續積極向手機、筆記本電腦、家電、電動自行車大廠進行推廣的成效慢慢顯現。電機主控芯片銷售增速較快,主要是公司在電動自行車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得到大幅提升。”
隨著我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電子產品制造基地,在國家芯片國產化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穎電子憑借貼近客戶服務、成本競爭等絕對優勢,逐步實現國產替代,在家電領域的市場份額也出現持續增長。
從半年報來看,家電MCU是中穎電子最重要營收來源,銷售占比接近60%。作為國產家電MCU主控芯片的領軍企業,中穎電子與國內家電一線品牌大廠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產業基金優化行業資源配置
作為集成電路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之一,中穎電子也在向高端芯片邁出步伐。
不可忽視的就是AMOLED驅動芯,中穎電子的下游客戶為和輝光電和維信諾(10.670, -0.08, -0.74%)。2015年1月份,和輝光電采用中穎電子開發的國內首顆高清 AMOLED 驅動芯片進行顯示屏的量產。
去年上半年,中穎電子合資子公司芯穎科技成功交付一款委托訂制芯片,點亮非量產FHD AMOLED柔性屏,實現從技術儲備到產品呈現的飛躍。
“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芯穎科技目前已有二款AMOLED顯示驅動芯片新產品在晶圓廠流片,流片回來后,如果產品驗證1個月至2個月后沒有問題,一般就會向客戶推廣。目前,以配合客戶調試提高顯屏生產良率為首要,一旦產業成熟,將給公司帶來新的增長機會。”宋永皓補充道。
在良好業績的驅動下,中穎電子也瞄準了一些上下游并購的機會。
宋永皓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并購,公司這幾年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標的,優選那些補充我們產業鏈的標的,但集成電路行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人才,并購了企業人才不能長期留用也毫無意義,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合適且具有發展協同效應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進行外延式發展。”
對于集成電路行業的投資現狀,宋永皓表示:“現在集成電路基金都在投向集成電路,而這些基金其實偏好在于投資周期短,比較容易培育退出的標的,對于需要長期耕耘技術的領域興趣缺缺。其實,有些集成電路市場的競爭已經較為飽和,資本的介入造成了研發的重復投資。”
“其實,多數集成電路基金可以做更多更有利于行業的事情,比如,在高端芯片領域加強投資,多孵化一些高端芯片國產代替進口的企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不是一窩蜂地涌入到快速盈利看得見成果的市場。”宋永皓如是說。
據了解,中穎電子正在計劃逐步展開汽車電子芯片領域的研發投入,培育長期的業績增長點。宋永皓表示:“這是芯片領域的高端市場,需要長時間大規模資金投入和資源整合,我們也希望有志同道合的資本來一起參與。”
本文來源:新浪財經 施 露
-
AMOLED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119瀏覽量
105085 -
驅動芯片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294瀏覽量
54925 -
中穎電子
+關注
關注
4文章
176瀏覽量
76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