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演講環節講到,華為手機現在發展這么好,是因雇傭日本人做研發,采用了日本的技術。“任正非這個人很聰明,他不是把人家的生產線買下來,而是把人家的頭腦買下來。”
看了徐靜波演講的這段視頻,他是將華為手機的研發當成一個正面案例來分析的,主要講到的是華為手機在技術研發中一些獨辟蹊徑的做法,其中重點講的是華為引入日本研發團隊和零組件,為華為手機打下市場奠定了領先的基礎,同時其還表示,oppo手機也是采用日本生產的零部件。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第十五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上的這段演講視頻,引起了外界的極大爭論。很多網友表示:如果單靠日本人的研發技術,就可以把一個全球巨無霸手機業務盤活,為什么日本人不自己做起來?最重要的一點,華為作為全球性的大公司,其加盟的研發人員肯定不止日本人,難道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就只有日本人厲害么,其他研究人員是吃干飯的么?
據悉, 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80000多名,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并不僅僅是日本人而已。 而華為的研究機構也遍布全球,日本也僅僅占據了很小一部分的研究所,談何華為手機只是日本的功勞?這未免很偏頗。
因為全球商界都處在多維度的資源整合之中,其中既包括資本方面,更包括技術方面,當然也包括產地和人力資源方面。而就某個品牌的具體技術和零部件來說,如果從絕對意義上劃分,根本就可能存在哪個國家的絕對屬性。
蘋果也是這樣,其中有很多高級研發人員都是來自印度,但人們卻不能說蘋果就是印度的品牌。而且,大家更知道蘋果的組裝就在中國的富士康,細小的部件也有中國的生產,流水線上也都是中國工人,但我們卻不能說蘋果就是中國的品牌。
同理,華為手機當然可以采用別國的技術,當然更可以傭日本人做研發,這就需要人們明白一個全球商界的通用道理,即技術研發,與品牌所有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換言之,華為手機的品牌是中國的,即使用他國的技術那也還是屬于中國的品牌,因為在全球資源整合中,購買他國的技術并通過合法的方式轉化為自己品牌下的專利,這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耐克公司,它根本就不曾有過自己的工廠,所有的一切都委托給世界各國的OEM生產完成,材料也是就地取材,而其中的研發部分,大多數都是委托或收購于全球的頂級設計公司。但作為美國的耐克公司來說,盡管連自己的工廠都沒有,但它的品牌地位依然無法撼動。
即便真如徐靜波所說的“華為手機是日本人研發”,但是,被收購的技術與研發,不管它是出自哪國人的,即從法理上都視為歸屬于華為品牌的附屬部分,不再具有技術研發國的商業屬性。
因此,對于徐靜波在論壇上的演講,有人說是說漏了嘴,也有人認為是“高級黑”,但這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使人們對品牌認知有了更大的提升,即認識到:自主品牌與技術研發的委托與收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23 -
華為手機
+關注
關注
7文章
6193瀏覽量
94652
原文標題:華為手機竟然是日本人研發的?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華為支付接入規范
鴻蒙系統手機MediaCodec編碼dequeueOutputBuffer一直返回-1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PCM1972這個IC能夠直接接手機的USB口做解碼嗎?
日本人對本國芯片制造領域的產業結構的反思與分析。
![<b class='flag-5'>日本人</b>對本國芯片制造領域的產業結構的反思與分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85/wKgZoWcYngiAZEaqAAG7-k3AQkA801.jpg)
英偉達投資日本AI研發初創公司
英偉達投資日本AI公司Sakana AI
日本與英特爾合建半導體研發中心,將配備EUV光刻機
小米躋身日本前三!四大新興市場,哪些手機廠商成為增長黑馬
![小米躋身<b class='flag-5'>日本</b>前三!四大新興市場,哪些<b class='flag-5'>手機</b>廠商成為增長黑馬](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2/FE/wKgaoma533KAJ4tQAAB9gvyTx9s370.jpg)
國產FPGA的發展前景是什么?
榮耀研發負責人被除名 因違反商業行為準則
各國競相研發人工智能,日本、印度及亞洲其他地區迅猛發展
前特斯拉、前蘋果工程師開始與日本“領先半導體技術中心”合作
![前特斯拉、前蘋果工程師開始與<b class='flag-5'>日本</b>“領先半導體技術中心”合作](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65/wKgZomXdp3eAHi5aAAAcE1rH834991.png)
評論