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杭州云棲大會,“新制造”成為馬云重點解讀的觀點。馬云認為,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 馬云曾經多次表達,阿里巴巴是一家依靠愿景驅動的公司,同時在2016年的云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的五新戰略。
在馬云看來,未來成功的制造業,都是用好互聯網、云計算、IoT、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新制造企業。所有這些都會象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
在“新制造”的夢想下,作為全球前三的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阿里云早已經展開了尋夢之行。在杭州云棲大會上,展露了一系列智能制造的合作與布局。
馬云: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
一定程度上,比起制造能力,阿里巴巴更懂應該制造什么。阿里巴巴擁有買家、賣家、零售商的連接平臺,再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與打通供應鏈與產銷的數據流,生產信息將被直接送達給制造企業,完成生產,從而真正實現柔性定制。
所以新制造不僅幫助企業生產效率提高,更重要是幫助企業利用新技術提升經營能力,甚至將制造業與服務業打通。
一方面借助阿里巴巴龐大的生態體系,阿里云IoT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將工廠與消費端、工廠與工廠進行拉通,不但可以尋找商機,還能組織工廠迅速生產。
就在今年俄羅斯世界杯,俄羅斯商人發現,無法找到能夠短時間內生產出超大批量的吉祥物,最終他們決定“上淘寶剁手”。正是淘工廠通過阿里云IoT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迅速整合了位于安徽、湖南、廣東等超過10個省的30多家制造商,在30天內趕制成100多萬個大大小小的吉祥物,完成了這次“拯救世界杯的任務”。
另一方面,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工廠內部署了一套輕量級、可復制、基于視覺的產能監控體系。借助于計算機視覺算法,生產過程與需求信息,都會及時同步各方。
比如淘工廠上的中小型服裝工廠,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隨時監控生產過程,優化生產流程。改造一個工廠僅需5萬元左右,即可使排產提升6%,交付周期縮短10%,完成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
馬云:未來成功的制造業,都是用好互聯網、云計算、IoT、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新制造企業
從人工智能的能力來看,阿里云是國內最全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商,ET大腦將AI落到各行各業,ET工業大腦已經幫助工業制造企業創造利潤數十億。
ET工業大腦旨在讓工業生產線上龐大的鋼鐵軀體擁有智能大腦。目前已經在流程制造的數據化控制、生產線的升級換代、工藝改良、設備故障預測等方面開展工作。ET的目標是成為一個不斷吸收專業知識的“大腦”,可以指揮各種類型的工業軀體。
2018年8月1日,阿里云發布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基于該平臺,合作伙伴可以輕松實現工業數據的采集、分析、挖掘、建模,并且快速構建智能分析應用。
對于企業來說,在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上,只需兩步就可以打造智能工廠,即先通過數據工廠實現快捷上云,再基于AI創作間訓練出工廠的專屬智能。此外,該平臺還極大降低了操作門檻,普通工程師也能輕松進行操作,項目實施周期從過去的6個月縮短至最低6天。
目前,阿里云已經成功服務了協鑫光伏、中策橡膠、正泰新能源、攀鋼集團等數十個工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在良品率、成本、效率等方面實現突破,幫助企業創造利潤數十億元。
從IoT能力看,阿里云是一家在用云計算(把物理世界抽象到數字世界)的方法來實現萬物互聯的公司,而不是簡單的硬件IoT。
阿里云IoT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杭州、廣東、重慶等地紛紛落地,阿里云IoT工業互聯網平臺定位于平臺賦能、資源整合和輸出基礎服務能力,與伙伴共創工業互聯1+N平臺,致力于為80%的中小制造企業帶來安全高效、低成本、易部署的智造整體解決方案和升級型服務。
在杭州,200家工業企業相繼入駐SupET工業互聯網,沉默的數據被喚醒,生產流程大幅優化,良品率上升帶來利潤增長,杭州智造正在成為“新制造”的典型樣本。
制造業,很大程度上能夠代表國家的核心競爭能力,在面對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時,就必須全面擁抱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實現制造業的產業升級。將工業互聯網技術靈活運用,服務于個性化、創造性的需求,并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態。
正如馬云所說的一樣,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助力西奧電梯成為科技企業
以西奧電梯為例,通過與阿里云合作,西奧電梯將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與電梯結合,使得電梯具備更強的智能能力,從而讓電梯更加能夠滿足人的真實需求。
“很多人通常有這樣的體驗,等待電梯很麻煩,人多的時候電梯遲遲不來,人少的時候電梯層層停。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語音控制等技術,電梯變得更聰明,不但運營效率大大提升,使用者的體驗也大大提升。”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
通過深入合作,今天西奧電梯不僅僅是一家電梯制造商,更是運用越來越多新科技的電梯制造商。
去年9月以來,阿里云跟西奧電梯在智能制造、智能服務、智能辦公領域的合作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討。隨后雙方通過緊密合作,開始落實在技術領域的深度合作。
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在2004年成立于杭州,是一家集電梯整機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安裝及售后維保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型電梯服務制造商。公司立足杭州生產基地,2014年戰略性地在全國布局銷售區域、分公司、服務網點,擁有3000余名員工,已為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連續保持高增長和高盈利的經營業績,躋身行業前列。
推動博世自動代客泊車技術在華落地
通過與阿里云的合作,博世正在推動基于智能基礎設施的自動代客泊車技術在中國的落地。
本次合作,博世將提供其自動代客泊車技術以及其在系統工程與物聯網領域的能力。而阿里云將提供云計算、數據分析、車載智能互聯等方面的技術和經驗。雙方將合力探索在中國打造下一代自動代客泊車技術的本地化場景,以更好加速方案落地。同時,未來將在互聯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共同探索立足本土、惠及全球的發展機遇。
該項技術可讓車輛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實現自動泊車。駕駛員在停車場入口下車,只需通過智能手機下達指令,車輛就可以自動停到指定地點,并且不需要駕駛員監控。此外,這項技術還將有望為車輛帶來更多自動化的增值服務,例如:車輛保養和快遞到車服務;同時還將有助于提升停車場內車輛的安全行駛。
“互聯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人們點到點的交通出行方式。” 博世智能網聯事業部中國區總裁陳明介紹道:“通過與阿里巴巴的緊密合作,我們期待為中國市場帶來自動代客泊車等本土化的智能交通出行服務。雙方將致力于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使得大眾的日常生活更便捷、安全和舒適。”
阿里云總裁兼AliOS總裁胡曉明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同博世在智能交通解決方案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協同推進自動代客泊車技術在中國落地。阿里巴巴在云計算和汽車操作系統領域有豐富的技術積累,相信同博世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
這項技術基于智能基礎設施,具備包括精準車輛定位、全方位監測車輛行駛路徑在內的多種基本安全防護功能。自動代客泊車技術的應用可為應對泊車難題提供更多解決方案,不僅能夠自動搜索停車位,還能減少停車過程中的碰擦風險,為車主節省時間和緩解壓力。對于停車場運營者來說,自動代客泊車技術的實現能提升現有停車空間的有效利用率,同等大小的停車區域可比原來多容納高達20%的車輛。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965瀏覽量
13924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99瀏覽量
245945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808瀏覽量
77433
原文標題:“新制造”背景下,阿里云與博世、西奧電梯深化合作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I和ML如何重塑電子制造業
FLIR熱像儀在制造業的應用案例
2024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穩健增長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大核心技術

智慧工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

生成式AI在制造業的應用現狀和前景展望
數字孿生在制造業的應用
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發展向好
制造業人工智能的場景應用落地現狀、難點和建議
偉創力談制造業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
工業物聯網在制造業中的八大主要用途!
歐時制造業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制造業企業工業數字化轉型
鐳拓視覺激光焊接機:引領制造業的高精度革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